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霞

作品数:14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核细胞
  • 3篇干细胞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单核
  • 2篇单核细胞
  • 2篇人脐
  • 2篇人脐带
  • 2篇人脐带间充质...
  • 2篇肾脏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脐带间充质干...
  • 2篇肿瘤
  • 2篇免疫
  • 2篇间充质
  • 2篇分化
  • 1篇代谢

机构

  • 13篇内蒙古医科大...
  • 3篇内蒙古医科大...
  • 2篇呼和浩特市蒙...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3篇韩霞
  • 6篇云升
  • 5篇赵瑞东
  • 4篇夏丽华
  • 4篇刘秉春
  • 2篇潘雪
  • 1篇左力
  • 1篇智淑清
  • 1篇高玉华
  • 1篇赵建荣
  • 1篇武素珍
  • 1篇吴玲玲
  • 1篇杨俊丽
  • 1篇邱英

传媒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齐墩果酸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概况被引量:5
2015年
齐墩果酸属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多种天然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齐墩果酸作为一个具有优秀抑瘤活性同时不良反应小的天然化合物,其抗肿瘤活性研究受到广泛重视。
吴玲玲周二霞赵瑞东韩霞云霏雨刘秉春云升
关键词:齐墩果酸抗肿瘤作用恶性肿瘤
透析导管通路与AKI且RRT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急性肾损伤患者需要肾脏替代治疗(RRT)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透析导管的留置位置取决于临床医生的决断,并没有明确的指南确定导管放置及时间,型号.2006KDOQI指南建议颈内静脉导管不应使用超过一周,而股静脉导管应为...
夏丽华智淑清韩霞
关键词:肾脏替代治疗预后评价
参芪通脉方防治糖尿病肾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疗效及对纤溶系统功能、脂质代谢与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影响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观察参芪通脉方防治糖尿病肾病(DN)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早期失功的疗效及对纤溶系统功能、脂质代谢与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AVF血液透析的86例终末期D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于内瘘成熟首次透析后给予阿司匹林干预,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通脉方干预,疗程均为12周。记录2组AVF早期失功发生率,观察2组AVF使用前及使用6周、12周后内瘘血流速度与内瘘静脉血管内径、纤溶指标、脂代谢指标与血清TGF-β_(1)的变化。结果观察组AVF使用12周AVF早期失功发生率为16.3%(7/43),对照组为32.6%(14/4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AVF使用前比较,2组AVF使用6周、12周后内瘘血流速度均减慢(P均<0.05),内瘘静脉血管内径均缩短(P<0.05),但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与AVF使用前比较,2组AVF使用6周、12周后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增高(P均<0.05),但观察组上述时间的FIB、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AVF使用前比较,2组AVF使用6周、12周后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GF-β_(1)水平均明显增高(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但观察组上述时间的TG、TGF-β_(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通脉方可显著降低DN患者AVF早期失功发生率,有效维持AVF功能,机制可能与调节纤溶功能、脂质代谢紊乱及TGF-β_(1)表达水平有关。
韩霞马文强夏丽华
关键词:自体动静脉内瘘纤溶功能脂质代谢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MCP-1和sFlt-1表达与肾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sFlt-1)水平变化及其与肾功能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01—2020-03本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22例(研究组),选取同时期本院体检健康者128例(对照组)。研究组依据肾功能损害情况分为A组(肾功能正常16例)、B组(轻中度肾功能损害88例)、C组(重度肾功能损害18例);根据随访结局,将患者分为肾功能衰竭组(22例)和病情缓解组(10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试者MCP-1、sFlt-1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所有受试者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采用慢性肾脏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公式(CKD-EPI)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Pearson法分析MCP-1、sFlt-1与BUN、Scr、eGFR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MCP-1、sFlt-1水平预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MCP-1、sFlt-1、BUN、Scr水平较高(P<0.05),eGFR较低(P<0.05)。C组BUN、Scr、MCP-1、sFlt-1水平明显高于A组、B组(P<0.05),B组BUN、Scr、MCP-1、sFlt-1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CP-1与BUN、Scr均呈正相关(P<0.05),与eGFR呈负相关(P<0.05),sFlt-1与BUN、Scr均呈正相关(P<0.05),与eGFR呈负相关(P<0.05)。与病情缓解组相比,肾功能衰竭组患者清中MCP-1、sFlt-1水平较高(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MCP-1、sFlt-1水平预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967、0.965,MCP-1联合sFlt-1预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预后的AUC为0.984,灵敏度100.00%,特异度94.00%。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MCP-1、sFlt-1水平明显上升,可作为患者预后评估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韩霞夏丽华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慢性肾小球肾炎
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疗法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炎症程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hUCB-MNCs)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乙型肝炎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炎症程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6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1例肝硬化患者,所纳入患者第1周输注1次hUCB-MNCs(>18×10^(9)/次),第2、3、4周每周输注1次hUC-MSCs,每次输注1×10^(6)/kg,在治疗结束的第4、8、12周进行复查,对比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氨、凝血因子、血清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同时观察记录神经、精神症状的改变。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hUCB-MNCs联合hUC-MSCs治疗后的11例患者其精神、神经症状与细胞输注前相比较有所改善;肝功能各项指标及凝血功能基本趋于正常(P值均<0.05);细胞联合输注后的第12周,血氨水平显著下降(P<0.05);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水平降低(F值分别为49.497、37.071,P值均<0.05);而抗炎细胞因子TGFβ和IL-10水平显著上升(F值分别为35.843、15.918,P值均<0.05);同时CD3^(+)CD8^(+)T淋巴细胞和CD19^(+)B淋巴细胞均降低(F值分别为52.242、89.097,P值均<0.05);免疫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CD25^(+)Treg明显升高(F=17.337,P<0.05)。结论hUCB-MNCs联合hUC-MSCs治疗肝硬化,与细胞输注前相比较,可改善肝功能,减少炎性细胞因子产生,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以及肝细胞的破坏,升高免疫调节性T淋巴细胞,从而影响其自身免疫功能。
韩霞云升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胎血单核细胞
树突状细胞及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近年来生物免疫治疗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恶性肿瘤,其中以肿瘤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联合诱导的免疫活性细胞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已知DC是功能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起重要作用。DC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联合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但DC在体内的作用及其特点尚不完全清楚,进一步明确DC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可为提高其生物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段荣赵瑞东韩霞云菲宇刘秉春周二霞云升邱英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生物治疗微环境
腺嘌呤诱导肾性骨病大鼠模型的生物力学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脏病(CKD)肾性骨病大鼠模型的腰椎及股骨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CKD组。第6周末处死大鼠,行血清生化标志物检测,取股骨和第五腰椎做骨密度(BMD)及骨生物力学分析。结果:在第6周末,CKD组大鼠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血清无机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血清钙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KD组的股骨和第五腰椎椎体BMD均明显降低。骨生物力学,股骨三点弯曲实验结果提示,CKD组大鼠的股骨结构力学指标和材料力学指标均明显降低;腰椎压缩实验结果提示,CKD组大鼠腰椎的结构力学指标和材料力学指标均明显降低。结论:腺嘌呤诱导的大鼠CKD模型能较好地模拟CKD时出现的高转运肾性骨病的生物力学特征,表现为皮质骨和松质骨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性能的下降,有望成为CKD肾性骨病模型的研究载体。
孟彦贺宁马岚潘雪韩霞赵建荣武素珍左力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肾性骨病生物力学
HPIP基因siRNA对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及凋亡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抑制HPIP基因表达对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凋亡的影响。方法:10ng/mL的TGF-β1刺激HK-2细胞24,48h,Western印迹法检测HPIP蛋白表达。将HK-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TGF-β1组和TGF-β1+si-HPIP组,处理24 h后,Western印迹法检测HPIP,E-cadherin,α-SMA,N-cadherin,Snail,Twist,t-AKT,p-AKT和Ba x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TGF-β1刺激HK-2细胞24,48h后HPIP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h)(P<0.05)。TGF-β1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空白组,α-SMA,N-cadherin,Snail,Twist,p-AKT和Bax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而TGF-β1+si-HPIP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高于TGF-β1组,α-SMA,N-cadherin,Snail, Tw i st, p-A KT和Ba x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率均显著低于TG F-β1组(P <0. 0 5)。结论:抑制HPIP基因表达可延缓肾小管上皮细胞EMT进程和降低细胞凋亡率,机制可能与下调PI3K/AKT信号有关。
潘雪高玉华韩霞刘云惠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诱导上皮-间充质转化凋亡
人外周血血清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神经干细胞被引量:1
2024年
背景:细胞培养基种类甚多,成分不尽相同,对细胞生长影响较大。国内外有多项研究采用无血清、含胎牛血清的培养基进行体外扩增培养,但应用含人外周血血清的培养基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神经干细胞以及人外周血血清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其他神经细胞,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目的:观察人外周血血清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神经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①采用含体积分数10%人外周血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培养至第3代时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面标志物,并通过茜素红染色对其成骨分化能力进行检测;②取第3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加入培养体系为含0.5%N2、1.5%B27、20 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20 ng/mL表皮生长因子的DMEM/F12培养基定向诱导为神经干细胞,对其表面标志物进行鉴定;③取生长状态良好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性神经干细胞,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均匀接种于96孔板中,加入含体积分数10%人外周血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继续培养8 d后,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微管相关蛋白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干细胞向其他神经细胞分化情况。结果与结论:①经人外周血血清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呈漩涡状生长且多层分布,排列有方向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面高度表达CD44、CD105、CD29、CD73,茜素红染色阳性;②人外周血血清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表面高度表达CD44、CD105、CD29、CD73、Nestin、NF-L、GALC;③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第8天时,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发现其伸出的突起长度较长,分支也较多且邻近细胞之间的突起互相连接,呈典型的神经细胞形态,且微管相关蛋白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均呈阳性。结果表明,人外周血血清培
韩霞赵瑞东杨俊丽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神经细胞分化
沙棘黄酮对树突状细胞免疫活性影响的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研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经沙棘黄酮(Seabuckthorn flavones,SF)处理后形态、表型与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 DC培养液中添加SF 200μg/ml,培养7 d后光镜观察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标记;构建RNA文库进行数字基因表达谱(DGE)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富集的gene ontology(GO)以及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结果 SF处理后,流式结果显示DC显著上调表达HLA-DR、CD80、CD83、CD86;DGE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355个,上调176个,下调179个,GO富集主要在调节免疫系统过程、免疫系统发育等生物学途径;信号通路分析表明,显著富集的途径与炎症、免疫系统和癌症等疾病密切相关.结论 SF能促进DC共刺激分子与促成熟分子的上调表达,并对CD11a、SLAMF6、LMCD1、TSC22D3和IKZF3等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有调节作用.
刘秉春邱英赵瑞东韩霞云霏雨周二霞云升
关键词:沙棘黄酮树突状细胞免疫调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