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生弟
- 作品数:11 被引量:223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床旁体表心电图引导心脏起搏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床旁体表心电图引导心脏起搏与介入室内X线引导心脏起搏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因严重的心动过缓等原因所致心律失常患者2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床旁心脏临时起搏器置入者166例作为床旁心电引导组,在介入室内X线引导下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患者64例作为介入室引导组。对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持续心电监护,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起搏效果、操作时间、起搏阈值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与介入室引导组比较,床旁心电引导组即刻心脏起搏成功率显著升高(87.5%比100%),P<0.01。床旁心电引导组和介入室引导组的操作时间[(8.5±1.4)min比(8.2±1.1)min]和起搏阈值[(0.85±0.26)V比(0.83±0.29)V]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床旁体表心电引导心脏起搏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 付生弟
- 关键词:锁骨下静脉
- 类风湿性关节炎新靶点药物治疗进展被引量:4
- 2022年
-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系统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本文通过介绍小分子化学合成类药物、JAK抑制剂、靶向IL-17药物,以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靶点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治疗进展情况,旨在为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提供新的方向。
- 付生弟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靶点药物
- 持续颅内压监测指导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效果分析
- 2015年
-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持续颅内压监测指导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甘露醇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GO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6%,对照组为15.1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颅内压监测指导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脱水剂的使用量,有利于患者预后,且并发症较小。
- 付生弟
- 关键词:持续颅内压监测高血压脑出血
- 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对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3月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VM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灯盏花素注射液20 mL;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参麦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14 d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CPK)、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CK、CK-MB、CPK、AST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54±10)U/L比(87±11)U/L,(20±5)U/L比(32±5)U/L,(123±19)U/L比(164±17)U/L,(67±8)U/L比(89±9)U/L,P<0.01];观察组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14±13)ng/L比(183±19)ng/L,(15±2)ng/L比(24±6)ng/L,P<0.01];观察组血清中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110±13)U/L比(90±11)U/L,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7%(55/60)比75.0%(4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可能降低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提高SOD活性,对VMC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付生弟谢辉邹昌群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灯盏花素注射液参麦注射液
- 利奈唑胺对MRSA肺炎患者血清CRP与TNF-α水平影响及其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患者血清CRP与TNF-α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我院入院治疗的62例MRSA肺炎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32例(利奈唑胺治疗),对照组30例(万古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与TNF-α水平变化情况,并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对试验组32例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32株MRSA进行体外耐药诱导实验,观察其耐药性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87.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60.0%),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CRP与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血清CRP与TNF-α水平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通过检测血清CRP与TNF-α水平变化情况能够灵敏地判断出患者治疗是否有效,其灵敏度为93.5%(58/62);试验组治疗后患者病原菌的清除率(78.1%)显著高于对照组病原菌清除率(50.0%),P<0.05;同时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为12.5%与16.7%;经过21次体外诱导,利奈唑胺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变化不大,耐药性最强者升高8倍,MIC值为4 mg·L-1。结论:利奈唑胺能够显著降低MRSA肺炎患者血清CRP及TNF-α水平,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且通过检测血清CRP及TNF-α水平变化能够灵敏地判断出药物疗效,同时利奈唑胺难以诱导MRSA对其产生耐药性,是一种具有优良特性的噁唑烷酮类抗生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付生弟谢辉
-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利奈唑胺最低抑菌浓度
- 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50例冠心病组与50例非冠心病组。对比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血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体质量指数水平。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异常为冠状动脉病变的高危因素。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对于脂代谢异常尤其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异常的糖尿病人群,应该及时进行干预,以减少心肌梗死、心绞痛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付生弟
- 关键词:糖尿病冠状动脉
- 肥厚型心肌病病人心率变异性及心律失常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病人心率变异性及心律失常的情况。方法入选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onobstructiv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NOHCM)病人30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病人25例,健康正常者40名为对照组。通过24 h动态心电图,比较3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及心律失常的差异,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包括24h全部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 h内连续5 m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 Index)、所有邻近窦性R 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 MSSD)、相邻两个窦性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心搏数占全部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HOCM组及NOHCM组的心率变异性各指标均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CM组在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SDNN-Index、PNN 50上低于NOHCM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MSSD在HOCM组及NOHCM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CM组及NOHCM组的各项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频发房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多源室性早搏、R on T现象、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在HOCM组均高于NOHCM组(P<0.05)。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在HOCM组与NOHCM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CM病人心率变异性显著降低,提示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功能平衡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特别是房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
- 付生弟
-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心率变异性心律失常交感神经迷走神经
- 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及CA242在胃癌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4
- 2016年
- 目的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242和CA72-4水平在胃癌诊断及预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8例各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80例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良性病变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学及影像学等资料,将采集的各受试者的血液标本采用蛋白芯片化学发光法对其血清中CA19-9、CEA、CA72-4及CA242的水平进行测定,比较胃癌相关性肿瘤标志物的多项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对胃癌诊断的效率,并对其术后进行跟踪随访,分析其在预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采用胃癌相关性肿瘤标志物对受试者进行诊断,其CA19-9、CEA、CA72-4及CA242各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其各期胃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其中良性病变组的肿瘤标志物血清CA19-9、CEA和CA72-4水平与胃癌患者的灵敏度经统计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CAl9-9、CA72-4及CA242呈阴性的患者其无复发生存率明显高于呈阳性的患者。结论胃癌患者血清中相关性肿瘤标志物CA19-9、CEA和CA72-4各指标联合检测对各期胃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对医师判断胃癌的进展状况提供有力帮助,CAl9-9、CA72-4及CA242呈阳性时可预测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复发的情况,对高危人群的早期筛选、诊治及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付生弟谢辉
-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胃癌诊断
- 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78
- 2016年
-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予以口服胺碘酮200 mg,q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卡维地洛5 mg,qd。2组患者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收缩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70.91%(P<0.05)。试验组的病死率为5.45%,显著低于对照组16.36%(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收缩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对照组为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地调节机体血清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和改善心功能。
- 付生弟谢辉
- 关键词:卡维地洛胺碘酮心律失常超敏C反应蛋白
- 他汀类药物与曲美他嗪联用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32
- 2016年
-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HD)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5月该院入院治疗的184例CHD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方案,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糖和血压,其中对照组患者加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曲美他嗪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和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临床总有效率为87.0%,明显高于对照组6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疗效临床总有效率为8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CHD稳定性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患者血液生化指标改善更明显,心功能恢复更好。
- 付生弟谢辉
- 关键词:辛伐他汀曲美他嗪冠状动脉硬化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