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健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混凝土
  • 2篇堆叠
  • 2篇自密实
  • 2篇自密实混凝土
  • 2篇密实
  • 2篇密实混凝土
  • 1篇养护
  • 1篇预应力高强混...
  • 1篇预应力高强混...
  • 1篇预应力管
  • 1篇预应力管桩
  • 1篇蒸汽养护
  • 1篇制砂
  • 1篇生产工艺
  • 1篇生态
  • 1篇连续级配
  • 1篇煤灰
  • 1篇混凝土管桩
  • 1篇机制砂
  • 1篇集料

机构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广东省长大公...
  • 1篇中建八局第四...

作者

  • 3篇沈卫国
  • 3篇白健
  • 2篇杨辉
  • 1篇杨辉
  • 1篇陈星
  • 1篇李新玲
  • 1篇王桂明
  • 1篇谭昱
  • 1篇李正昊
  • 1篇李超超
  • 1篇曹流
  • 1篇沈怡勤

传媒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粗集料堆叠率和体积砂率对大掺量粉煤灰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通过提高粗集料堆叠率、体积砂率和粉煤灰掺量来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结果表明:随着粗集料堆叠率的增大,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会逐渐变差,当堆叠率达到0.65时,胶凝材料用量显著下降的同时,混凝土的工作性依然能够满足自密实混凝土的要求。随着体积砂率和粉煤灰掺量的增大,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得到改善,这时存在一个最优的体积砂率和粉煤灰掺量使得混凝土的工作性处于最佳状态,即体积砂率为0.48,粉煤灰掺量为30%时,自密实混凝土拥有最优的流动性、填充性和间隙通过性。
杨辉李正昊沈波李明海沈怡勤沈卫国白健
关键词:自密实混凝土粉煤灰
机制砂生态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被引量:13
2016年
传统设计法设计出的自密实混凝土集料含量偏低、胶凝材料用量较高,成本高昂,机制砂的应用增加了自密实混凝土配制难度。从集料级配优化、组成设计和流变改性着手制备一种生态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并研究了堆叠率、砂的体积率,胶凝材料和水粉比对Eco-SCC工作性能、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利用级配合理的机制砂,在堆叠率为0.6及砂的体积率不超过0.44的条件下能制备出性能满意的Eco-SCC;其流动性受堆叠率和砂的体积率影响显著,强度随水粉比、砂的体积率升高而降低,合理的胶凝材料的用量对SCC强度有利。
白健谭昱李明海沈波沈卫国杨辉
关键词:机制砂
抛填骨料PHC高强预应力管桩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提供一种抛填骨料PHC高强预应力管桩的生产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1)按常规高强管桩生产工艺拌合混合料、清理模具、放置钢筋骨架;2)将4.75~26.5mm连续级配粗骨料或13.2(9.5)~26.5mm断级配粗骨料...
沈卫国王桂明李新玲曹流李超超陈星杨辉白健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