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戏曲喜剧的探索之路 兼谈京剧《河东狮吼》与越剧《鹿鼎记》
- 2016年
- “看戏嘛,图个乐子”,爷爷辈的老人经常这样说,传统戏曲中亦不乏《拾玉镯》《三岔口》《梅龙镇》这样的轻喜剧,但放眼今天的新编戏曲市场,却鲜少发现喜剧的身影。是观众不爱看喜剧了吗?显然并非如此,近年来话剧界《喜剧的忧伤》《蒋公的面子》《驴得水》等作品的走红就证明喜剧依然是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新编戏曲之所以出现“十戏九悲”的局面,实际上是一种与观众脱节的表现。
- 刘杰
- 关键词:轻喜剧《鹿鼎记》越剧京剧《梅龙镇》《三岔口》
- 论宋词本事的特殊性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19年
- 词本事是广义的“诗本事”下的一个特殊的类别。词体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词本事在题材和真实性方面有一定的独特性,由此而言,以往针对词的本事批评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在没有明确文献记载的情况下仅凭词作原文构建词人的生平本事,再根据词本事来阐释作品文本,形成一个阐释循环。姜夔的“合肥情事”便是一个经典案例。本事批评的意义在于为表达普适化情感的作品提供一种私人化的解读。只要摒除了“本事即事实、一个文本只能有一种解读”这样的执念,本事批评不妨是解读作品的一种很有用而且很有趣味的方式。
- 刘杰
- 关键词:宋词
- 论王安石的天人观念和灾祥书写——以“歌元丰”系列诗歌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元丰五年(1082)前后,闲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的王安石创作了一系列以"歌元丰"为主题的诗歌,其鲜明的政治寓意在王安石晚年的诗歌中显得格外突兀。这些诗歌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但其借天变言政事的做法毕竟与王安石早年的天人观大相径庭。王安石原本反对汉代以来形成的天人感应观念,但到了熙宁后期,在保守派的舆论压制下,他转而有意宣扬"祈雨得雨""日食不食"等祥瑞,通过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为新法寻找天人感应语境下的合法性。"歌元丰"系列作品便延续了这一言说策略,通过塑造神宗"与天通"的圣人形象来巩固神宗对新法的信心。这种言说策略集中体现了宋代士大夫运用前代灾异论时的灵活性,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王安石晚年复杂幽微的内心世界。
- 刘杰
- 关键词:灾异
- 同慰死生:中唐文人在友人逝后的友谊践履被引量:1
- 2019年
- 中唐文人的友谊并没有随着友人的去世而告终,他们不但在经济上救助友人的遗属,而且积极为友人撰写祭文、墓志铭、行状、诔文等祭悼文,一方面纪念友人,另一方面也以这种方式践履友谊。中唐文人也将文学革新精神注入祭文、墓志铭等祭悼文类中,赋予这些程式化的文类更多的个人性与抒情性。本文通过柳宗元、韩愈、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创作的祭悼文来考察其对文人友谊及文人生平的表现。
- 田安卞东波刘杰
- 关键词:中唐祭文践履
- 新材料、新视域与新展拓——评卞东波《域外汉籍与宋代文学研究》
- 2018年
- 南京大学文学院卞东波教授的新著《域外汉籍与宋代文学研究》是一部颇具创新意义的域外汉籍研究新著,本书内容分为"域外遗珍"、"域外受容"与"域外版本"三辑,以12个精彩的个案为读者展示了全新视域下的宋代文学研究前景。此书的创新意义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新材料的披露和引介;二是文献文化史、文本旅行等新的研究方法的引入;三是研究方法的开拓,即从东亚汉文化圈的整体视角来观照宋代文学文本。本书展现了作者对宋代文学研究的新拓展。
- 刘杰
- 关键词:域外汉籍宋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