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强

作品数:14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单轴
  • 3篇单轴压缩
  • 3篇伤亡事故
  • 3篇石质
  • 3篇水泥
  • 3篇文物
  • 3篇露天
  • 3篇风化
  • 3篇补强
  • 2篇单轴压缩试验
  • 2篇砂浆
  • 2篇试件
  • 2篇水泥砂浆
  • 2篇泥砂
  • 2篇准静态
  • 2篇火灾
  • 2篇火灾后
  • 2篇建筑
  • 2篇建筑材
  • 2篇建筑材料

机构

  • 11篇辽宁工程技术...

作者

  • 11篇王来贵
  • 11篇陈强
  • 9篇刘向峰
  • 6篇潘纪伟
  • 4篇郑帅
  • 3篇张阳
  • 2篇李喜林
  • 1篇李鑫
  • 1篇张阳
  • 1篇李和万
  • 1篇张春会
  • 1篇安文博
  • 1篇赵国超
  • 1篇陈鹤

传媒

  • 3篇硅酸盐通报
  • 1篇非金属矿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液氮对含水煤样裂隙结构累积损伤作用的试验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氮对含水煤样裂隙结构累积损伤作用的试验方法,其包括制作煤样;不同饱和度煤样的单周期液氮浸泡,多周期液氮循环浸泡煤样;称量每次饱和后煤样增重,并算出煤样内部裂隙容积变化量;利用显微镜观察煤样液氮浸泡试验前后...
李和万王来贵赵国超潘纪伟陈强李鑫张春会刘向峰任彦锦郑帅张阳
文献传递
一种石窟立柱岩体文物的抗震补强装置
本发明提出一种石窟立柱岩体文物的抗震补强装置,属于露天石质大型文物保护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柱体补强系统和抗震吸能系统,所述的柱体补强系统套于被保护柱体文物外侧,所述的抗震吸能系统包括第一抗震吸能柱和第二抗震吸能柱,分...
王来贵任彦锦刘向峰习彦会潘纪伟郑帅陈强
一种预测火灾后建筑材料变形破坏的方法
一种预测火灾后建筑材料变形破坏的方法,属于材料安全性能领域。该方法包括:按国家标准制备测试试件,进行高温实验,对高温后建筑材料变形破坏进行测试,测试分为(1)预制无序分布的散斑点;(2)进行准静态单轴压缩试验,得到试件整...
陈强王来贵李喜林刘向峰丁盛鹏何慧娟
文献传递
聚丙烯纤维增强水泥砂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为研究聚丙烯纤维掺入量对不同养护龄期的水泥砂浆试件变形破坏规律的影响,对水泥砂浆试件进行单轴压缩实验,同时利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试件侧向变形场、断口形貌进行细观观测。结果表明:试件养护龄期相同时,抗压强度随聚丙烯纤维掺量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在设置的变量梯度范围内,纤维最优掺量为0.5%;掺入聚丙烯纤维的试件峰后表现出明显的塑性特征,峰后广义刚度系数变化量较大;试件侧向变形场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均匀阶段、成核阶段、变形局部化阶段、破坏阶段;聚丙烯纤维与水泥砂浆的粘结强度弱于砂粒与水泥的粘结强度,含聚丙烯纤维的试件在破坏形态上表现出"裂而不断"的特点。提出了含聚丙烯纤维水泥砂浆的微观胶结接触模型,模型的力学关系较好的解释了聚丙烯纤维试件峰后塑性提高的特征。
王来贵陈强潘纪伟张阳刘雨琳
关键词:聚丙烯纤维水泥砂浆数字散斑塑性
单裂隙砂岩渗流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为研究裂隙对砂岩渗流特性的影响,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对不同粒径砂岩裂隙表面进行观测,以三维分形维数D作为裂隙表面粗糙度表征参数,采用自行研制的多功能岩石孔隙-裂隙渗流实验系统对粗糙单裂隙砂岩试件进行裂隙渗流实验,基于量纲分析法,建立粗糙单裂隙砂岩渗流模型。结果表明:三维分形维数D可以作为砂岩裂隙表面粗糙程度的表征参数。裂隙渗流流量受裂隙表面粗糙度影响较为明显,裂隙宽度相同时,裂隙渗流流量随着裂隙D的增大而减小。存在一裂隙宽度阈(b=175μm),高于该宽度值后,裂隙渗流流量迅速增长。建立了基于三维分形维数D的单裂隙渗流模型,与砂岩裂隙渗流实验结果对比,两者具有较好的吻合度,模型较为合理。
王来贵张阳刘向峰陈强
关键词:裂隙砂岩渗流特性分形维数渗流模型
不同粒径砂粒水泥胶结体物理力学性质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研究颗粒大小对砂粒胶结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采用宏细观相结合的试验手段,利用激光共焦显微镜对不同粒径砂粒松散体进行了细观观测,结合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与破碎体统计方法对不同粒径砂粒水泥胶结体单轴压缩下的力学性质及破坏形态进行了分析,基于微观试验结果提出了多边形胶结颗粒接触模型。结果表明:当砂粒粒径≥30目时砂粒之间面接触与点接触共存,当砂粒粒径≤40目时砂粒之间以点接触为主;不同粒径砂粒水泥胶结体的峰值载荷及弹性模量均随粒径的减小而减小;砂粒粒径较大的胶结体碎块以板状与柱状为主,砂粒粒径较小的胶结体碎块以柱状和块状为主;提出的多边形胶结颗粒接触模型较好地解释试件力学参数随砂粒粒径的变化规律,为离散元数值模拟提供参考。
王来贵习彦会刘向峰陈强张阳潘纪伟
关键词:粒径接触形式
低温海水侵蚀作用后水泥砂浆损伤演化研究
2018年
为研究低温海水对水泥砂浆的侵蚀损伤作用,采用室内模拟低温海水环境的方法,对水泥砂浆试件进行循环浸泡试验和单轴压缩试验,同时采用数字散斑系统(DSCM)观测试件侧面应变场,得到不同侵蚀周期数下试件力学参数和损伤程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低温海水侵蚀周期数的增加,水泥砂浆各力学参数(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均呈下降趋势,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由脆性逐渐向塑性转变。通过侧面应变标准差统计曲线确定水泥砂浆侧面应变局部化初始点,提出表征不同侵蚀周期数后水泥砂浆损伤度的方法,水泥砂浆的侵蚀损伤经历初始低水平损伤、中期快速损伤、后期稳定损伤3个阶段。与力学参数变化规律对比分析,该损伤度研究方法具有合理性。
王来贵任彦锦陈强
关键词:水泥砂浆单轴压缩损伤度
一种石窟立柱岩体文物的抗震补强装置
本发明提出一种石窟立柱岩体文物的抗震补强装置,属于露天石质大型文物保护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柱体补强系统和抗震吸能系统,所述的柱体补强系统套于被保护柱体文物外侧,所述的抗震吸能系统包括第一抗震吸能柱和第二抗震吸能柱,分...
王来贵任彦锦刘向峰习彦会潘纪伟郑帅陈强
文献传递
响应曲面法优化表面活性剂改性低渗透煤体工艺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改善我国煤层渗透性低、结构致密的特点,以提高煤层渗透性、减少煤层冲击性、防止瓦斯事故为目的,通过单因素实验初步确定表面活性剂改性低渗透煤体时SDS溶液质量浓度、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等因素对煤样孔隙率的影响,进一步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其工艺参数,并分析改性后煤样物相结构和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改性低渗透煤体的最佳工艺条件是SDS溶液质量浓度为0.5 wt.%,浸泡时间为44 h,浸泡温度为40℃;该条件下煤的实际孔隙率为33.29%,与模型预测值33.37%非常接近,验证了响应曲面设计优化的有效性。改性后煤样碳酸盐矿物减少,硅酸盐矿物增加,内部有杂质残余;煤样表面凹凸不平,结构松散,孔隙增加,矿物解理面模糊不清,胶结面消失。
安文博王来贵陈鹤刘向峰李喜林陈强
关键词:响应曲面法表面活性剂改性
一种石窟立柱岩体文物的抗震补强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石窟立柱岩体文物的抗震补强装置,属于露天石质大型文物保护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柱体补强系统和抗震吸能系统,所述的柱体补强系统套于被保护柱体文物外侧,所述的抗震吸能系统包括第一抗震吸能柱和第二抗震吸能柱...
王来贵任彦锦刘向峰习彦会潘纪伟郑帅陈强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