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潇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肉瘤
  • 1篇上皮
  • 1篇上皮内
  • 1篇上皮内瘤
  • 1篇上皮内瘤变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皮内
  • 1篇肿瘤
  • 1篇锥切
  • 1篇子宫
  • 1篇子宫腺
  • 1篇子宫腺肉瘤
  • 1篇文献复习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肿瘤
  • 1篇腺肉瘤
  • 1篇瘤变
  • 1篇卵巢
  • 1篇内瘤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长春市妇产医...

作者

  • 3篇韩潇
  • 1篇孙琳
  • 1篇张晓霞
  • 1篇于美玲
  • 1篇迟红丽
  • 1篇郭莉
  • 1篇乔力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宫颈自动冷刀锥切术与传统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对比宫颈自动冷刀锥切术与传统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4月在长春市妇产医院接受治疗的CINⅢ级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宫颈自动冷刀锥切术者27例为观察组,接受传统冷刀锥切术者48例为对照组。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手术前后病理符合率、病灶残留率及切缘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病理符合率、病灶残留率、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宫颈自动冷刀锥切术治疗效果与传统冷刀锥切术相当,而且两种术式均是安全有效的。但宫颈自动冷刀锥切术手术的时间较短、术中出血少,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与推广。
周守钰吕晓娟韩潇唐佳松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
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肿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1例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和诊治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该例患者表现为闭经和男性化等特征;妇科超声提示,右卵巢内见53mm×39mm实性光团回声,见点状血流,考虑为右侧卵巢恶性肿瘤,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理见圆形、多角形肿瘤细胞呈巢状(器官样)排列,胞浆空亮或嗜酸性颗粒样,间质稀少,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可见核仁。核分裂相少见,未见出血、坏死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nhibin、calretinin和vimentin阳性。确诊为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肿瘤。术后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肿瘤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及术后病理,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
郭莉于美玲韩潇张晓霞
关键词:病理学
子宫腺肉瘤1例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子宫苗勒腺肉瘤(AS)又称子宫腺肉瘤,是由Clement等〔1〕于1974年首次报道的一种低度恶性混合性肿瘤,大约占子宫肉瘤的8%〔2〕,发病率极低,但预后良好,目前对其治疗方案仍存在很多争议。1临床资料患者,女,61岁,因下腹部不适半年,发现子宫肿物1 w于2014年6月3日入院。既往:G5P2A3,曾经有痛经病史,并进行加重。妇科检查:子宫前位、增大,约10×9 cm,质硬。
乔力孙琳韩潇迟红丽
关键词:子宫腺肉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