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莹

作品数:4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生态
  • 1篇养分
  • 1篇遗鸥
  • 1篇生境
  • 1篇生境因子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质量
  • 1篇生态环境质量...
  • 1篇生态影响
  • 1篇时空变化分析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养分
  • 1篇评价指标
  • 1篇区域生态
  • 1篇种群
  • 1篇种群变化
  • 1篇综合评价
  • 1篇线性回归模型
  • 1篇环境影响
  • 1篇环境质量

机构

  • 4篇西北大学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蓝田县农业技...

作者

  • 4篇向莹
  • 2篇韦安磊
  • 2篇杨联安
  • 2篇黄安
  • 2篇王晶
  • 2篇张彬
  • 1篇杜挺
  • 1篇杨小刚
  • 1篇宋进喜
  • 1篇王安乐
  • 1篇茹彤
  • 1篇姜晓清
  • 1篇郑晓青
  • 1篇张一璇
  • 1篇高欢

传媒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土壤养分空间预测——以陕西省蓝田县农耕区为例被引量:17
2017年
以陕西省蓝田县农耕区为例,基于土壤类型、地形、植被、人类活动等土壤养分影响因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方法,对土壤养分分布进行空间预测。通过数据标准化和分类统计均值法将所有影响因子统一为相对度量值,根据影响因子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显著程度,筛选合适的因子构建回归模型,最后使用随机抽取的验证样本集,计算了预测结果误差。结果表明:多元线性回归预测结果虽然与Kriging法预测结果宏观上具有基本一致的空间分布趋势,但是它克服了传统插值方法的不合理突变问题,更加精细地描述了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其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小于Kriging插值法,可作为集成多元影响因子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预测的有效方法。分析发现,研究区内洪积土、水稻土、塿土、立茬土等土壤类型分布区,以及地势较低、坡度在0~8°之间、坡向为东坡、东南坡,等水热组合条件良好的区域养分含量较高。该研究可以为土壤资源合理利用、土地的科学管理以及测土施肥技术提供重要依据。
杨煜岑杨联安王晶王安乐黄安张彬向莹王智宇
关键词:多元线性回归土壤养分
中国河湖水系连通与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新时期针对我国人均水资源少且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提出了河湖水系连通重大治水方略。本文具体分析连通性带来的环境影响与生态影响。环境影响主要从水系连通性与水文因子、水质及河流形态的关系出发,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析,确定连通性带来的环境影响。生态影响主要分析了水系连通性与水系生境、生态群落及生态景观的变化关系,根据它们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分析水系连通性对生态的影响。根据连通性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关系,最终确定健康河湖水系连通理论评价的构建指标。
向莹韦安磊茹彤杨小刚
关键词:环境影响生态影响河流健康评价指标
红碱淖湿地生境因子与遗鸥种群变化的耦合关系被引量:4
2016年
本文利用遥感数字图像与GIS空间分析和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对全球最大的遗鸥迁徙栖息地红碱淖湿地2001~2011年间遗鸥种群繁殖数量与其生境敏感因子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1年间,保护区内遗鸥栖息的主要场所湿地面积与湖心岛面积逐年减小,这与遗鸥种群繁殖数量持续稳定增长呈负相关。对生态敏感因子进行分析可知,林地面积的增加以及沙地破碎度和草地破碎度的增加,改善了保护区内的生态景观和遗鸥的栖息环境,这些因子与遗鸥种群繁殖数量存在强关联度,是影响红碱淖遗鸥种群繁殖数量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因子。遗鸥卵孵化率与水体面积、湖心岛面积、居民地破碎度、耕地面积存在高关联度,与保护区内人口增多,违法捕猎行为以及造成的周围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向莹韦安磊宋进喜黄安高欢张一璇郑晓青
关键词:遗鸥生境因子
基于RS和GIS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时空变化分析——以湖北省秭归县为例被引量:16
2016年
基于RS和GIS的信息技术是快速、有效地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利用秭归县2002年TM和2013年OLI遥感影像及提取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耦合了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度指数、水体密度指数、土壤侵蚀指数和人类活动指数,绘制了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等级分布图,同时利用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差值检测和生态等级的转移矩阵,揭示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2~2013年秭归县的生态环境总体质量较好,且不断改善,质量等级优的面积比重由2002年的59.24%上升到2013年的82.65%;27.26%的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好,主要分布在河流外围的农耕地区,仅有6.09%的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差,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和坡度变率大的土地利用过渡地带;根据生态环境质量的转移动态分析表明,生态等级转向优和良的面积,占总共转移的92.98%,而转向差和较差的仅占总共转移的0.48%。
张彬杨联安向莹姜晓清杜挺宋英强杨煜岑王晶
关键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R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