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入路
  • 2篇手术
  • 2篇经蝶入路
  • 1篇神经导航
  • 1篇神经导航辅助
  • 1篇神经内镜
  • 1篇视力
  • 1篇视力下降
  • 1篇视野缺损
  • 1篇术后
  • 1篇术后颅内感染
  • 1篇缺损
  • 1篇腺瘤
  • 1篇颅内
  • 1篇颅内感染
  • 1篇脑膜
  • 1篇脑膜瘤
  • 1篇脑室
  • 1篇内感染
  • 1篇内镜

机构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贾栋
  • 3篇张海红
  • 3篇郭康
  • 2篇衡立君
  • 2篇孙树凯
  • 2篇马磊
  • 1篇张威
  • 1篇张亮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内镜下经蝶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蝶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内镜下经蝶手术治疗的31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311例中,术后发生颅内感染14例(4.50%),无颅内感染297例。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脑脊液漏(Kelly 3级)、脑室内积气、直径≥1 cm的气颅和术后脑脊液鼻漏是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引起内镜下经蝶入路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因素很多,临床上应根据这些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
郭康衡立君孙树凯张海红贾栋
关键词:颅内感染神经内镜经蝶入路手术
神经导航辅助下手术治疗侧脑室脑膜瘤1例被引量:2
2016年
侧脑室脑膜瘤较小时多无症状,当肿瘤增大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或占位效应明显时才引起头痛等症状,故早期不易发现,以手术切除为主。我们在神经导航辅助下手术切除侧脑室脑膜瘤1例,效果良好,现汇报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21岁,因外伤后头颅CT发现颅内占位10 d入院。10 d前因外伤行头颅CT检查,发现颅内占位,进一步行头颅MRI检查示左侧脑室后角异常信号影,
马磊张海红郭康孙树凯张亮贾栋
关键词:脑膜瘤侧脑室手术神经导航
垂体腺瘤MRI特征与视觉功能损害的关系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MRI显示的垂体腺瘤大小以及视交叉高度与患者视力、视野改变之间的定量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MRI冠状位影像测量肿瘤垂直高度(表示肿瘤大小)和视交叉中央高度,采用德国眼科协会提出视力损害评分(VIS)评估视力、视野改变。结果垂体腺瘤大小与患者视觉功能损害程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noc)曲线显示截断点为2.15cm时,曲线面积为0.782(95%可信区间为0.664~0.900,P〈0.01),此时尤登指数取最大值,敏感度为0.824,特异度为0.647。视交叉高度与垂体腺瘤患者视觉功能损害程度的ROC曲线显示截断点为1.4mm时,曲线面积为0.675(95%可信区间为0.540-0.809,P〈0.01),尤登指数取最大值,敏感度为0.824,特异度为0.529。肿瘤大小和视交叉高度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视交叉高度(mm)=3.24—0.585×瘤大小(cm)。结论垂体腺瘤的视力、视野损害与肿瘤大小有一定相关性;术前垂体腺瘤MRI影像学特点可为患者视力视野损害评估提供依据;本研究提示肿瘤大于2.15cm或视交叉高度小于1.4mm时,会导致明显视力视野损害,建议手术,以防止患者视力视野进一步损害。
张海红马磊张威郭康衡立君贾栋
关键词:垂体腺瘤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经蝶入路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