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卫平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病灶清除联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应用于股骨慢性骨髓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比较病灶清除加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VSD)以及传统的灌洗疗法应用于股骨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股骨慢性骨髓炎患者30例,其中12例(观察组)采用彻底病灶清除、骨皮质开槽并髓腔内持续负压封闭引流2-3周,二次手术将创面闭合;18例(对照组)采取同期病灶清除联合传统的灌洗引流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引流管阻塞、脱管1例,创面红肿、炎性渗出2例,骨质暴露、肌腱坏死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22%(4/18),观察组出现创面红肿、炎性渗出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33%(1/1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灶清除加髓腔内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应用于慢性股骨骨髓炎的治疗安全、有效,优于传统灌洗法。
- 王军孟庆鑫薛卫平
- 关键词:病灶清除负压封闭引流术
- 马尾神经MRI沉降征和腰椎管狭窄的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马尾神经沉降征和腰椎管狭窄诸多参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沉降组和非沉降组。测量、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腰椎管狭窄位置、狭窄椎管硬膜囊面积、狭窄处椎管前后径和椎管是否多节段狭窄等参数。统计分析上述自变量和沉降征及其分级的关系。结果:年龄、腰椎管狭窄位置、狭窄椎管硬膜囊面积、狭窄处椎管前后径等参数与沉降征相关(P<0.05),年龄、狭窄椎管硬膜囊面积、狭窄处椎管前后径等参数与沉降征分级相关(P<0.05)。结论:腰椎管狭窄患者中,年龄、腰椎管狭窄位置、狭窄椎管硬膜囊面积、狭窄处椎管前后径等是沉降征及其分级的危险因素。
- 田素升薛卫平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MRI
- 全关节镜后内入路治疗腘窝囊肿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后内侧入路治疗腘窝囊肿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采用后内侧入路全关节镜下腘窝囊肿切除并内侧引流治疗58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40例。所有患者均行术前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关节内病变以及腘窝囊肿与膝关节腔之间的联系。通过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术中发现内侧半月板损伤20例、外侧半月板损伤14例、骨关节炎22例、关节内游离体6例、髌股关节软骨损伤10例。术中及术后均无感染及重要血管神经损伤,腘窝囊肿无复发,术后平均随访6-24个月。术后VAS评分明显下降,Lysholm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结论腘窝囊肿并非独立存在,通过后内侧入路进行关节镜下腘窝囊肿治疗,同时处理膝关节内病变,不仅减少了复发率,也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满意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 孟庆鑫王军薛卫平
-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镜
- Ilizarov骨延长治疗胫骨上段骨缺损的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Ilizarov自体骨段延长技术治疗胫骨上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10例骨创伤或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导致胫骨大段缺损的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38.0±3.2)岁。全部患者采取大段病灶切除旷置,并进行骨缺损段相邻部分的干骺端截骨,于手术7 d后以每天1 mm速度滑移,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制定每天的调整次数,一般每日4~6次。结果 1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感染完全治愈,带架时间7~14个月,骨延长长度6~13 cm。10例患者均于骨会师后形成骨性愈合。其中2例针道感染,1例在骨延长期间偏离轴线,1例断端接触后6个月不愈合,经处理后均达到良好效果。结论 Ilizarov骨段延长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 孟庆鑫曾凌薛卫平马全平
- 关键词:骨缺损ILIZAROV技术骨延长
- 髌骨周软组织调整联合胫骨结节内移术治疗髌股关节不稳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髌骨周软组织调整联合胫骨结节内移术治疗髌股关节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髌股关节不稳患者,均自愿接受髌骨周软组织调整联合胫骨结节内移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以上,以Kujala髌股关节不稳症状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对比分析患者手术前后Kujala评分、Lysholm评分的变化和髌股适合角(CA)、髌股指数(PFI)、髌骨外移率(LS)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Kujala评分、Lysholm评分明显提高,CA、PFI、LS等指标明显下降,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髌骨周软组织调整联合胫骨结节内移术治疗髌股关节不稳,可纠正髌股关节的运动轨迹,改善膝关节功能,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 孟庆鑫王军薛卫平
-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对比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以及半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月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率、住院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6、12个月的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6、12个月的Harris评分、髋臼外角以及髋臼前倾角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均是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治疗方式,但是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更简单、创伤较小,能更好地恢复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 王军薛卫平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老年股骨颈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