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宇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手术
  • 2篇细胞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肠癌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直肠癌患者
  • 1篇舌鳞状细胞癌
  • 1篇手术治疗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腔镜手术
  • 1篇腔镜手术治疗

机构

  • 4篇泰州市第二人...

作者

  • 4篇陆宇
  • 2篇刘硕硕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探析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根治手术的围手术期安全性
2020年
目的探析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根治手术的围手术期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2月—2019年2月接诊收治的80例高龄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传统组与腹腔镜组,对比各项指标。结果传统组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腹腔镜组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08、83.231,P<0.001),淋巴清扫个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2,P=0.950);就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腹腔镜组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5、2.934、7.861、3.531,P<0.05);就病死率腹腔镜组与传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4,P=0.013),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50%,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1,P<0.05)。结论就高龄结直肠癌患者,实施该文提出的这一手术方案,可减小手术对患者产生的创伤,可促使患者迅速恢复,并减少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治疗安全性较高。
陆宇
关键词:围术期腹腔镜安全性
婴幼儿血管瘤源性血管内皮细胞系XPTS-1中p-Akt及Bcl-xL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活化的蛋白激酶B(p-Akt)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x基因长片段(Bcl-x L)在婴幼儿血管瘤源性血管内皮细胞系(Hem EC)XPTS-1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XPTS-1细胞,经特异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处理的XPTS-1作为实验组,未经处理的XPTS-1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Akt和Bcl-x L在各组中的表达。结果实验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1),S期和G2/M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p-Akt和Bcl-x L表达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 p-Akt及Bcl-x L在婴幼儿血管瘤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降低,二者可能在XPTS-1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陆宇刘硕硕
关键词:磷脂酰肌醇3激酶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2020年
目的:观察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分析组(30例)和比较组(30例)。为分析组患者和比较组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分析组患者的手术用时〔(165.5±6.3)min〕、术后排气时间〔(3.7±0.2)h〕、住院时间〔(8.7±1.3)d〕均短于比较组患者,其术中失血量〔(129.3±4.2)mL〕少于比较组患者,其术后疼痛症状的评分〔(4.7±0.3)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3.3%)均低于比较组患者,P<0.05。结论: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较为理想,且安全性较高。
陆宇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结直肠癌开腹手术
舌鳞状细胞癌组织Bmi1表达及意义
2015年
目的观察舌鳞状细胞癌组织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白血病毒插入位点1(Bmi1)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舌鳞状细胞癌组织69份(观察组),同体癌旁正常组织20份(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Bmi1表达,并分析其与舌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观察组Bmi1阳性表达56例,阳性率为81.2%;对照组Bmi1阳性表达3例,阳性率为15.0%;两组阳性率比较,P<0.01。Bmi1阳性表达与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复发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mi1蛋白表达升高,其表达变化可能参与了肿瘤的侵袭、转移,并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
刘硕硕陆宇
关键词:舌鳞状细胞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