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瑞芳

作品数:11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药物
  • 3篇肿瘤
  • 3篇肿瘤疫苗
  • 3篇免疫
  • 2篇药物组合物
  • 2篇生物安全性
  • 2篇生物相容
  • 2篇生物相容性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特异性免疫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水平
  • 2篇细菌
  • 2篇细菌降解
  • 2篇两亲性
  • 2篇两亲性聚合物
  • 2篇纳米
  • 2篇聚赖氨酸
  • 2篇聚乙二醇

机构

  • 11篇国家纳米科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11篇聂广军
  • 11篇赵瑞芳
  • 7篇季天骄
  • 2篇杨霄
  • 2篇陈龙
  • 2篇赵宇亮
  • 2篇赵潇
  • 2篇赵颖
  • 1篇王海
  • 1篇吴雁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菌矿化金属纳米颗粒用于治疗肿瘤
本发明提供了包含金属小体的药物组合物、免疫增强剂或免疫刺激剂,及其在免疫调控和肿瘤治疗中的用途,其中所述金属小体包含金属纳米颗粒和附于其上的细菌组分。
聂广军赵瑞芳覃好
一种预防癌症术后复发的肿瘤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癌症术后复发的肿瘤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肿瘤疫苗包括杂合细胞膜外壳和内核材料,所述杂合细胞膜外壳包括革兰氏阴性菌内膜和手术切除来源的实体肿瘤细胞膜。本发明所涉及的肿瘤疫苗以手术切除来源的实体肿瘤组...
聂广军赵瑞芳吴雁陈龙覃好覃裕婷林靓茹
文献传递
两亲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两亲性聚合物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亲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两亲性聚合物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其中,m为20-100的整数,n为25-35的整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两亲性聚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两亲性聚合物纳米...
聂广军赵瑞芳季天骄
文献传递
两亲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两亲性聚合物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亲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两亲性聚合物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其中,m为20‑100的整数,n为25‑35的整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两亲性聚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两亲性聚合物纳米...
聂广军赵瑞芳季天骄
文献传递
一种聚乙二醇化氨磷汀、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乙二醇化氨磷汀、制备方法及其用途。该聚合物为小分子药物氨磷汀与聚乙二醇(PEG)通过共价键连接的结构,其中氨磷汀上的氨基通过酰胺键与聚乙二醇衍生物长链共价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聚乙二醇化氨磷汀的制备方...
聂广军杨霄季天骄赵晓政赵瑞芳赵潇
文献传递
一种肿瘤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肿瘤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药物组合,其包含第一膜组分,所述第一膜组分包含源自细菌的内膜的膜,所述药物组合还包含源自所述细菌以外其它生物体的组分,以及该药物组合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聂广军赵瑞芳陈龙覃好赵宇亮
一种聚乙二醇化氨磷汀、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乙二醇化氨磷汀、制备方法及其用途。该聚合物为小分子药物氨磷汀与聚乙二醇(PEG)通过共价键连接的结构,其中氨磷汀上的氨基通过酰胺键与聚乙二醇衍生物长链共价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聚乙二醇化氨磷汀的制备方...
聂广军杨霄季天骄赵晓政赵瑞芳赵潇
一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疫苗包括细菌外膜囊泡和抗原;其中,所述抗原与细菌外膜囊泡相互结合形成纳米颗粒;本发明通过将细菌外膜囊泡和肿瘤特异性抗原结合制备的抗肿瘤疫苗,同时引起先天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达到利用机...
聂广军赵瑞芳朱瑾
文献传递
多肽和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肽,该多肽的结构如式(1)所示,其中,m为1‑3的整数,n为3‑20的整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药物化合物溶液与本发明所述的多肽接触,得到接触后的物料。通过本发明提供的...
赵颖聂广军季天骄赵瑞芳郎佳妍
文献传递
一种生物可降解的高效广谱抗菌活性的纳米多肽聚合物被引量:8
2015年
近年研究发现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是一系列慢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大多数杀菌或抑菌的主要机制是通过选择性的作用于细菌细胞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系统的特定环节,妨碍细菌生命活动。导致细菌死亡.然而,细菌表面形态结构完整性仍然保持,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赵瑞芳王海季天骄Greg Anderson聂广军赵宇亮
关键词:生物可降解细菌细胞纳米广谱葡萄球菌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