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杰
- 作品数:15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一种动力系统宽频带磁流变弹性体动力调谐吸振器
- 本发明属于传动系统扭转减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动力系统宽频带磁流变弹性体动力调谐吸振器,吸振器随轴转动,外部轮廓为旋转对称圆形;具体包括:两个连接主动轴与被动轴的连接盘,动力调谐吸振器,加速度传感器,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流...
- 项昌乐高普刘辉周晗王晓杰陈胤奇
- 文献传递
- 一种刚度可调式半主动控制型车用扭转减振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刚度可调式半主动控制型车用扭转减振器,包括主动轴、从动轴、负刚度结构、正刚度结构、阻尼片、位移传感器、控制器和电源,电源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分别与负刚度结构、正刚度结构和位移传感器连接,正刚度结构设置于从...
- 刘辉王晓杰韩立金马越
- 文献传递
- 具有准零刚度的半主动控制型垂直隔振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准零刚度的半主动控制型垂直隔振器,包括基座、通过螺旋弹簧A安装在基座中部的承重平台,基座四边底部沿侧壁对称设置有四个伺服阀,伺服阀上均依次设置有由伺服阀控制的液压缸、由液压缸驱动的液压缸推杆、横向...
- 王晓杰刘洋刘辉高田田郦文平
- 文献传递
- 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扭振测试试验台架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扭振测试试验台架,包括:分别通过联轴器连接在试验旋转器件两端的动力输入端发动机和输出端电机,试验旋转器件两端还分别安装有两个转矩转速传感器,用以监测试验旋转器件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实时转矩和...
- 刘辉王晓杰刘洋郦文平高田田
- 文献传递
- 基于负刚度稳定性的并联扭转减振器控制策略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一种正负刚度并联半主动扭转减振器,通过在传统扭转减振器的基础上并联一负刚度机构,实现减振器动态刚度的降低,同时实现对低频扭转振动的消减。基于正负刚度并联扭转减振器减振机理,设计了半主动控制系统,通过控制负刚度机构位置以实现扭转减振器刚度达到最小值。针对输入平均转矩变化工况采用了PID控制方法和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建立了液压系统油压轨迹跟踪控制模型。对比分析两种控制方法的仿真效果,结果表明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能够使负刚度机构运动平稳且系统油压稳定地跟踪最优油压轨迹,有效的提高了扭转减振器减振效果。
- 郦文平刘辉项昌乐王晓杰
- 关键词:扭振减振器液压控制系统滑模变结构控制
- 一种刚度可调式半主动控制型车用扭转减振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刚度可调式半主动控制型车用扭转减振器,包括主动轴、从动轴、负刚度结构、正刚度结构、阻尼片、位移传感器、控制器和电源,电源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分别与负刚度结构、正刚度结构和位移传感器连接,正刚度结构设置于从...
- 刘辉王晓杰韩立金马越
- 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扭振测试试验台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扭振测试试验台架,包括:分别通过联轴器连接在试验旋转器件两端的动力输入端发动机和输出端电机,试验旋转器件两端还分别安装有两个转矩转速传感器,用以监测试验旋转器件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实时转...
- 王晓杰刘洋刘辉高田田郦文平
- 文献传递
- 正负刚度并联扭转减振器动力学特性分析与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提出一种正负刚度并联扭转减振器,并推导了其回复力矩和非线性刚度的表达式,分析了负刚度机构中的弹簧预压缩量对系统回复力和刚度的影响。建立该扭转减振器2自由度动力学方程,并采用无量纲形式,应用谐波平衡法计算扭转减振器的振动传递率,揭示了该扭转减振器在更宽频带上的非线性减振特性。最后进行减振器的台架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扭转减振器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且对更低频的振动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 刘辉王晓杰项昌乐
- 关键词:扭转减振器负刚度谐波平衡法振动传递率
- 异步电机牵引及制动试验平台的设计
- 2021年
- 针对目前异步电机牵引及制动测试系统复杂、成本高、能耗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通过两台异步电机能量互馈的方式实现牵引制动试验。可牵引及制动试验系统利用传感器等仪器仪表完成试验过程的数据采集,通过上位机、下位机组成的控制系统对试验过程进行控制,并通过液晶显示屏将试验曲线及数据实时动态显示,以便工作人员操作。结果表明:该系统虽然以小功率电机作为试验对象,但通过对变频器参数和模式的设定,可对不同类型的电机进行牵引、制动试验,具有良好的通用性,降低了企业对不同电机牵引、制动试验的成本。
- 田栋栋王晓杰
- 关键词:电机制动
- 准零刚度扭转隔振器振动传递特性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针对一种应用连杆弹簧负刚度结构所设计的正负刚度并联扭转隔振器,通过分析其设计参数,得到了其在静平衡位置达到准零刚度的条件。针对所述系统,建立二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应用谐波平衡法求解了准零刚度隔振器的振动响应。考虑激励幅值、系统阻尼和转动惯量等因素,从扭转振动力矩传递和扭转振动功率流传递两个角度分析了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的非线性振动传递特性。结果表明,此隔振系统具有良好的低频隔振效果,且表现为振动传递的硬特性;从功率流角度的分析还表明,系统的瞬时传递功率流峰值与输入功率流和耗散功率流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在低于共振区域的低频区间内,隔振系统前后两端的转动惯量对系统振动具有较大影响。最后,对扭转隔振器的振动隔离特性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隔振器具有良好的低频振动隔离特性。
- 王晓杰刘辉郦文平高田田
- 关键词:扭转振动传递率功率流振级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