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萍
- 作品数:16 被引量:89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多中心医学影像装备临床应用评价平台构建方法探讨
- 2024年
- 目的通过搭建一级和二级信息中心,构建多中心医学影像装备临床应用评价平台。方法采用二级信息中心获取医学影像装备临床应用数据,利用数据采集、数据治理及指标设计等方法对原始数据脱敏,通过数据空间管理和数据空间测试验证技术,将脱敏数据传输至一级信息中心;一级信息中心依据医学影像装备临床应用评价标准设计分析算法对设备进行临床应用评价。结果多家二级信息中心通过数据空间管理技术向一级信息中心传输标准化数据列表,可对医学影像装备可靠性、可用性、功能效果、设备性能、运行效率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用户可通过一级信息中心展示的结果,了解各类医学影像装备不同品牌间的临床适用性评价。以PET/MR为例,从单台评分来看,A品牌设备的可靠性评价为99.69%,B品牌设备的可靠性评价为98.37%,A品牌设备的可靠性略高于B品牌。以MRI为例,2024年8月3种品牌的高级功能应用率分别为61%、47%和38%,通过秩和检验,3种品牌MRI的高级功能应用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3)。结论多平台医学影像装备临床应用评价平台的构建可为医疗机构选用并验证医学影像装备提供系统技术解决方案与平台支撑,为推进国产医学影像装备质量提升提供数据支撑,为建立健全国产医学影像装备可靠性、临床应用验证、维护维修等有关标准规范、标准体系提供研究数据及基础共享服务平台支撑。
- 荣瑶花城董硕吴萍李东张文龙吴航
- 关键词:临床应用评价医院信息系统放射科信息系统
- CT在使用前期阶段的可靠性数据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CT设备在使用中的可靠性数据,健全设备可靠性分析评价指标的理论框架,探索设备可靠性评价的实践方法,为不同CT设备间性能对比提供实用的参考方案。方法以新启用CT设备前2年数据为对象,依据可靠性理论构建性能对比框架。根据设备厂商提供的工单维修记录,统计比较单台CT设备装机后第1年、第2年与前2年工单中与可靠性、维护性和保障性参数相关的数据,以及比较装机后第1年、第2年的维修时长、故障时长和维修间隔。结果设备装机后第1年、第2年、前2年的各项可靠性参数表现优良程度依次为第1年、前2年、第2年。第2年维修时长和故障时长较第1年有所增加,维修间隔较第1年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设备在装机后前2年整体运行状态较为平稳,第2年略有下降。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维修数据分析和评价体系可为提高设备可靠性提供参考信息,为不同CT设备间性能对比提供参考方案,推动CT技术持续进步及行业标准化。
- 李东吴萍张文龙董硕花城荣瑶吴航
- 关键词:CT可靠性可用度
- 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与使用的探讨被引量:18
- 2015年
- 本文介绍设备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管理原则和内容,对比医院现行的两种设备档案管理模式、实施方法,指出不同管理方法的优缺点和互补性。完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并将其信息化对医院的设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并能为临床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 吴萍吴天棋白玫
- 关键词:医疗设备档案档案管理档案分类
- 一种混合脑机接口的康复训练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脑机接口的康复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脑电信号分析单元对采集到的脑电信号进行分析,得到电刺激通道控制信号;足底压力信号分析单元对采集到的足底压力信号进行分析后得到即时电刺激强度,根据即时电刺激强度...
- 赵国光刘霖朱琳唐毅宋为群魏鹏虎王长明孙晨曦吴萍
- 重建矩阵对一体化PET/MR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不同矩阵大小对一体化PET/MR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NEMA)NU2-2007标准,对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1675-1标准规定的PET图像质量体模进行扫描;分别在像素矩阵为128×128、192×192和256×256的3种不同条件下重建PET图像,分析对比度(Q)、背景变化率(N)、信噪比(SNR)、衰减和散射矫正精度(?C)等参数。结果:以像素矩阵128×128条件下重建结果为参考,使用飞行时间(TOF)技术和非TOF技术,对比度平均值分别增长11.45%、10.1%和7.14%、7.92%;背景变化率均值分别降低了0.04%、0.22%和0.27%、0.2%;信噪比均值分别提高了3.71、3.69和2.71、3.06;衰减和散射矫正精度均值分别增加了0.28%、0.28%和1.04%、0.33%。结论:增大图像重建矩阵可提高PET图像质量,两种较大矩阵之间的图像质量差异并不明显。
- 吴萍吴天棋白玫
- 关键词:矩阵图像质量
- 高仿真情景模拟下生命支持设备培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通过高仿真情景模拟下生命支持设备的培训,临床工程师可以了解设备的操作和常见故障的现场解决方法,还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医学知识,对临床科室的工作有进一步的认识,以提高快速判断和处理生命支持设备现场常见故障的能力。方法学员根据临床救治要求给高仿真模拟人(human patient simulator,HPS)使用相应的生命支持设备,后台操作老师根据培训现场情况随时改变HPS的病例程序,现场授课老师根据HPS的病情变化引起生命支持设备相应的反应,设置和口述生命支持设备的各种故障现象,要求学员迅速做出判断处理。授课老师依据考核表的各个项目进行考核,采用标准的"简短理论讲授+分项技术练习+综合模拟演练+录像分析总结"教学模式。结果通过授课老师录像回顾点评分析,在进行第二轮演练时,学员各项考核得分都有了较大提高,与第一轮演练成绩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工程师定期参加生命支持设备相关培训是非常必要的,通过高仿真情景模拟下生命支持设备培训,使受训的临床工程师在"身临其境"的临床救治过程中,对心肺复苏、呼吸衰竭救治的操作技能,以及对生命支持设备的操作、现场常见故障的判断和解决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真正做到医工结合。
- 郑吉锋吴萍吴航侯艺威王晓龙谢峰白玫
- 关键词:高仿真模拟人医工结合
- 不同测试条件对注射泵阻塞报警压力测试结果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研究不同测试条件对注射泵阻塞报警压力测试值造成的误差,为改善检测方法和完善检测标准提供理论基础依据。方法:实验分为两组,选取3台COMPACT型注射泵,第一组实验对比注射泵不同运行速率情况下各阻塞报警档位的阻塞报警压力测试结果,第二组实验比较使用新旧程度不同的注射器情况下各阻塞报警档位阻塞报警压力测试结果。结果:注射泵阻塞报警测试值随着注射泵运行速率的提高而提升,注射泵运行速率为99 ml/h时与运行速率为20 ml/h时相比,阻塞报警测试值最多,提升了189.3 mmHg。与选取新注射器相比,选取重复使用的旧注射器会明显降低注射泵运行时阻塞报警压力测试值,实验中最多的一组降低了55.69%。结论:注射泵运行速率及注射器新旧程度均对注射泵阻塞报警压力测试值会产生一定影响,甚至导致错误的检测结论,应适当完善检测标准,并在质量控制中统一检测条件。
- 谢峰庄静文张文龙侯艺威吴萍白玫
- 关键词:注射泵测试条件
- 数字X线摄影设备的可用性评价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以人机交互研究取向的可用性概念作为依据,对数字X线摄影术(Digital Radiography,DR)设备的人机交互可用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专家调研法确定可用性评价的项目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建立可用性评价模型。对5款国产DR设备分别进行评分,对比不同型号间的可用性评价结果。结果 5款DR设备的可用性评分总分均值和各接口的评分均值在3个组别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少于3个月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其他组评分,其他两组间无显著区别(P>0.05)。此外,不同型号的DR设备的可用性评价结果,在总分均值和1年以上组别中有显著不同。结论 可用性评价可以全面的评价DR设备各人机接口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助于DR设备的研发改进,促进国产设备完善升级。
- 荣瑶杨波董硕吴萍柳渊李东吴航白玫
- 关键词:人机接口可用性德尔菲法
- 基于美国ECRI预警信息解析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与对策被引量:9
- 2016年
- 本文根据美国紧急医疗研究机构近年来发布的十大医疗技术危害的预警信息,从医疗设备安全的角度阐述未来一年临床可能存在的设备潜在风险,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科学管理方法。为建立和完善医疗设备风险评估、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及设备风险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意见,有效促进医院和谐发展及综合效益的提高。
- 吴萍吴天棋乔磊白玫
- 关键词:医疗设备安全风险评估预警信息
- 医用设备运行绩效指标设计的探讨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应用关键绩效指标法对医疗设备运行绩效进行监测。方法根据SMART原则完成运行绩效指标的设计。结果运行指标的应用能提示设备运行瓶颈,促进使用部门调整应用结构。结论设计和完善医疗设备运行绩效指标有助于科室的发展和医院的运营。
- 吴天棋侯艺威吴萍吴航白玫
- 关键词:关键绩效指标法SMART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