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金应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血管
  • 3篇手术治疗
  • 3篇疗效
  • 2篇异甘草素
  • 2篇鼠脑
  • 2篇显微手术
  • 2篇临床疗效
  • 2篇颅内
  • 2篇脑胶质瘤
  • 2篇开颅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2篇甘草
  • 2篇甘草素
  • 2篇大鼠脑
  • 2篇大鼠脑胶质瘤
  • 1篇大血管
  • 1篇单纯放疗
  • 1篇单核

机构

  • 9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戴金应
  • 5篇索新文
  • 5篇李论
  • 4篇韩娜
  • 4篇胡硕
  • 3篇曹阳
  • 3篇陈志伟
  • 1篇臧培卓
  • 1篇王勇

传媒

  • 2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中国实用乡村...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2015临床...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异甘草素对大鼠脑胶质瘤ICAM-1和VCAM-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异甘草素对大鼠脑胶质瘤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异甘草素抗胶质瘤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Wistar雌性大鼠,n=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C6胶质瘤模型组(n=12)与异甘草素组(n=12)。异甘草素组腹腔注射异甘草素,500μg/kg/d,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一周后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肿瘤组织ICAM-1和VCAM=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m blot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与异甘草素组大鼠脑组织ICAM-1和VCAM-1的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增加(P<0.01)。两两比较,异甘草素组大鼠脑组织ICAM-1和VCAM-1的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异甘草素抑制胶质瘤的作用可能与降低脑胶质瘤大鼠ICAM-1和VCAM-1的表达相关。
曹阳王勇戴金应牛广伟
关键词:胶质瘤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WISTAR大鼠
开颅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100例疗效对比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1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显微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指标、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显效29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显效12例,总有效率为72.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共出现并发症1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4.0%,对照组共出现并发症4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6.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好,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牛广伟戴金应索新文韩娜
关键词:开颅手术微创手术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
显微手术治疗大脑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大脑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收治的40例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40例患者中,动脉瘤夹闭成功率为92.5%(37/40),3例瘤体无法直接夹闭,予以瘤壁包裹加固术;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轻度脑积水1例,脑血管痉挛2例,对症治疗后均痊愈;随访1年内,未出现病死、肢体残疾、动脉瘤复发及颅内血肿。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大脑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牛广伟胡硕李论戴金应索新文韩娜
关键词:显微手术脑动脉瘤临床疗效安全性
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4
2019年
目的探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2010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收治的50例行常规颞顶瓣开颅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常规骨瓣组,将2014-2018年收治的50例行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大骨瓣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3、7天的颅内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术后1个月随访患者生活状态,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定患者预后。结果常规骨瓣组和大骨瓣组患者术前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骨瓣组患者术后第1、3、7天的颅内压均低于常规骨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骨瓣组患者术后的脑梗死、切口疝、癫痫发生率均低于常规骨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个月,大骨瓣组恢复较好患者比例高于常规骨瓣组,死亡患者比例低于常规骨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可明显降低患者死亡风险,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陈志伟索新文戴金应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异甘草素对大鼠脑胶质瘤MCP-1和IL-17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异甘草素对大鼠脑胶质瘤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介素-1(IL-17)表达的影响,探讨异甘草素抗胶质瘤作用机制。方法方法清洁级Wistar雌性大鼠,n=3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2),模型组(n=12)与异甘草素组(n=12)。异甘草素组腹腔注射异甘草素(500μg/kg/d),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一周后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肿瘤组织MCP-1和IL-17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异甘草素对人U87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与异甘草素组大鼠脑组织MCP-1和IL-17的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增加(P<0.01),而异甘草素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异甘草素显著抑制了人U87胶质瘤细胞增殖。结论异甘草素抑制人U87胶质瘤细胞增殖可能与降低脑胶质瘤大鼠MCP-1和IL-17的表达相关。
曹阳戴金应李论臧培卓
关键词:胶质瘤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介素-17
高压氧联合放疗和单纯放疗对脑瘤术后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放疗对脑瘤术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神经外科2014—07—2015—07收治的108例脑瘤术后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每组54例,联合治疗组患者给予高压氧联合放疗治疗,单纯放疗组仅给予放疗,所有患者均在术后2~4周开始常规放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每次高压氧治疗后15—30min内给予放疗。结果经过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性高于单纯放疗组(均P〈0.05)。治疗2年、3年后,联合治疗组的生存率分别为83.3%、79.6%均显著性高于单纯放疗组的66.7%和61.1%(均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放疗治疗脑瘤术后患者疗效显著。
牛广伟胡硕李论戴金应索新文韩娜
关键词:高压氧放疗脑瘤
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疗效观察
2017年
目的探讨使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收治的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27例,均行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血管再通情况,比较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情况。结果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血管再通25例,血管再通率92.45%。治疗前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23.25±5.12)分,治疗后1周为(4.25±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5,P〈0.05)。结论对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实施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效果理想,疗效确切。
牛广伟胡硕戴金应
关键词:手术治疗SOLITAIRE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10例临床分析
: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5年6月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10例,所有病例均采用显微开颅手术治疗.结果: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无死亡...
牛广伟胡硕李论戴金应曹洋陈志伟索新文韩娜
关键词: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显微手术临床疗效
神经节苷脂在弥漫性轴索损伤治疗中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3年8月至2018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收治的120例DA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A组行综合性治疗,B组在A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行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3、7、14天血清中枢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S100B)、血清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第1、3、7、14天S100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第1、3、7天,NSE水平均高于治疗前,B组治疗后第3、7、14天,NSE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第3、7、14天,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治疗第14天,GCS评分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总有效率为61. 7%(37/60),明显高于A组的36. 7%(22/6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DAI的短期效果满意,可有效降低S100B及NSE水平。
李论戴金应曹阳陈志伟许在华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弥漫性轴索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