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根林

作品数:8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梗死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3篇康复
  • 3篇急性
  • 2篇卒中后
  • 2篇疗效
  • 2篇氯吡格雷
  • 2篇脑卒中后
  • 2篇康复训练
  • 2篇急性脑梗死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狭窄

机构

  • 8篇肇庆市第一人...

作者

  • 8篇黄根林
  • 6篇黄燕
  • 5篇李又佳
  • 3篇周伟坤
  • 2篇陈莹
  • 2篇吴振梅
  • 1篇李妙嫦
  • 1篇莫俊宁
  • 1篇李福祥
  • 1篇丁琼
  • 1篇林培坚
  • 1篇梁玉婵

传媒

  • 3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内科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康复训练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PSD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4例),对照组给予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两组患者连续8周接受治疗,比较其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HAMD及ADL评分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HAMD及ADL评分的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可有效改善PSD患者抑郁症状,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
黄根林黄燕李又佳
关键词:康复训练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
血清MMP-9和BDNF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预后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研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和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6月在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确诊为ACI并完成3个月随访的患者42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40名为对照组。研究组检测入院第1天(T1)、第2天(T2)及第5天(T5)的血清MMP-9和BDNF水平,对照组检测体检时血清MMP-9和BDNF水平。研究组进行3个月随访研究。按预后情况将研究组分为预后良好组24例和预后不良组18例。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MMP-9和BDNF水平。结果T1时间点,研究组血清MMP-9和B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预后进行分组,对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MMP-9水平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组间和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T5时间点,预后不良组MMP-9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BDNF水平进行分析,两组时间点和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预后良好组T2时间点BDNF水平高于T1时间点,T5时间点BDNF水平高于T2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T2时间点和T5时间点BDNF水平均低于T1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MP-9和BDNF的变化与ACI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在发病最初期,BDNF水平高提示预后可能不佳,在治疗数日后,MMP-9高水平、BDNF水平降低提示预后不佳。
李又佳韩小妍黄燕罗宋宝黄根林黄惠琴陈莹吴振梅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急性脑梗死预后
微信平台对出院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对出院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主要照护者执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疾病管理情况的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则通过微信管理平台对出院脑卒中康复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和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和出院后1年的Barthel指数评分、Rivermead运动指数、主要照护者执行力和疾病管理情况。结果干预组出院后6个月和出院后1年的Barthel指数评分、Rivermead运动指数和主要照护者的执行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后1年的感染发生率和疾病再发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后6个月及出院后1年的压疮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微信平台对出院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进行指导可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能力和主要照护者执行力,加强对疾病的管理。
黄根林周伟坤丘燕娇李又佳黄燕
关键词:出院脑卒中康复神经内科
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在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介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在颅外段颈动脉狭窄(extracranial carotid stenostic,ECS)患者血管介入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择期行血管介入术的82例EC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治疗的联合组(41例)和术后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对照组(41例),比较2组术后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2组手术支架植入成功率均为100%,2组术后3个月头颈CT血管造影均未发现再狭窄;2组术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数量和面积均显著下降(P<0.05);简易智力状况检查评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上升(P<0.05),且联合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2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p、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均显著下降(P<0.05),而联合组各血小板活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可有效改善行血管介入术ECS患者的预后,改善血脂水平、神经功能缺损和认识功能,控制血小板活化。
周伟坤黄根林邓欣欣莫俊宁林培坚李福祥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
阿加曲班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探讨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分析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加曲班联合尤瑞克林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11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尤瑞克林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加曲班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MBI)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NIHSS评分(10.42±1.25)分、mRS评分(1.50±0.42)分低于对照组的(11.32±1.48)、(1.70±0.27)分,MBI评分(68.62±8.39)分高于对照组的(64.27±8.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4%与对照组的6.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加曲班联合尤瑞克林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单独使用尤瑞克林更为有效,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生活质量得以提升,且该药物联合使用安全性高,具有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价值。
李妙嫦梁玉婵黄根林
关键词:阿加曲班尤瑞克林脑梗死疗效安全性
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一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二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显著高于对照一组(70.0%)和对照二组患者(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患者(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发挥药物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同时能改善患者脑部血供,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黄根林周伟坤黄燕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低分子肝素联合康复训练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康复训练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16例)和治疗组(16例),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同时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同时进行康复训练。两组患者连续2个月接受治疗,比较DVT发生率、下肢临床症状及D-二聚体,P-选择素水平。结果对照组DVT发生率43.8%,治疗组为6.3%,两组DVT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组疼痛、肿胀及皮肤颜色改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对照组D-二聚体,P-选择素水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黄根林黄燕李又佳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康复训练深静脉血栓脑卒中
尿激酶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5
2020年
目的比较尿激酶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病人分为尿激酶组(26例)和阿替普酶组(38例),比较所有病人溶栓后疗效及两组入院7 d内病死率、出血事件,入院时和第7天死亡/残疾[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3分、生活自理(MRS 0~2分)、良好预后(MRS 0~1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溶栓后,两组NIHSS评分、生活自理和良好预后较溶栓前均明显改善(P<0.05)。入院7 d内两组病死率和出血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7天,两组死亡/残疾、生活自理、良好预后率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均安全有效。
李又佳罗宋宝丁琼黄惠琴黄根林黄振华黄燕陈莹吴振梅
关键词:前循环脑梗死尿激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