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丽霞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化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紫精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光谱
  • 1篇杂化
  • 1篇杂化材料
  • 1篇铜配位聚合物
  • 1篇配位
  • 1篇配位聚合
  • 1篇配位聚合物
  • 1篇谱学
  • 1篇谱学研究
  • 1篇热致变色
  • 1篇自组装
  • 1篇羧基
  • 1篇羧酸
  • 1篇光谱
  • 1篇光谱分析
  • 1篇光谱学
  • 1篇光谱学研究
  • 1篇光致

机构

  • 2篇福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福...

作者

  • 2篇邱丽霞
  • 1篇陈义平
  • 1篇孙燕琼
  • 1篇宛方
  • 1篇朱彬彬
  • 1篇游毅

传媒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紫精羧酸和SCN-离子构建的一维铜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谱学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5年
在4,4’-联吡啶的两端引入芳香羧酸合成得到一种两性离子型紫精衍生物配体-二氯化-1,1’-二(4-羧基-苯亚甲基)-4,4’-联吡啶(H2BpybcCl2),作为一种多功能配体,紫精羧酸既具有紫精特殊的功能团,又含有羧基配位基团,因此逐渐成为构建金属-有机框架的一种理想配体。紫精羧酸与硫氰化铜形成的配位聚合物还未见报道。采用溶液扩散法将H2BpybcCl2配体与Cu2+离子和SCN-离子组装得到一个新颖紫精羧酸铜的配合物:[Cu(SCN)2(Bpybc)](Ⅰ),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XRD、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热重(TGA)分析、液态荧光光谱、UV-Vis DRS光谱等手段对其结构及光谱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单晶结构分析显示化合物Ⅰ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体数据为:a=19.508(4),b=9.474(2),c=16.963(3),α=90°,β=124.92(3)°,γ=90°。在化合物Ⅰ的结构中,两个SCN-离子与Cu2+离子配位组成结构单元[Cu(SCN)2],梯形的配体Bpybc桥连结构单元[Cu(SCN)2]沿着[203]方向形成一维"之"字链。这些链之间通过吡啶环和苯环的π—π作用堆积,拓展为三维超分子网络。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出现Bpybc配体π—π*跃迁吸收峰和Cu2+离子d→d跃迁吸收峰。液态荧光光谱测试显示化合物Ⅰ水溶液在360nm光激发下,在533nm处出现了强的蓝色荧光,该发射带是由紫精羧酸配体分子内电荷转移引起的。
邱丽霞宛方朱彬彬孙燕琼游毅陈义平
关键词:铜配位聚合物光谱分析荧光光谱
含羧基紫精配体的设计、合成与分子自组装
紫精(N-取代的4,4'-联吡啶季铵盐)具有优良的氧化还原可逆性,不同寻常的光、电化学性能,因此在光电转换、光致变色、电致变色材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羧酸化合物具有易配位且方式灵活多样的特点,将其引入到紫精化合物中可以构...
邱丽霞
关键词:杂化材料热致变色光致变色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