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路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辽西兴城地区上古生界沉积环境识别被引量:5
- 2015年
- 以粒度分析结果为依据,结合地层的序列、结构、构造及岩性等方面的特征,在辽西兴城地区的上古生界中识别出四种沉积环境,每种环境均有独特的粒度特征:1曲流河环境:所在层位为本溪组与石盒子组中下部,沉积物平均粒径多集中在3附近,分选度较好,频率曲线多为微正偏的正态分布,概率累积曲线存在差异,河道为典型两段式,决口扇为低悬两段式;2三角洲平原环境,所在层位为太原组与山西组,其中平原沼泽沉积物粒度较细,集中在3.2之间,但分支河道粒度相对较粗,与曲流河类似,三角洲平原沉积物分选好,频率曲线正偏、负偏均存在,概率累积曲线存在差异,分支河道为低悬两段式而平原沼泽则为一段式,反映垂向加积特征;3辫状河环境,对应石盒子组上部层位,沉积物平均粒度2.5左右,分选中等至较好,频率曲线多为微正偏态,概率累积曲线介于典型两段式与高悬两段式之间;4冲积扇环境,所在层位为蛤蟆山组,平均粒径集中在2左右,分选中等,频率曲线为正偏态至很正偏态,表明沉积物以粗组分为主,概率累积曲线均为高悬两段式,代表很高的水动力条件。从水动力条件及沉积环境的演化趋势来看,本地区晚石炭世至中二叠世中期处于温暖湿润的濒海盆地环境,中二叠世后期开始,随着地壳抬升,本地区不断向内陆环境变化,至晚二叠世末期,已经进入干旱炎热的内陆盆地环境。
- 张旻旻张梅生李晓波王旖旎杨明姚路王成龙张乾
- 关键词:粒度分析沉积环境上古生界
- 辽西兴城地区上古生界沉积环境识别
- 华北地台上古生界沉积环境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前人已经完成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主要集中在鄂尔多斯盆地以及山西、河南等地区,而辽西地区则尚未得到深入研究。对辽西地区上古生界沉积环境的识别与分析...
- 张旻旻张梅生李晓波王旖旎杨明姚路王成龙张乾
- 关键词:粒度分析沉积环境上古生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