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海东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机械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篇气动
  • 2篇尾迹
  • 1篇单通
  • 1篇单通道
  • 1篇动力学
  • 1篇钝体
  • 1篇多孔介质
  • 1篇多通道
  • 1篇压差传感器
  • 1篇圆柱
  • 1篇圆柱尾迹
  • 1篇声学
  • 1篇数据采集
  • 1篇数据采集器
  • 1篇湍流
  • 1篇气动力
  • 1篇气动声学
  • 1篇倾角
  • 1篇尾迹分析
  • 1篇涡动

机构

  • 6篇同济大学

作者

  • 6篇杨志刚
  • 6篇袁海东
  • 5篇李启良
  • 2篇单希壮
  • 2篇夏超
  • 1篇魏峥

传媒

  • 2篇湖南大学学报...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覆盖多孔介质的圆柱尾迹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利用风洞试验研究了多孔介质对圆柱绕流的影响,通过热线、烟线和粒子图像测速对有/无覆盖多孔介质柱体尾迹的频率特征、平均流场和瞬时流场进行了测量和分析,进而探究多孔介质与流场之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引入多孔介质后,尾迹的大尺度涡脱落结构得到有效抑制,圆柱涡脱落频率降低;多孔介质减弱了近尾迹场的速度功率谱密度峰值,增大了远场的速度功率谱密度峰值,涡脱落位置延后;多孔介质减小了尾迹区的速度,拓宽了尾迹的宽度,使得两侧剪切层变得细长,削弱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减缓了两侧涡相互作用的速率;同时,多孔介质减小了尾迹区的速度脉动以及雷诺应力,雷诺应力和平均涡量的峰值更加远离圆柱,减弱了剪切层的不稳定性,增大了涡形成长度。
魏峥夏超袁海东李启良杨志刚
关键词:圆柱多孔介质尾迹粒子图像测速
A柱涡动力学特性随前窗倾角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风洞试验和数值计算的方法,通过Dihedron模型研究了前窗倾角对A柱涡动力学演化的影响.时均阻力和表面压力通过风洞试验获得,采用分离涡模拟(DES)捕捉A柱涡拓扑结构的细节特征.通过风洞试验的结果验证了DES结果的有效性.DES的结果描述了A柱涡涡破裂现象.随着前窗倾角的变化,A柱涡表现为不同的结构形态,这主要是由主涡中涡量平衡决定的.试验和数值结果均表明,随前窗倾角增大,Dihedron模型的阻力增加.讨论了纵向涡的破裂趋势和潜在的减阻方案.最后,强调了模型壁面的动力学特性及其对车内噪声的影响.
袁海东杨志刚李启良
关键词:涡破裂
移动带和切向吹气对气动力的影响
2016年
使用数值计算和风洞试验的方法获得某三厢轿车的气动力,并采用现有的修正方法对气动力结果进行修正.对比了气动力的计算值和试验值,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所获得的气动力值与试验值一致性较好.通过对移动带形式和切向吹气角度的研究发现:移动带形式对气动力影响不大,气动力系数差值约在0.002左右;切向吹气角度也同样不对气动力造成较大影响.
袁海东李启良杨志刚
关键词:风洞试验
汽车前侧窗表面压力激励及其源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汽车前侧窗表面的压力激励是前侧窗区域非定常流动和气动噪声的重要体现指标.这一区域复杂的非定常流动产生更大尺度范围的涡结构,从而导致前侧窗表面复杂的非定常压力激励.本文通过基于声学扰动量方程组(APE)的混合计算气动声学(CAA)方法分别获得汽车前侧窗表面的湍流压力激励和声学压力激励.引入动力学模态分解(DMD)对前侧窗表面的压力激励进行分析,指出湍流压力激励基于频率的区域分布特征和声学压力激励辐射声场特征.讨论了湍流压力激励、声学压力激励以及不同的激励源对车内噪声的相对贡献量.DMD识别的前侧窗表面主要的湍流压力激励是由后视镜尾迹的脱落涡产生的,其特征频率为59 Hz,与试验测量结果一致,验证了湍流压力激励计算结果的有效性.通过对比前侧窗区域空间截面上相同频率的湍流压力和声学压力的DMD模态,识别出前侧窗区域主要的声源位置,一个位于后视镜基座处,由这一区域的后视镜基座涡的涡对流产生.另一个位于后视镜镜体的下缘,由这一区域的分离涡产生.后者由风洞试验中的传声器阵列识别出来,验证了声学场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袁海东杨志刚杨志刚
关键词:气动声学
一种便携式多通道压力测量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多通道压力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中的多个单通道模块以及数据采集器,该数据采集器通过电路与单通道模块连接,多个单通道模块通过多通道转接头并联在一起,单通道模块包括测压探头、参考点测压探...
夏超徐玉冬袁海东单希壮杨志刚
文献传递
类后视镜钝体尾迹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后视镜是汽车前侧窗区域重要的气动噪声源,认识后视镜尾迹特征对研究后视镜气动噪声的产生机理有重要意义.搭建类后视镜钝体尾迹风洞试验平台,通过表面油流、热线风速仪和粒子成像测速仪(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测量了类后视镜钝体的时均和瞬时尾迹.通过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识别后视镜尾迹中的大尺度相干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受有限长度特征影响,后视镜尾迹与有限长柱体的尾迹特征类似,尾迹中存在交替涡脱落,尾迹涡脱落特征频率小于0.2.受端部下洗气流的影响,尾迹涡脱落特征频率在流向和展向分布不均.POD分析结果验证了交替涡脱落的存在,交替的涡脱落导致了尾迹回流区的流向和展向振荡现象.因此,后视镜尾迹与有限长柱体的尾迹类似,尾迹涡脱落主要受有限长特征的影响.
袁海东杨志刚杨志刚李启良
关键词:后视镜尾迹涡脱落本征正交分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