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
- 作品数:29 被引量:18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建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新范式被引量:11
- 2020年
-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高校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和认识改革发展面临的现实任务,用系统思维、人本思维、矛盾思维、全球思维解决人才培养工作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建构一流人才培养新范式。
- 张军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 从智慧社会看智慧民航
- 2021年
- 智慧社会作为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环节,关键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智慧社会的相关创新奠定了深厚基础。基于智慧社会的发展,张军院士提出了智慧社会的发展、智慧的赋能以及对未来智慧民航的展望。
- 张军
- 关键词:建设创新型国家民航
- 智慧教育视域下的全人化人才培养被引量:28
- 2022年
-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数字革命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在数字化转型与新冠肺炎疫情交织背景下,智慧教育是必然发展趋势,虽然当前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具备巨大发展潜力。瞄准高等教育发展与变革趋势,剖析当前智慧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构建智慧教育视域下的全人化人才培养理念与体系,提出价值塑造、知识养成、实践创新三个维度的改革路线,以实现全体系、全链条、全过程的教育教学革新,从而达到思政“活化”、知识“衍新”、学以“智用”。通过构建素养图谱、知识图谱、能力图谱、素质图谱,四谱合一,重塑教育生态、赋能教育教学,推动全人化人才培养在内容、手段、模式、体系等方面的综合变革,加速赋智于人、融智于校、强智于国的当代高等教育智慧化进程。
- 张军
- 关键词:智慧教育高等教育教育变革
- 绿色教育: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变革与转型被引量:2
- 2024年
-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是建设世界强国的先决条件。着眼全球高等教育变革趋势与未来前景,深入分析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历史方位与形势挑战,结合绿色教育的理论框架和核心特征,探究高等教育转型的中国策略:聚焦人才自主培养,构建绿色育才树人体系;聚焦学科自主构建,构建绿色学科发展体系;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构建绿色科技创新体系;聚焦坚定文化自信,构建绿色文化治理体系。加快推进一流大学高质量建设,发展绿色教育,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等教育新路,实现以人为本、开放共享、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有机统一。
- 张军
- 关键词:绿色教育中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笔谈)(之二)被引量:18
- 2022年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谋划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三位一体”统筹部署,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等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本刊继续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约请教育领域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的新思想、新论断,以期为教育领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提供参考。
- 林蕙青管培俊张军张军张军徐小洲马陆亭叶齐炼阎光才周建松
- 关键词:现代化建设人才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政治宣言
- 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贡献高等教育力量
- 2024年
- 高等教育作为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关键汇聚点,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环节。高校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精神,扎实做好教育改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贡献新时代高等教育力量。
- 张军
-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习领会生产力
- 中国:交通社会的智能性
- 2018年
- 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后,产生了"一小时交通圈"的概念。"一小时交通圈"加速了交通城市群的发展。2016年,国务院提出将在"十三五"期间建设19个城市群,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城市群将会对交通带来什么影响,尤其是城市群的发展将会对航空、铁路、公路交通的综合一体化带来什么影响?现在,智能交通提供了共享交通、信息化交通,但是,都是人在适应交通系统,究竟能不能实现让交通系统适应人?这就是交通社会的智能性的核心内涵。
- 张军
- 关键词:公路交通智能性社会高速铁路交通系统城市群
- 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 2023年
-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一大批具有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拔尖创新人才。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部署,并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为一个专章进行部署,体现了三者相辅相成、协同发力、强劲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
- 张军
-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自立自强批判性思维相辅相成
- 从数字经济典型企业看新冠疫情影响及中长期应对被引量:3
- 2020年
-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等重要会议,研究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李克强总理也多次主持召开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增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当前疫情防控已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在此背景下,科学分析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影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冲疫情影响,有利于更好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善“十三五”规划预期目标,有利于化危为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 张军张军
- 关键词:疫情防控疫情暴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推进
- 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贡献新时代高等教育力量被引量:55
- 2024年
-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明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深刻指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并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 张军
- 关键词:高等教育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