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璐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乳腺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癌
  • 1篇医学生
  • 1篇诊治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癌
  • 1篇乳腺浸润
  • 1篇乳腺浸润性
  • 1篇乳腺浸润性导...
  • 1篇乳腺浸润性导...
  • 1篇乳腺浸润性微...
  • 1篇乳腺良性疾病
  • 1篇乳晕
  • 1篇切口
  • 1篇切口治疗
  • 1篇良性疾病
  • 1篇临床病理
  • 1篇浸润性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3篇汤璐
  • 1篇张丽萍
  • 1篇翟旭杰
  • 1篇刘宁
  • 1篇范春妮
  • 1篇郑泽霖
  • 1篇杨昭颖
  • 1篇王可人
  • 1篇邢华
  • 1篇叶玉琴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乳晕旁弧形切口治疗老年乳腺良性疾病的效果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评估乳晕旁手术切口对老年乳房视觉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1 000例乳晕旁弧形切口治疗老年乳房良性肿物,术后换药,第1~18个月随访,观察患者乳头、乳晕血运;乳房外形、切口疤痕;超声检查有无肿物复发。结果 1 000例术后第1~18个月复查乳腺肿物均无复发;961例患者对术后乳房外形切口瘢痕基本满意;905例乳头、乳晕血运良好,95例术后第2日换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乳头、乳晕血肿,经加强换药引流处理后,90例患者乳头乳晕血运情况恢复良好,5例术后1~18个月疤痕较明显、外形变化较大、乳头塌陷;结论乳晕旁弧形切治疗对老年乳腺良性疾病优势明显,达到了老年乳腺患者对术后乳房改变的美学要求。
翟旭杰汤璐张丽萍
关键词:良性疾病
基于医学生认知的课堂理论教学模式设计
2018年
本文围绕教科书的知识点,建立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识讲解体系,优化课堂理论教学模式,解决学生认知中理论知识点与实际应用的差异性思维;采取网络常用的微信调查问卷方式,以相关知识点为核心设计题目并精简题目数量,在课前或课间休息时展示给学生,进行短时间解答,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模式。基于对学生认知的理解程度进行课堂设计,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知识为何而来,提升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王可人叶玉琴汤璐杨昭颖刘宁范春妮
关键词:医学生教学设计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及诊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检索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IMPC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诊治的研究进展。结果 IMPC发病率低,多混合发生,与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只有经病理学检查才能确诊;典型的病理学特点是癌细胞"极向反转"及"主、间质分离现象"。结论 IMPC是乳腺浸润癌的一种特殊分型,镜下形态独特,同时具有高脉管侵袭性及高淋巴结转移率,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等特点,临床上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王月辰汤璐邢华郑泽霖
关键词: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