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超

作品数:20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天科技创新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电气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电阻
  • 7篇接触电阻
  • 7篇触电
  • 5篇有限元
  • 4篇电器
  • 4篇有限元仿真
  • 4篇接触压
  • 4篇接触压力
  • 4篇继电器
  • 4篇触点
  • 3篇电接触
  • 3篇接触器
  • 3篇触簧系统
  • 2篇电磁
  • 2篇电磁继电器
  • 2篇电磁力
  • 2篇电磁铁
  • 2篇吸合
  • 2篇吸合时间
  • 2篇触点材料

机构

  • 20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郑州宇通客车...
  • 1篇北京卫星环境...
  • 1篇宁波公牛电器...

作者

  • 20篇张超
  • 17篇任万滨
  • 2篇崔淑梅
  • 2篇杜博超
  • 1篇王国涛
  • 1篇赵志衡
  • 1篇张刚
  • 1篇韩守亮
  • 1篇郑维
  • 1篇李春峰
  • 1篇陈宇
  • 1篇王海
  • 1篇汝楠
  • 1篇马涌

传媒

  • 13篇电器与能效管...
  • 3篇电工材料
  • 1篇电工技术学报
  • 1篇爆炸与冲击
  • 1篇航天器环境工...

年份

  • 4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连续通电条件下触桥结构继电器接触电阻退化机理研究
2025年
在高温环境中连续通电条件下,对触桥结构继电器的电接触可靠性开展实验研究,通过监测其接触电阻随通电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多个循环周期后的退化趋势,发现接触电阻具有逐渐增大的典型特征。进一步通过测试簧片力学性能参数,确认簧片的劲度系数降低以及触桥不平衡是接触电阻增加,并最终导致继电器接通失败的主要原因。
杨昕宇吴承创何育斌张超任万滨
关键词:功率型继电器接触电阻簧片
跷板开关交流电弧特性的实验研究
2024年
交流电弧特性曲线是评价开关分断能力的重要依据。通过测试跷板开关分断过程的触点电压和触点电流波形,分析了磁吹对交流电弧特性的影响,并确认了跷板开关存在机械开断和电流过零2种熄弧原理。所得结论对于提高跷板开关分断交流负载能力具有参考价值。
卢思羽张超邱军何育斌任万滨
关键词:交流电弧
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被引量:35
2017年
位置传感器故障是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可靠性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无位置传感器算法中滑模观测器存在观测角度滞后和系统抖振的缺陷,提出了一种以自抗扰控制器为核心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扩展反电动势模型,重新设计了适用于其电流内环的自抗扰控制器,使之不再依赖于永磁体磁链参数。针对位置和速度估计问题,系统将扩展反电动势纳入未知扰动,采用状态扩张观测器对其进行估计,最后使用锁相环生成转速和转子位置。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准确估计电机转子位置,并具有很好的稳态性能。
杜博超韩守亮张超崔淑梅郑维
关键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自抗扰控制器无传感器控制
继电器柔性触簧系统电接触性能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触簧系统对继电器的电气性能影响很大。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实现了柔性触簧系统结构的接触压力、接触位置、接触面积、搓动量与推杆(衔铁)行程的变化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回路电阻、接触电阻与接触压力的关系。最后,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柔性触簧系统的电接触性能。
赵紫恩张超任万滨
关键词:继电器电接触有限元仿真
电磁继电器触簧系统回路电阻的仿真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电磁继电器触簧系统的回路电阻是反映电接触可靠性的关键参数。应用COMSOL Multiphysics商用有限元软件完成了触簧系统机械接触和电接触过程的仿真,得到了接触应力与电流线分布,进而确定了触簧系统的回路电阻特性。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仿真分析方法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触点曲率半径和簧片长度对接触压力和回路电阻的影响。所得的结论可直接用于电磁继电器触簧系统的优化设计。
赵紫恩张超任万滨
关键词:电磁继电器触簧系统有限元仿真接触压力接触电阻
连接器接触件机械磨损失效机理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连接器接触件的机械磨损是其电接触性能劣化的主要原因。通过开展连接器机械插拔模拟实验,测试连接器机械插拔过程中接触电阻和插入力的瞬时波形,并分析反复插拔条件下接触电阻的稳定值和插入力的退化趋势,获得失效后插针表面的微观形貌特征和元素成分,从而提出机械磨损失效机理。所得结论可为连接器的高可靠长寿命设计提供参考。
韩乙铖孟圆张超任万滨
关键词:连接器机械磨损接触电阻
考虑触点粗糙表面特征的接触电阻仿真分析方法
2025年
接触电阻是低压控制电器的关键参数。首先在梳理电接触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粗糙表面特征的接触电阻仿真分析方法。然后研究接触区域特征、接触电阻与压力载荷的依赖关系。最后,与光滑表面接触电阻计算结果对比,确认接触斑点具有随压力载荷奇异性变化的特征,这也是接触电阻非线性变化的根本原因。
吴承创周宇张超任万滨
关键词:触点接触电阻有限元仿真
强脉冲电磁力驱动的冲击载荷被引量:2
2016年
冲击载荷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冲击速度、冲击能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是落锤所无法达到的。强脉冲磁场可由脉冲大电流产生,通过合适的装置可产生强脉冲电磁力,进而可转换为冲击载荷。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强脉冲磁场、电磁力及冲头运动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采用高速摄像对该压缩冲击装置的运动过程进行记录,通过对影像数据处理获得了冲击速度及冲击能量,验证了模拟结果。
赵志衡汝楠马涌张超李春峰
关键词:冲击载荷电磁力强脉冲磁场
镀金触点接触电阻与压力载荷关系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微型继电器内触点间的电接触性能是决定其稳定可靠工作的关键。应用接触电阻原位测试分析系统,试验测试了镀金触点在0~100 mN接触压力下的接触电阻曲线。根据接触电阻与接触压力的关系Rc=KcF-m,将电接触过程分为不稳定接触阶段、微凸单体接触阶段、过渡接触阶段和稳定接触阶段。进一步地,提出了粗糙表面多微凸体接触模型,阐释了过渡接触阶段接触电阻的抖降现象。本研究对于微型继电器接触电阻影响因素的确定以及有效控制具有参考价值。
杜庆丰张超王国涛任万滨
关键词:电接触镀金触点接触电阻接触压力
一种用于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新型原位拉伸系统被引量:1
2019年
材料的原位拉伸、压缩、疲劳实验可以测量材料的强度、成形性、刚度、韧性等一系列力学参数,是评价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方法。文章针对近年来对小型样材极低速、高精度原位拉伸测试的需求,设计了一种新型原位拉伸实验系统,以速度闭环控制方式实现最大拉/压力4500 N、最小拉/压速率1μm/s的技术指标。系统具有负载模式、位移模式和疲劳模式等多种测试模式,以及限位保护和过载保护功能,还可与扫描电镜或光学显微镜配合观测分析材料组织的微观变化过程。实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适用于材料物理性能的评测与失效分析。
杜扬张超张刚叶田园王雪薇任万滨
关键词:原位拉伸力学性能金属线材测试试验断裂载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