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英
- 作品数:8 被引量:10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大别造山带地壳S波分裂和介质各向异性
- <正>对大别造山带S波分裂特性的分析,有利于对大别造山带演化过程的认识,而大别山深地震测深剖面含有较丰富的S波资料,为这一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横穿大别造山带的人工地震测深剖面北起安徽庄墓(φ32°23.6′N,λ°117...
- 王椿镛丁志峰陈光英李桂银陈学波
- 文献传递
- 应用层析成像技术研究华北地壳速度结构被引量:16
- 1999年
- 利用华北地区169 个地震台站记录的1984~1995 年的1 696 个地震的P波到时资料,重建了华北地区地壳三维速度图像。不同深度的速度图像表明: 地壳中地震波速度的横向不均匀性显著, 上地壳的速度分布与地表已知构造特征相联系; 太行山山前断裂带是切割到地壳底部的深断裂带; 25 km 深度普遍存在速度间断面; 地壳底部起伏明显; 强震孕育发生与其周围介质的不均匀性和上地幔的隆起或凹陷密切相关。
- 李强王椿镛刘瑞丰王溪莉陈光英陈光李桂银
- 关键词:层析成像速度图像强震地壳结构
- 大别造山带地壳S波分裂和介质各向异性被引量:11
- 1997年
- 我国中部的秦岭-大别造山带是由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在三叠纪碰撞而形成的。大别造山带的超高压变质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问题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地球科学家的广泛兴趣。
- 王椿镛丁志峰陈学波陈光英李桂银
- 关键词:造山带S波分裂各向异性
- 新安-新乡剖面岩石圈速度结构特征研究——秦岭大别造山带与相邻板块的构造关系
- <正>1996年,受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南方新区油气勘探经理部委托,我们对该剖面DSS资料进行了重新解释。在对上地壳震相详细解析基础上,进一步提取壳幔震相信息,利用Seis 81程序,获得了相当细致的剖面(2 -D)速度...
- 陈学波李金森王恩福胡鸿翔高玉峰司洪波凌宏陈光英
- 文献传递
- 用数字地震台网的面波资料研究中国大陆的地壳上地幔结构
- <正>本文采用适配滤波——频时分析方法处理了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长周期面波资料,获得了路经中国大陆的23条波路径的基阶瑞利面波群速度频散曲线。频散曲线的周期从10.5s到200s。近十几年来,频时分析方法被广泛地用于面...
- 陈国英何正勤陈光英胡家富
- 文献传递
- 中国大陆莫霍界面深度图被引量:69
- 1995年
- 过去十年在中国大陆上已进行了数万公里的深地震测深(DSS)剖面工作,取得了许多地壳构造的结果.我们根据这些材料,绘制了中国大陆莫霍界面深度图.在缺少DSS资料的地区,我们采用了天然地震面波及其它资料.根据莫霍界面深度图,中国大陆可以分为8个地壳块体,块体内部的莫霍深度变化不大,不同块体之间,莫霍深度有很大变化.本文对影响中国大陆不同地壳块体的莫霍界面深度的某些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 曾融生孙为国毛桐恩林中洋胡鸿翔陈光英
- 关键词:莫霍间断面深地震测深深度图
- 地震测深资料处理系统软件包被引量:3
- 1989年
- 本文在我们提出的适合于我国具体情况的地震测深文件系统的基础上,较详细地介绍了与之相应的地震测深资料处理系统软件包。这个软件包建立在IBM-PC/XT微型计算机上,方便于野外使用。它的推广应用,将促进我国不同单位之间地震测深资料的相互交流,并增加从资料中提取的信息量,以提高测深资料解释水平。文章最后给出使用实例,供有兴趣人员参考。
- 王椿镛陆原陈光英张炼苏小兰
- 关键词:地震测深数据处理软件包
- 琼西北地区的基底速度图象被引量:5
- 1991年
- 利用人工地震测深纵剖面和非纵剖面的资料,对琼西北地区P_g波的走时进行了层析反演,对比了代数重建法和同时迭代重建法的效果.综合了纵剖面的模型后,在三维弯曲界面上重建了基底速度图象,探讨了用射线椭圆评价分辨的途径. 层析成象结果给出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揭示琼西北的结晶基底存在三条北东向断裂和两条北西向断裂,后者是继承性的活动断裂,控制着新生代次级断块的发展与火山活动.地表所推断的东西向王五—文教深大断裂,在该处只呈断续隐伏状显示.该区的基底存在儋县、临高和光村三个高速区,主要反映着基性岩体或花岗侵入体.基底整体性最好的是在儋县—王五地区,破碎程度最严重的是在王五—中和—光村以西的地区.
- 冯锐薛广盈汤毅陈光英马桂明
- 关键词:地震烈度基底速度图象层析成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