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中梅

作品数:10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全麻
  • 3篇麻醉
  • 2篇镇痛
  • 2篇神经阻滞
  • 2篇术后
  • 2篇苏醒
  • 2篇全麻苏醒
  • 2篇肋骨
  • 2篇肋骨骨折
  • 2篇骨折
  • 2篇丙泊酚
  • 1篇单肺
  • 1篇单肺通气
  • 1篇多发肋骨
  • 1篇多发肋骨骨折
  • 1篇胸椎
  • 1篇胸椎旁阻滞
  • 1篇药物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瑞芬太尼

机构

  • 10篇郑州市第六人...

作者

  • 10篇黄中梅
  • 8篇赵淑芳
  • 6篇张磊
  • 4篇高玉玲
  • 2篇郭莹莹
  • 2篇李锦慧
  • 1篇张勤安
  • 1篇杨冬梅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肺通气肺保护在肺结核纤维板剥脱术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究与分析肺结核纤维板剥脱术中患者肺通气保护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肺结核纤维板剥脱术患者120例,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肺通气保护,观察组选择在常规肺通气保护基础上,在术中每小时定时30 min实行双肺正压通气,氧流量1.5 L/min,进行肺通气保护,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术中采用每小时定时30 min实行双肺正压通气,氧流量1.5 L/min,进行肺通气保护的患者,术后并发肺不张、肺顺应性降低、VA/Q比值失调的发生率明显较低,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患者发生率均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纤维板剥脱术患者术中加强肺通气保护,取得的临床效果较好。
赵淑芳张磊高玉玲黄中梅
关键词:肺结核纤维板剥脱术单肺通气
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镇痛用于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镇痛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镇痛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与对呼吸的影响。方法肋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静脉镇痛组和复合肋间神经阻滞组,每组30例。前者采取静脉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后者在静脉镇痛泵基础上,采用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发生情况及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复合肋间神经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发生率较静脉镇痛组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复合静脉术后镇痛对呼吸的影响较小,镇痛效果满意,与静脉术后镇痛效果相当。
赵淑芳黄中梅张磊高玉玲
关键词:肋间神经肋骨骨折
艾滋病患者全麻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全麻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于我院择期拟行全身麻醉下剖腹探查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非传染组30例(N组)和艾滋病组30例(A组)。观察并记录2组术后3d内发生谵妄的例数及影响因素。结果艾滋病组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传染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长期服用抗病毒药与术后谵妄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术后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监测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以降低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赵淑芳郭莹莹黄中梅李锦慧
关键词:艾滋病谵妄全麻术
患者皮下脂肪厚度与丙泊酚麻醉应用剂量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2016年
目的探讨与分析静脉麻醉药物丙泊酚的临床应用剂量与患者皮下脂肪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40例,根据患者皮下脂肪厚度程度分为两组:M组(20例):女性患者11例,皮下脂肪厚度在13~22 mm;男性患者9例,皮下脂肪厚度在5~14 mm;F组(20例):女性患者10例,皮下脂肪厚度在22~30 mm;男性患者10例,皮下脂肪厚度在14~25 mm。结果与M组患者相比,F组入室时、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后、开始手术时、手术结束时、唤醒时的心率、血压、氧饱和值及BIS值等无明显差异,静脉麻醉药丙泊酚的临床应用计量F组患者高于M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使用剂量与患者脂肪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赵淑芳郭莹莹黄中梅
关键词:丙泊酚皮下脂肪厚度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和胸椎旁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B组),每组30例。A组实施采用术中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及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B组实施超声引导下使用罗哌卡因胸椎旁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观察比较两种麻醉效果:两组患者术中心率、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两组患者术毕清醒时间、烦躁程度,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尿潴留、恶心呕吐、瘙痒、呼吸困难、嗜睡),术后连续观察呼吸功能。结果 A、B组患者的术中心率、无创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毕的清醒时间少于A组;术毕30 min B组患者烦躁程度低于A组。B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尿潴留、恶心呕吐、瘙痒、嗜睡)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患者术后1、3 d动脉血氧分压及氧合指数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1、3 d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与A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1、3 d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实施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全身麻醉,麻醉效果良好,既能减轻患者围术期各种不良反应,也能使患者呼吸功能尽快恢复,术后疼痛减轻,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赵淑芳黄中梅陈文华张勤安
关键词:多发肋骨骨折胸椎旁阻滞
HIV感染患者全麻苏醒时间观察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HIV感染患者全麻手术术后苏醒时间 方法 选择 40-60岁ASAⅠ-Ⅱ开腹手术患者 80 例,A 组:40 例 HIV 感染患者抗病毒药 5 年以上;B 组:40 例非 HIV 感染患者;两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
黄中梅
关键词:HIV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全麻苏醒
小剂量氯胺酮术后镇痛的临床使用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回顾性研究与分析小剂量氯胺酮术后镇痛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100例进行开腹手术采用术后镇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镇痛麻醉药物配方为舒芬太尼、地佐辛、托烷司琼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入小剂量氯胺酮,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自发性疼痛、痛觉敏化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疼痛的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用于术后镇痛效果较好,能减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同时还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赵淑芳张磊高玉玲黄中梅杨冬梅
关键词:小剂量氯胺酮术后镇痛
七氟烷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对肝硬化并肝癌部分肝切除术患者心率﹑血压及苏醒期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七氟烷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化)并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部分肝切除术患者心率﹑血压及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5-04—2017-05间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行部分肝切除术的100例肝硬化并肝癌患者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维持,观察组行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维持。比较2组患者切皮﹑术毕﹑拔管时的心率﹑血压变化及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与拔管时间。结果2组患者各时间点心率﹑血压的变化量及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并肝癌患者部分肝切除术行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对患者心率﹑血压和苏醒期的影响较小,更利于术后恢复。
张磊李锦慧黄中梅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七氟烷肝硬化肝癌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究与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盲探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方法 ,观察组选择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的并发症情况、麻醉起效时间以及麻醉效果。结果术中采取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与采用传统盲探臂丛神经阻滞方法的患者相比,围术期并发气胸、膈神经阻滞、喉返神经阻滞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较快,麻醉效果评价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赵淑芳黄中梅高玉玲张磊
关键词:超声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HIV/AIDS感染对全麻苏醒情况的影响及术中管理策略探讨
2019年
目的分析HIV/AIDS感染对全麻苏醒的影响,并探讨术中管理策略。方法选取在河南省传染病医院择期拟行全身麻醉下开腹手术的患者92例,其中HIV/AIDS患者46例为A组,非传染患者46例为B组。观察两组术后5~60min苏醒情况。结果两组术后5min、60min的苏醒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10min、15min、30min的苏醒评分低于B组(P<0.05);A组术后苏醒时间(10.04±2.11)min长于B组(8.76±1.04)min(P<0.05)。结论HIV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与麻醉药物相互作用及其不良反应致使麻醉药物作用时间延长,HIV/AIDS患者全麻苏醒时间延迟,因此,临床应予以恰当的镇静镇痛管理,以促使患者及早苏醒。
赵淑芳黄中梅张磊
关键词:HIV全麻苏醒HAAR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