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凡

作品数:69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陕西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文学
  • 26篇艺术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3篇改编
  • 27篇电影
  • 27篇文学
  • 25篇文学改编
  • 19篇小说
  • 19篇公案
  • 18篇狄公案
  • 17篇邵氏电影
  • 15篇《大唐狄公案...
  • 15篇大唐
  • 10篇电视剧
  • 10篇情节
  • 9篇电视
  • 9篇侦探
  • 8篇水浒
  • 8篇水浒传
  • 8篇聊斋
  • 8篇聊斋志异
  • 8篇《水浒传》
  • 7篇明清

机构

  • 40篇山东师范大学
  • 29篇陕西理工大学

作者

  • 69篇王凡

传媒

  • 3篇蒲松龄研究
  • 3篇三峡大学学报...
  • 3篇西华师范大学...
  • 3篇菏泽学院学报
  • 2篇内蒙古民族大...
  • 2篇盐城工学院学...
  • 2篇乐山师范学院...
  • 2篇台州学院学报
  • 2篇淄博师专学报
  • 2篇清远职业技术...
  • 2篇湖北文理学院...
  • 1篇安徽广播电视...
  • 1篇电影文学
  • 1篇汕头大学学报...
  • 1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电影评介
  • 1篇陕西教育学院...
  • 1篇天中学刊
  • 1篇齐鲁艺苑(山...
  • 1篇东莞理工学院...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1篇2020
  • 5篇2019
  • 13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由《聊斋志异》女性形象的矛盾性看《聊斋》中女性形象的改编被引量:1
2011年
拍摄于1986年的电视剧《聊斋》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刻画了众多的聊斋女郎,同时更针对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既塑造了许多坚毅隐忍、独善自立的女性,又在较多篇章中塑造了众多"贤妻"、"良妾"的形象,并表现出一定的男权主义色彩的这种女性塑造的矛盾性,有意识通过原著中女性命运的改变、形象的美化、人物关系的调整、女"高"男"低"模式的彰显及叙事结构中女性视角的设置等改编手法加以艺术修正,并凸显出较强的女性主义意识。
王凡
关键词:《聊斋志异》女性形象塑造女性主义意识
由人物塑造看香港邵氏电影《阎惜姣》对《水浒传》的影像改编
2016年
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投资拍摄、集中展现《水浒传》中"宋江杀惜"情节的影片《阎惜姣》一方面通过对阎婆惜追求真爱及其孝女形象的彰显重新塑造了这一特殊的女性人物;另一方面,影片又出色地发挥了戏曲唱段对于片中人物性格刻画的重要作用,从而既折射出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对于《水浒传》人物精神内涵的特殊理解与诠释,亦体现出戏曲元素对于古典名著改编的重要意义。
王凡
关键词:阎婆惜《阎惜姣》《水浒传》
高罗佩《大唐狄公案》故事情节指瑕被引量:1
2018年
高罗佩的《大唐狄公案》在展现腾挪顿挫、峰回路转的推理断案情节之时,也存在着若干缺乏现实理据性的非真实化情节。这种艺术缺憾,既是侦探推理小说本身在生活理据性与情节戏剧性的微妙冲突之间两难择取的某种外化,更是由高罗佩在这部作品中所欲传达的文化、思想蕴涵的丰富性与多元性所决定的。从正反两面客观辩证地认识这一"白璧之瑕",对于全面立体地考量、探究《大唐狄公案》乃至高罗佩本人丰富广博的汉学思想亦具有不可低估的特殊意义。
王凡
关键词:《大唐狄公案》侦探推理小说
由隋炀帝的塑造看电视剧《隋唐演义》的文学改编意识被引量:3
2012年
《隋唐演义》与《说唐全传》作为我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重要作品,在1996年被我国电视剧艺术家改编成为电视剧《隋唐演义》。该剧主创者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对隋炀帝杨广的形象进行了较其他人物更为深入地改编式塑造,通过史实渗入与情节虚构的双向并举、人性化诉求的有意深化、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等艺术手法使其形象更为丰满、立体,较好体现出文学改编创作中忠实性原则与创新性思维的有机结合。
王凡
关键词:隋炀帝《隋唐演义》文学改编
论香港邵氏电影《神通术与小霸王》对《三国演义》的影像改编
2016年
依据小说《三国演义》的"于吉被斩"情节改编而成的香港邵氏影片《神通术与小霸王》,以道、侠互融的艺术构思对于吉等人进行了侠客式的影像塑造,投射出该片导演张彻作为著名武侠片导演强烈的个人影像风格;另一方面,这部影片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深度模式的消解""历史意识的消逝"等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审美特质。因此,这部"三国"题材影片不仅投射张彻对于《三国演义》精神内涵的特殊理解,也体现了后现代文化视野下的香港电影对于《三国演义》的独特诠释。
王凡
关键词:《三国演义》文学改编
由秦琼的塑造看电视剧《隋唐演义》的文学改编意识
2012年
拍摄于1996年的电视剧《隋唐演义》作为古典小说《隋唐演义》国内的首次改编,在相时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对秦琼的形象进行了较小说中其他英雄人物更为深入的改编式塑造,通过人物独特的出场方式、人物形象的反复皴染等方面的艺术表现使其形象更为丰满、立体,较好体现出文学改编这一艺术实践忠实性原则与创新性思维的有机结合。
王凡
关键词:《隋唐演义》文学改编
邵氏“聊斋”电影与20世纪80年代内地“聊斋”电影异同论
2020年
香港邵氏“聊斋”电影与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聊斋”电影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明显的差异。二者均突出了原著的爱情主题,有意强化了原著情节的曲折性,并利用原著描写来营造影像奇观。与此同时,前者对原著情节改易较大,后者更完整地呈现了原著情节;前者侧重发挥原著的劝诫意识,后者则重在展现原著对于统治阶层罪恶的揭批;前者注重电影改编的类型片整合,后者则在这方面还处于初探阶段。这种差异性既缘于原著丰富的思想内容,也和改编者的主体意识及影片的创作语境不无关系。
王凡
关键词:《聊斋志异》文学改编
西方汉学家中国古典文化情结的艺术投射——论高罗佩《大唐狄公案》中的画家形象与涉画情节
2018年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在其《大唐狄公案》的多个篇章中都展现了画家形象和与绘画有关的叙事情节。总体看来,该书不同篇章中的画家呈现出善恶分立的形象谱系,其实际上代表了作者高罗佩不同的文化想象维度;而作品中的涉画情节在表现出多种形态类别的同时,既通过这些情节所展现的绘画作品反映出作者本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审美理念,亦对主人公狄仁杰的塑造具有特殊的烘托映衬作用。《大唐狄公案》中的画家、画作及其相关情节投射出高罗佩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由衷热爱和独特认知,是其本人中国古典文化情结的曲折反映。
王凡
关键词:《大唐狄公案》
汉学家高罗佩的道教文化观——以《大唐狄公案》道教书写为中心被引量:3
2018年
在《大唐狄公案》这部由汉学家高罗佩所著的推理断案小说中,以《朝云观》为代表的道教故事篇章不仅多角度地呈现了丰富的道教文化,而且亦于其间隐伏了对于道教的反讽性表述。同时,《大唐狄公案》中的涉佛与涉道篇章既在佛、道形象反面化方面具有相似性,又在正邪人物设置及艺术形象人性化诠释上存在明显差异。这些有关道教的文学表述不仅承载着高罗佩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想象,也反映了其对待道教文化由感性认同到理性思辨的内在认知历程,并投射出他在对以道教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扬中所秉持的辩证精神与科学审视态度。
王凡
关键词:《大唐狄公案》道教文化反讽手法
论高罗佩《大唐狄公案》中的域外民族书写被引量:1
2018年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在其《大唐狄公案》中通过域外民族在华商贸活动、宗教信仰及"蕃坊"景象生动展现了古代中国与外来民族之间十分兴盛的经贸往来及文化交流。与此同时,作品中的番女形象珠木奴以及"番女嫁汉男"的情节不仅折射出明清小说对高罗佩创作的潜在影响,亦凸显出高罗佩对于女性人物的人性描刻和人道关怀。《大唐狄公案》中有关域外民族的情节表述既是对外来民族在古代中国生活、经商、交往等方面的文学化书写,更是高罗佩借自己的作品来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进行多层次反映的重要表现。
王凡
关键词:《大唐狄公案》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