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瑞瑞
- 作品数:11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基于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技术的中医药治疗骨肉瘤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骨肉瘤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揭示研究热点的动态变化和发展态势,为中医药治疗骨肉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检索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等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骨肉瘤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6月。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研究文献的基本情况(发表时间、发文机构、刊载来源、基金项目等)进行分析描述;应用Citespace软件对研究的热点进行知识图谱描绘及可视化分析,包括文献关键词的共现分析、聚类分析、时间线视图分析和突现分析。结果①经筛选,最终获得有效文献197篇,其中基础研究文献占比较多,临床研究文献较少。②1988年至2019年中医药治疗骨肉瘤相关文献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涨势较缓,呈波动上涨。③福建中医药大学(校本部及附属机构)发表中医药治疗骨肉瘤文献最多;总体而言,不同区域之间、不同高校机构之间的合作度相对较小。④相关文献分别刊载在38种来源中,包括期刊和学位论文,刊载来源较为分散。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本专题研究的资助最多;有基金资助的文献占比不足40%。⑥发文量排名第一的作者(第一作者)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的陈永强;相关学者数量较少、分布较散,不同区域的不同作者之间的合作相对较少。⑦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表明,中医药治疗骨肉瘤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围绕如何调控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展开,其中姜黄素、片仔癀和蜂毒素的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⑧时间线视图分析表明,中医药治疗骨肉瘤热点关键词2003年至2019年期间的变化趋势明显,免疫调节可能成为研究的前沿点。⑨突现分析表明,雷公藤红素的突现率最高,从2015年起激增。结论骨肉瘤的中医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
- 尹萌辰许崇卿王洪伸薛瑞瑞范赵翔叶洁马俊明莫文
- 关键词:骨肉瘤中医治疗中药单体文献计量学可视化技术
- 脊柱肿瘤不稳定SINS评分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研究
- 2016年
- 目的:分析SINS评分系统在观察者间的可信度和观察者内的可重复性,评价其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选取5名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脊柱外科医生,并对这5名脊柱外科医生进行脊柱肿瘤不稳定SINS评分系统的培训。使用SINS评分系统对30例患者进行评分。3个月后进行重复分析。对于SINS评分系统中的分类项目采用多因素Fless’s k系数进行一致性检验,评价者间和评价者内的研究结果采用Cohen’s k系数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可信度检验k为0.866,其中受累节段及疼痛的一致性为"极佳",脊柱力线情况、椎体塌陷情况、后外侧结构受累程度的一致性均为"中度",骨损伤类型的一致性最差,为"低度"。可重复性检验k为0.906,其中受累节段及疼痛的一致性为"极佳",脊柱力线情况、椎体塌陷情况、后外侧结构受累程度的一致性均为"高度",骨损伤类型的一致性为"中度"。结论:SINS评分系统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及可重复性,在临床上可推广使用,并且在脊柱肿瘤的治疗决策制定上具有较大的意义。
- 马俊明尹萌辰莫文陈妮薛瑞瑞马传风童正一夏烨俞志兴
- 关键词:可重复性
- 脊柱转移瘤治疗决策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脊柱转移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并发症,约占骨转移瘤70%[1-4]。可造成椎体病理性骨折、脊柱畸形和脊髓、神经压迫,导致疼痛、神经功能障碍甚至瘫痪[5-6]。脊柱转移瘤(SM)的治疗目标是通过减轻疼痛、解除神经压迫和恢复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7-9]。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患者的生存率大幅提高;同时,立体放射外科手术、微创外科技术等新型治疗手段在SM姑息治疗过程中疗效显著。为弥补预后评分系统不能直接指导治疗的缺陷,多学科协作、多疗法模式的综合性治疗系统应运而生。
- 于文龙丁兴王韬薛瑞瑞童正一杨燕萍莫文尹萌辰马俊明
- 关键词:脊柱肿瘤转移
- 骨通贴膏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讨以骨通贴膏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1)和对照组(n=61),治疗组给予骨通贴膏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运动疗法。记录并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随访第12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WOMAC骨关节炎指数问卷调查(WOMAC),以及膝关节肿胀程度、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来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评价综合治疗的安全性。结果:1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2周结束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WOMAC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WOMAC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膝关节活动度有所提高、膝关节肿胀程度减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第12周随访时,治疗组WOMAC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膝关节活动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者之间的膝关节肿胀程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有4例手术、4例失访,2例轻度不良反应;对照组有6例手术、3例失访,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骨通贴膏配合运动治疗膝骨关节炎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具有短期内改善疼痛的优势,并且在膝关节活动度、身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总体临床疗效的提高方面均优于单纯理疗法,中期随访疗效确定,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探索。
- 许金海王国栋薛瑞瑞莫伟余益群尹萌辰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运动疗法随机对照试验
- 一种药丸切割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丸切割器,包括底板、盖板;所述底板与盖板可以通过合页结构进行铰接,也可为完全分离式的启合;所述盖板其上设有刀具槽,所述刀具槽为所述盖板上的通孔,其内设有网状切割器,如网状分布的薄刀片或细导丝等;所述底...
- 叶洁张书铭莫文许金海王国栋童正一陆巍刘冬梅薛瑞瑞俞志兴张亚运方仪德
- 骨痛贴膏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讨以骨痛贴膏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1)和对照组(n=61),治疗组给予骨痛贴膏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运动疗...
- 许金海王国栋薛瑞瑞兰儒贤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运动疗法随机对照试验
- 一种下肢肿胀周径测量尺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肢肿胀周径测量尺,包括固定套、测量杆、测量软尺,所述固定套为硅胶材料制成的环状结构,其底板也可由硬质材料制成,穿戴于使用者脚踝;所述测量杆为伸缩杆,其上设有刻度线,与所述固定套垂直相连,所述测量软尺为...
- 张书铭莫文许金海叶洁王国栋童正一陆巍刘冬梅薛瑞瑞俞志兴张亚运方仪德
- 文献传递
- 痹证颗粒联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肝肾不足、痰湿交阻证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观察痹证颗粒联合基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肝肾不足、痰湿交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痹证颗粒组、颈复康颗粒组、痹证颗粒安慰剂组各36例。3组均进行基础疗法治疗(口服甲钴胺片0.5mg,每日3次;颈椎间歇牵引,每次15min,每日1次),痹证颗粒组服用痹证颗粒,颈复康颗粒组服用颈复康颗粒,痹证颗粒安慰剂组服用痹证颗粒安慰剂,饭后冲服,每日2次。3组均连续治疗2周,于治疗后4、12周随访。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4、12周分别记录3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记录3组治疗过程中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结果痹证颗粒组脱落3例,颈复康颗粒组脱落3例,痹证颗粒安慰剂组脱落1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各时间点VAS评分、NDI评分、SF-36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痹证颗粒组和颈复康颗粒组VAS评分、NDI评分均低于痹证颗粒安慰剂组,但痹证颗粒组与颈复康颗粒组VAS评分、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痹证颗粒组SF-36评分高于痹证颗粒安慰剂组,但痹证颗粒组与颈复康颗粒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痹证颗粒组总有效率优于颈复康颗粒组和痹证颗粒安慰剂组(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痹证颗粒联合基础疗法治疗在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肝肾不足、痰湿交阻证患者疼痛、恢复颈椎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薛瑞瑞张书铭都基勋房圆许金海莫文施杞
-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对照试验
- 一种俯卧式通气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俯卧式通气装置,涉及通气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安装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上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上通过角度调节组件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的上端固定有环形枕,连接板上设置...
- 方仪德莫文许金海叶洁陆巍姚若愚王国栋薛瑞瑞刘爽卞正航
- 应用异病同治理论从痹论治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7
- 2016年
- 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变部位、发病机制均有所不同,但现代中医学者认为二者均属中医"痹证"范畴,其病因包括风寒湿邪侵袭、气血亏虚、气滞、血瘀、痰湿、跌扑、劳损等。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均为气虚血瘀的本虚标实之证,可运用异病同治理论以调和气血法从痹论治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
- 薛瑞瑞莫文许金海钟鸣叶洁邬学群马俊明陈雯
- 关键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痹证异病同治气虚血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