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瑞婷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中医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评价
  • 1篇动态血压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信息系统
  • 1篇血虚
  • 1篇血压
  • 1篇血压指标
  • 1篇阳气
  • 1篇药根碱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医药
  • 1篇医药科研
  • 1篇医药研究
  • 1篇银翘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高血压
  • 1篇原发性高血压...

机构

  • 7篇河南中医药大...
  • 3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韩瑞婷
  • 5篇李宁
  • 4篇余海滨
  • 4篇王宗耀
  • 4篇郑晓娜
  • 1篇李建生
  • 1篇周庆伟
  • 1篇王明航
  • 1篇李素云
  • 1篇谢洋
  • 1篇赵敏
  • 1篇李俊凯
  • 1篇田曙光
  • 1篇杨建雅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医研究
  • 1篇中草药
  • 1篇光明中医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医药研究在真实世界研究现状被引量:5
2017年
近年来,真实世界研究的起源与发展为中医药科研树立了新方向。计算机技术在大数据时代为中医在真实世界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倾向性评分等统计方法日臻完善。科学的方法与技术保障,通过建立中医药科研平台。真实世界研究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临床研究中,目前中医药在真实世界研究取得了较好成果,虽然存在不足,在发展的过程中又不断探索改进,推进中医药科研走向世界。
韩瑞婷李宁王宗耀郑晓娜余海滨
关键词:中医药科研信息系统
四妙方颗粒剂与汤剂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明确四妙方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并比较四妙方颗粒剂与汤剂中主要成分质量分数与防治NAFLD的药效差异。方法 HPLC检测四妙方颗粒剂与汤剂中黄柏碱、木兰花碱、β-蜕皮甾酮、药根碱、巴马汀与小檗碱的质量分数。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四妙方颗粒剂低、高剂量(10、20 g/kg)组,四妙方汤剂低、高剂量(10、20 g/kg)组,通过高糖高脂饮食建立NAFLD小鼠模型,给予四妙方颗粒剂与汤剂进行干预,检测各组小鼠的体质量、肝脏质量、附睾脂肪质量和血清脂质、肝脏脂质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四妙方汤剂中6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均高于颗粒剂,四妙方全方的色谱峰主要来源于黄柏,其余药味的色谱峰较少。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肝脏质量、附睾脂肪质量和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尿酸水平及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及肝脏中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0.01),且脂肪严重变性。与模型组比较,四妙方颗粒剂与汤剂均能有效降低小鼠体质量、肝脏质量、附睾脂肪质量及血清中TC、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尿酸水平及AST、ALT活性及肝脏中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水平(P<0.05、0.01),且汤剂低剂量组药效优于颗粒剂低剂量组;四妙方颗粒剂与汤剂均能减少脂质聚积、脂肪变性,汤剂低剂量组药效优于颗粒剂低剂量组。结论四妙方汤剂中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高于颗粒剂,低剂量下汤剂药效优于颗粒剂,高剂量下颗粒剂与汤剂差异较小。
邱辉辉韩瑞婷韩瑞婷李后开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颗粒剂汤剂黄柏碱木兰花碱药根碱
温阳补血论治慢性缺铁性贫血被引量:2
2017年
缺铁性贫血是多发病,西医针对本病,多以对症治疗,中医亦多从补心养血、健脾生血、滋肝养血、填精补血着手,罕有从温阳论治。譬如单予以补充阴精,却不予薪火,既使精微亦不可化生气血,徒增痰湿,亦阻碍阳气运化,如此循环往复。故对血虚证的论治,除从心、肝、脾、肾等入手外,主以温补脾肾之阳气,故得以生血、化血、固摄而血不虚。
韩瑞婷李宁王宗耀郑晓娜余海滨
关键词:血虚补血
动态血压指标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指标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候间的相关性。方法:按纳入标准收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历330例,收集其中医学四诊信息、24 h动态血压报告、心脏及颈动脉彩超报告,按中医证候分组分析比较不同证候组间的24 h动态血压、心脏及颈动脉彩超结果的差异。结果:33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候频率分布为痰湿中阻证占总人数34.55%、肝阳上亢证占总人数31.52%、肝肾阴虚证占总人数19.39%、气血亏虚证占总人数10.00%、瘀血阻窍证占总人数4.55%;肝阳上亢证患者平均年龄最低,其次为痰湿中阻证,气血亏虚证与瘀血阻窍证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证患者平均年龄最高;各证候组平均血压、平均脉压最高的为肝阳上亢证患者,最低的基本上为气血亏虚证、瘀血阻窍证;动脉硬化指数以瘀血阻窍证最高,预示较高的靶器官损害风险,其次为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痰湿中阻证与肝阳上亢证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变异性以肝肾阴虚证最大,瘀血阻窍证与气血亏虚证、痰湿中阻证与肝阳上亢证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证候组间的年龄、平均血压、平均脉压、血压负荷、动态动脉硬化指数、血压变异性分布存在差异性,中医证候、动态血压监测可以相互参考,为临床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辨证、降压治疗、药物调整、判断靶器官损害及病情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宗耀余海滨李俊凯李宁韩瑞婷郑晓娜
关键词:动态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候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被引量:9
2021年
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及国内外文献检索痰热清注射液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急性肺损伤相关靶点,将两者靶点进行映射;运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将潜在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中获取蛋白互作网络,将其导入Cytoscape 3.6.1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筛选关键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GO(gene ontology)及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将排名前3的关键靶点蛋白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RAC-alpha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 AKT1)、白蛋白(albumin, ALB)、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与前3名关键化合物利用PyMOL及AutoDock vina等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通过筛选共获得痰热清注射液有效活性成分58个,对应靶点597个,与急性肺损伤共同靶点503个,其中关键靶点涉及AKT1、ALB、IL6等。GO富集分析得到1 445个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得到148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验证前3名关键靶点与前3名关键化合物有较好结合力。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明确痰热清注射液可能通过抗炎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对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进行调控,从而对急性肺损伤起到治疗作用。
曾玉韩瑞婷周庆伟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痰热清注射液急性肺损伤
银翘败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2023年
目的评价银翘败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设计方法。选择2022年10月至12月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驻会展中心医学观察点收治的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区组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5例。共有5例患者未完成研究,其中试验组2例,对照组3例,形成符合方案集245例(试验组123例、对照组122例)。试验组给予银翘败毒合剂(由金银花、连翘、青蒿、射干、虎杖、薏苡仁等13味中药组成),对照组给予银翘败毒安慰剂(由5%的中药及调味剂等组成),试验药物均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室统一煎煮提供,每日1剂,分2次口服,连续治疗14 d。以核酸转阴时间为主要结局指标,以核酸转阴率、转型率、转型时间、症状发生率、症状发生时间、不良事件累积发生率为次要结局指标,比较不同治疗方法两组主要结局指标和次要结局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核酸转阴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d:8.93±2.13比10.47±3.95,P<0.05)。治疗7、10和14 d,试验组核酸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4.7%(55/123)比27.9%(34/122)、91.9%(113/123)比72.1%(88/122)、98.4%(121/123)比88.5%(108/122),均P<0.05〕。治疗4 d和7 d,试验组转型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9%(6/123)比12.3%(15/122)、5.7%(7/123)比13.1%(16/122),均P<0.05〕,转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后(d:7.82±2.99比6.15±1.39,P<0.05)。治疗4 d,试验组发热、咳嗽、乏力症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9%(6/123)比17.2%(21/122)、8.9%(11/123)比18.0%(22/122)、14.6%(18/123)比26.2%(32/122),均P<0.05〕,到治疗10 d两组发热症状发生率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9.8%(12/123)比18.9%(23/122),P<0.05〕,治疗14 d两组发热症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治疗7 d两组对乏力症状的改善程度相当
赵虎雷王明航李建生赵敏田曙光李宁谢洋韩瑞婷杨建雅史艳敏李素云
关键词:无症状疗效评价
基于真实世界的中药注射剂疗效评价的研究概述被引量:6
2016年
回顾目前中药注射剂(TCMIs)疗效评价研究的不同方法,比较真实世界研究(RWS)与随机对照研究(RCT)的不同,根据中医研究自身特点,指出真实世界研究适用于中药注射剂上市后研究,通过对已有的中药注射剂在真实世界研究的分析,归纳出真实世界的中药注射剂疗效评价研究存在关于安全性研究较多而有效性研究较少,且评价指标过于简单等不足,探讨构建真实世界中药注射剂疗效评价的研究重点,以期为"真实世界"的中药注射剂疗效评价研究提供思路。
李宁韩瑞婷王宗耀郑晓娜余海滨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疗效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