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
- 作品数:8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 移动互联语境下的高校审美教育创新
- 2015年
- 作为高校整体素质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审美教育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提高个人修养、完善人格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商等新业态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各类强调"颜值"、依赖视觉感受的社会经济活动逐渐成为主流,高校大学生成为了相关产业生产及消费的主力军。在此影响下,传统的高校审美教育已经不能够满足移动互联时代的发展需求,因而,明确新的教育目标、适应新的环境及对象的变化,并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既有技术手段及传播规律进行的创新,将成为高校美育的必然选择,这也将对未来的整体社会审美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 王瑾
- 学科竞赛对培养设计学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探讨——以盐城工学院为例
- 2023年
- 目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背景下,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激发发展知识经济的潜力。鉴于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与重要目标。学科竞赛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起到了关键作用。方法:文章以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为例,分析其以学科竞赛为抓手的创新育人策略:明确目标,导入竞赛;改革课程,衔接竞赛;吸纳精英,辅导竞赛;校企合作,服务竞赛。并结合设计学类专业学生参加的学科竞赛探讨学科竞赛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联。结果:肯定了学科竞赛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学科竞赛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增长了学生的阅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还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有力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激发了创新意识、创新动机、创新情感;培养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人格;发挥了创新潜能,积累了创新经验。结论:设计艺术学院依托学科竞赛,致力于培养出更多“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创新型设计学类专业人才。其实践成效可以为其他二级学院和同类型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指导,从而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效果。
- 施敏敏王瑾孙志芹
- 关键词:学科竞赛设计学
- 王瑾作品
- 2022年
- 王瑾
- 构建多元协调性模式 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路径》
- 2022年
- 上海带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步加深区域一体化程度。随着区域一体化政策的推出,长三角地区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路径》一书根据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市场一体化建设、产业一体化建设等内容,分析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探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国际经验,提出长三角地区发展的战略和总体思路。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中心,具有鲜明的聚焦效应。
- 王瑾
-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发展
- 小微企业创新设计植入模式研究
- 2015年
- 随着国内经济转型的压力加大,中小企业长期以来依靠人口红利和非常规的产品开发的发展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中小企业必须进行自主创新使自身的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以应对这种冲击。我国的创新设计力量逐步发展壮大,怎样优化现有设计创新资源,建立起适应中小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创新服务体系,将成为一项决定我国经济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
- 王瑾
- 以产品系统设计理念提升茶企的核心竞争力
- 2016年
- 中国是世界茶叶以及茶文化的发祥地,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并有着较强的竞争力。但由于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贸易壁垒、农药残留等,我国茶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茶企业已被新的更高要求,要借助产品系统设计理念,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应对瞬息万变的茶市场环境,不断发展壮大。因此,本文作者站在客观的角度,客观阐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系统与设计理念,多角度、多层次探讨了以产品系统设计理念提升茶企核心竞争力及其途径。
- 王瑾
-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 基于Web3.0环境的信息技术与设计教学深度融合模式探究
- 2016年
- 设计学是一门与科学技术紧密关联的交叉学科,然而,处于高速互联网时代的设计教学,却仍然冰封于传统课堂与教材之中,难与不断进化的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产生应有的必然联系。当前,Web3.0网络为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变革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将设计教学置于Web3.0网络环境中展开探讨,有利于破除传统冰封,为我国设计教学适应时代变革开创新的研究视角。
- 王瑾吴国强
- 关键词:设计教学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