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莉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唐山工人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错配修复
  • 2篇错配修复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散发性结直肠...
  • 1篇同源
  • 1篇同源基因
  • 1篇临床病理
  • 1篇临床病理特征
  • 1篇结直肠
  • 1篇结直肠癌
  • 1篇基因
  • 1篇癌组织
  • 1篇NM23蛋白
  • 1篇NM23蛋白...
  • 1篇MLH1
  • 1篇MSH2
  • 1篇病理

机构

  • 2篇唐山工人医院

作者

  • 2篇张志勇
  • 2篇徐晋珩
  • 2篇郝世柱
  • 2篇田莉
  • 1篇崔永兴
  • 1篇胡月明
  • 1篇王爱军
  • 1篇刘丽云

传媒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1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散发性结直肠癌癌组织中错配修复蛋白和nm2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分析散发性结直肠癌癌组织中错配修复蛋白(MMRP)和nm2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相关性,旨在为治疗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1月本院存档的680例手术切除散发性结直肠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以及组织芯片检测MMRP以及mm23蛋白的表达情况,将4种MMRP中的1种以上表达缺失定为微卫星不稳定组(MSI组),全部阳性表达设为微卫星稳定(MSS组)组。分析MMRP与mm2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两种蛋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本组研究中,MMRP阳性者有605例,表达缺失者有75例,缺失率为11.03%;其中MLH1缺失11例(14.67%)、PMS2缺失5例(6.67%)、MSH2缺失6例(8.00%)及MSH6表达缺失3例(4.00%),MLH1联合PMS2表达缺失19例(25.33%),MSH2联合MSH6表达缺失12例(16.00%),MLH1联合MSH2表达缺失5例(6.67%),MLH1联合MSH6表达缺失3例(4.00%),MSH2联合PMS2表达缺失3例(4.00%),MLH1联合MSH2、MSH6表达缺失2例(2.67%),MSH2联合MSH6、PMS2表达缺失3例(4.00%),4种表达均缺失3例(4.00%);nm23阴性表达278例(40.88%),阳性表达402例(59.12%);MSI表达情况在不同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类型等患者间存在差异(P<0.05),nm23表达情况在不同组织类型、远处转移、浸润深度、大体分型等患者间存在差异(P<0.05);经Spearman分析得出,MSI与nm23呈正相关(r=0.563,P<0.001)。结论:(1)在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存在MMRP缺失,并且MLH1、PMS2缺失表达较MSH2和MSH6多见;(2)MSI及nm23与散发性结直肠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对散发性结直肠癌的预测以及恶性程度的评估具有参考价值,并且两者呈正相关,可能参与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徐晋珩刘丽云田莉王爱军郝世柱张志勇
关键词:散发性结直肠癌错配修复蛋白NM23蛋白临床病理特征
淋巴结转移性结直肠癌中MLH1与MSH2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淋巴结转移性结直肠癌中DNA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MMR)系统MLH1(Mut L homolog1)和MSH2(Mut S homolog 2)基因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20例淋巴结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12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为对照;通过免疫组化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 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两组正常癌旁组织及病灶组织中MLH1、MSH2蛋白阳性表达缺失率,MLH1、MSH2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病灶组织MLH1、MSH2蛋白阳性表达缺失率均高于癌旁组织,而MLH1、MSH2 m 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淋巴结转移性结直肠癌组病灶组织MLH1、MSH2蛋白阳性表达缺失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MLH1、MSH2 m 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癌旁组织MLH1、MSH2蛋白阳性表达缺失率、MLH1、MSH2 m 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LH1、MSH阳性表达缺失率与淋巴结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数有密切关系(P均<0.01),而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性结直肠癌中MLH1、MSH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推测其在结直肠癌由无淋巴结转移进展为发生淋巴结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徐晋珩胡月明崔永兴郝世柱田莉张志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