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公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医药卫生理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战时
  • 1篇战争
  • 1篇哲学
  • 1篇证法
  • 1篇师生
  • 1篇始末
  • 1篇团队
  • 1篇自然辩证法
  • 1篇自然科学
  • 1篇维生素
  • 1篇物理系
  • 1篇历史哲学
  • 1篇教研
  • 1篇捐赠
  • 1篇抗日
  • 1篇抗日战争
  • 1篇抗战
  • 1篇抗战后
  • 1篇科学思想史
  • 1篇科学哲学

机构

  • 5篇清华大学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烟台大学

作者

  • 5篇王公
  • 2篇李英杰
  • 1篇岳素芳
  • 1篇王佳楠

传媒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科学文化评论
  • 1篇科学技术哲学...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抗战后及建国初浙江大学物理系教研初探
2017年
抗战胜利后,浙江大学物理系复员杭州,其教学和科研由战时状态转向常态,并培养了数届毕业生,直至1952年院系调整。以往研究很少关注到这一承上启下的历史阶段。通过对这一时期曾在浙大物理系就读过的范岱年、李申生、袁运开、李志坚、赵松龄、钟云霄等人的访谈,结合对相关档案、回忆录等材料的梳理,从此阶段浙大物理系教师、学生的基本情况入手,对物理系此阶段教学、科研的情形及特点进行挖掘。以此初探抗战后到建国初这段重要却又长期被忽视的阶段中浙大乃至中国物理学发展的状态。
王公王佳楠李英杰
关键词:物理系抗战后
美国康奈尔大学师生战时捐赠中国维生素始末被引量:1
2016年
抗战期间,从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沈同在归国后的第一时间进行了前线士兵的营养调查和改良工作。在研究中,沈同发现维生素缺乏等因素导致中国军士存在一系列营养问题和病症。在康奈尔大学就读的许鹏程等中国留学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掀起了向中国前方捐赠维生素的活动。康奈尔师生所捐赠的维生素,一方面使前线军士和后方民众因维生素缺乏而导致的疾病得到了一定治疗;更重要的是,这些维生素被用于中国战时的相关研究,沈同等科学家因此发现并掌握了结晶维生素替代品的生产方法。以上过程表明,战时中国科学家的研究在服务战场需求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科学的发展。此外,其所特有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也被西方科学家关注和重视。
王公
关键词:抗日战争维生素
波普尔学说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影响
2016年
卡尔·波普尔(Karl R Popper)是20世纪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其学说曾引起世界学术界轰动,对当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关于中国学界早期引介波普尔学说的科学思想史研究中,一直延续着大量的模糊说法,对于波普尔学说引介入中国的时间、路径、领域和影响等问题尚缺乏了解。查找到的文献证据表明:第一,在时间上,波普尔学说进入中国始于"文革"之前,而不是"文革"之后、改革之初;第二,在数量上,"文革"前至少有近20篇文章引介波普尔学说,并非"仅有几篇";第三,波普尔哲学的核心内容"分界问题"和"证伪主义"早在1959年就被完整地介绍到中国;第四,波普尔学说最初进入中国学界的领域是历史哲学而不是西方哲学;第五,波普尔学说最初在中国是作为反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反面教材进行批判的对象。
王公
关键词:波普尔科学思想史科学哲学历史哲学
刍议恩格斯的“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被引量:3
2016年
长期以来,"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作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的"标准"答案一直广为流传。通过对中、英、德不同版本《自然辩证法》原著的考察发现:"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这一定语并非源自恩格斯原文,而是中国老一辈学者在编译过程中加入的。本文从恩格斯"三大发现"提出的动机和意义入手,分析、论证这一提法的目的在于引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而不是要从自然科学史意义上来梳理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由此,去理解爱因斯坦对《自然辩证法》手稿的评价,并指出当代青年学者对待经典应有的态度。
王公
关键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技术目标已知条件下的跟踪追赶——毛二可、吴嗣亮团队矢量脱靶量技术研究中的创新
2016年
北京理工大学毛二可、吴嗣亮团队十余年如一日进行矢量脱靶量测量技术研究,获得了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通过多次对毛二可院士、吴嗣亮教授及其多名团队成员的访谈,对该团队的创新过程进行了梳理,分析发现:该团队归纳分析了技术目标已知条件下实现技术追赶的创新方式,即以我国现有技术条件基础为研究起点,通过研究系统中的子技术、创新性利用已有技术或者二者相结合形成新的技术路径,以达到甚至超越国外先进技术指标。
王公李英杰岳素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