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挥发
  • 2篇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特性
  • 1篇对冲燃烧
  • 1篇旋流
  • 1篇烟煤
  • 1篇燃尽
  • 1篇燃尽特性
  • 1篇燃煤
  • 1篇燃煤过程
  • 1篇燃烧
  • 1篇燃烧器
  • 1篇温下
  • 1篇炉膛
  • 1篇煤粉
  • 1篇煤燃烧
  • 1篇混燃
  • 1篇锅炉
  • 1篇褐煤

机构

  • 4篇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

  • 4篇王春波
  • 4篇郭永成
  • 3篇李新号
  • 1篇张月
  • 1篇刘慧敏
  • 1篇王家伟
  • 1篇王贺飞

传媒

  • 2篇动力工程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热力发电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砷褐煤与低砷烟煤混燃砷的挥发特性及模型被引量:4
2016年
选取典型的高砷褐煤和低砷烟煤,在一维等温燃烧实验台上进行混燃实验,研究温度(600-1100°C)和掺混比(3:1、1:1、1:3)对高砷褐煤混燃砷挥发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单煤及混煤燃烧砷的挥发比例逐渐增大,不同温度下混煤燃烧砷的挥发比例介于两个单煤之间,但砷的挥发比例并不是简单的加权平均,不同温度和掺混比下混煤砷的挥发比例均高于加权值,高砷褐煤中较高的挥发分含量在影响混煤焦炭燃烧的同时也促进了混煤中砷的挥发。因此,提出了综合考虑温度、掺混比和高砷褐煤影响的混煤砷挥发模型,不同温度和掺混比下的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度较好。
刘慧敏王春波郭永成张月黄星智王家伟
关键词:混燃
基于工业分析的恒温下煤粉燃尽特性预测模型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自制恒温热重装置对14种电厂用煤粉在高温下进行燃烧实验.引入工业分析组合参数x_1、x_2和燃尽时间比值K_(T_1)^(T_2),研究工业分析参数和温度对煤粉燃尽特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煤粉燃尽时间的预测模型,对检验煤粉在不同温度下的燃尽时间进行预测并与实验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组合参数x_1、x_2与煤粉燃尽时间均符合二次函数关系;当温升幅度相同时,初始温度越高,煤粉前期燃烧失重速率的增加幅度越小;相同的T_1、T_2下,不同煤粉的燃尽时间比值K_(T_1)^(T_2)基本相等;固定温度T_1,燃尽时间比值K_(T_1)^(T_2)与lgT_2符合线性关系;预测模型对煤粉燃尽时间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郭永成王春波李新号
关键词:燃尽特性
旋流对冲燃烧器出口条件给定方式优化被引量:7
2017年
目前旋流对冲燃烧锅炉数值模拟的方法主要有2种:传统方法 1是将燃烧器简化为小段圆台,人为给定某个旋流强度;传统方法 2是将全部燃烧器和炉膛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模拟计算。本文在总结上述2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段建模,无差过渡"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将单只燃烧器出口模拟结果调整后作为全炉膛模拟的入口条件,两者的无差过渡通过ANSYS Fluent软件中"边界profile"的自定义编辑实现,解决了传统方法单只燃烧器到炉膛速度过渡、左右旋过渡和煤粉浓度过渡3个难题。对2种传统方法与新方法进行了冷态模拟比较,并采用新方法对炉膛全尺寸进行了热态模拟。结果表明,新方法既可以保证燃烧器不损失细节特征,又极大地减少炉膛网格数量,在计算量减小的情况下使得准确性得到了保证。
李新号王春波郭永成邹潺
关键词:锅炉燃烧器炉膛
燃煤过程中砷挥发特性及动力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砷挥发的影响,选取7种典型煤种作为研究对象,在600~1 300℃内进行燃烧实验,并对煤的砷挥发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当灰分含量差别不大时,2min时高挥发分煤中砷的挥发比例大于0.6,而低挥发分煤中砷的挥发比例不到0.3;当挥发分含量相差不大时,煤中砷的挥发比例与煤中的灰分有一定负相关性;温度是影响砷挥发的重要因素,700~1 000℃是砷挥发的主要温度区间;当水蒸气体积分数达到10%时,其对砷的挥发比例和挥发速率影响较为明显,当水蒸气体积分数进一步增大,其对砷挥发的影响逐渐减弱;挥发分对砷挥发表观活化能的影响大于灰分.
邹潺王春波王贺飞郭永成李新号
关键词:煤燃烧挥发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