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 作品数:14 被引量:32 H指数:4 供职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肝移植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实践细节 2024年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常伴多器官衰竭,预后较差。肝移植在ACLF患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治疗过程中仍有多种风险导致术后患者死亡。本文就ACLF的原发病治疗、病情评估、手术时机选择、桥接治疗、供肝选择、手术特点、术后免疫抑制剂应用等临床实践进行探讨,为优化ACLF患者的肝移植治疗提供新方向。 陈军泽 张诚 董昆 董淳强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移植 原发疾病 免疫抑制 预后 三角吻合术在小儿胆总管囊肿手术中的应用(附8例报告) 被引量:3 2015年 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吻合术是治疗小儿胆总管囊肿的标准术式,腹腔镜操作已成为成熟的手术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但是操作难度大手术时间较开放手术长。器械吻合是优化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的一个方法。本研究将器械三角吻合引入小儿肠吻合术中,评价其操作效率及安全性。 董昆 杨体泉 刘强 陈超 苏成 张诚 董淳强关键词:肝管空肠吻合术 胆总管囊肿切除 小儿 腹腔镜操作 口服与静脉注射泼尼松龙对胆道闭锁患儿术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口服与静脉注射泼尼松龙对胆道闭锁术后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至12月入院的49例胆道闭锁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2组,术后第5天予不同给药途径的泼尼松龙抗炎治疗(其他治疗方案相同,包括静脉滴注头孢哌酮2周,保肝利胆等治疗),A组为口服泼尼松龙组,B组为静脉用泼尼松龙组,起始剂量皆为4mg/(kg·d),每3日剂量减半,直至完成1mg/(kg·d)后,2组皆改为口服用药1mg/(kg·d),维持3个月后逐渐停药。统计2组总胆红素(TBIL)值、早期胆管炎发生率(6个月内)和2年生存率。结果术前A、B2组手术年龄分别为(98±33)d、(105±36)d,TBIL分别为(158.36±55.22)μmol/L、(160.11±43.12)μmol/L,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63、-0.123,P均〉0.05)。A组术后前2个月TBIL高于B组[A组术后1个月TBIL四分位数P25、P50、P75分别为105μmol/L、152μmol/L、236μmol/L,术后2个月分别为67μmol/L、103μmol/L、144μmol/L,B组术后1个月分别为40μmol/L、74μmol/L、99μmol/L,术后2个月分别为39μmol/L、64μmol/L、196μmol/L](P均〈0.05);术后1、2个月胆管炎发生率A组(56.0%,60.0%)高于B组(25.0%,29.2%)(Х^2=4.871、4.705,P均〈0.05);术后3~6个月A、B2组TBIL和胆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组2年生存率分别为44.0%、4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1.007,P〉0.05)。结论静脉注射泼尼松龙较口服更有利于早期、快速清除黄疸,降低早期胆管炎发生率,但对生存率没有影响。 董昆 杨体泉 董淳强 刘强 陈超 张诚关键词:胆道闭锁 激素 静脉注射 口服 腹腔镜Kasai手术在Ⅲ型胆道闭锁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对腹腔镜Kasai手术治疗Ⅲ型胆道闭锁的疗效及其对肝移植影响进行临床评价。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Kasai手术的Ⅲ型胆道闭锁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laparoscopic portoenterostomy,LPE)与开放组(open portoenterostomy,OPE),将组内行肝移植的病例分为LPE后肝移植亚组(liver transplantation after laparoscopic portoenterostomy,LTLPE)与OPE后肝移植亚组(liver transplantation after open portoenterostomy,LTOPE),收集各组术前、术中、术后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随访截止时间为2020年1月1日。结果全组病例115例,LPE组54例,OPE组61例。两组间比较手术年龄、体重、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TBIL、ALT,术后胆管炎发生率、黄疸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LPE组长于OPE组(229 min vs.126 min,P<0.001);术后首次进食时间LPE组短于OPE组(2 d vs.3 d,P<0.001);住院天数LPE组短于OPE组(19 d vs.21 d,P<0.001)。LPE组与OPE组1年自体肝生存率(survival rate of native liver,SNL)分别为79.6%和72.1%(P=0.35);2年SNL分别为70.4%和57.4%(P=0.149),4年SNL分别为63.0%和55.7%(P=0.432)。LPE组与OPE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3.3%和75.4%(P=0.297),2年生存率分别为74.1%和62.3%(P=0.177),4年生存率分别为72.2%和60.7%(P=0.191)。Kasai手术后肝移植9例,LTLPE亚组5例,LTOPE亚组4例。两组受者移植手术年龄、体重、术前儿童终末期肝病模型(pediatric end-stage liver disease,PEL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粘连评分LTLPE亚组低于LTOPE亚组(3分vs.10分,P=0.024)、肝移植手术时间LTLPE亚组短于LTOPE亚组(587 min vs.844 min,P=0.027)、病肝切除时间LTLPE亚组短于LTOPE亚组(132 min vs.278 min,P=0.037)、出血量LTLPE亚组少于LTOPE亚组(430 mL vs.947.5 mL,P=0.027)。结论腹腔镜Kasai手术治疗Ⅲ型胆道闭锁的效果与开放手术相当,有利于肝移植实施。 王艺曦 陈军泽 张诚 董昆 董淳强关键词:腹腔镜检查 保留肝门部纤维板和肝肠浅缝吻合在Kasai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保留肝门部纤维板和应用肝肠浅缝吻合在Kasai手术(KP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KPE的胆道闭锁(BA)病例临床资料,病例纳入标准:OhiⅢ型BA,手术年龄<120 d,无合并其他畸形。手术方式包括扩大肝门部病变切除范围的KPE手术(EPE)、应用保留肝门部纤维板和肝肠浅缝吻合的改进KPE手术(MKPE)和腹腔镜MKPE手术(LMKPE),并以此进行病例分组,对BA的术前临床资料、术后胆汁排量、术后黄疸清除率、胆管炎发作率和累计自体肝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 EPE 31例,MKPE 23例,LMKPE 14例,各组手术年龄、体重、术前肝功能指标、肝外胆管Ohi亚型和术中肝纤维化Weerasooriya分级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周胆汁排量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6周MKPE和LMKPE均高于EPE(P<0.05),而MKPE与LMKP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黄疸清除率和累计自体肝生存率,MKPE(87%,87%)和LMKPE(85.7%,85.7%)均高于EPE(41.9%,41.9%),P值均<0.05),而MKPE与LMKP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胆管炎EPE(22.6%)、MKPE(34.8%)和LMKPE(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KPE中保留纤维板和应用肝肠浅缝吻合有利于BA获得较好的术后效果。 董淳强 董昆 张诚 刘如意 刘强 陈超 杨体泉关键词:胆道闭锁 吻合术 存活率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胆道闭锁Kasai手术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胆道闭锁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我们收治的87例胆道闭锁病例,根据巨细胞病毒IgM抗体的测定结果分为阴性组55例和阳性组32例,分析术中肝活检组织的病理结果,AST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术后黄疸清除率和生存时间,比较其差异。结果术前两组年龄、总胆红素、ALT、AST和G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中肝活检病理结果根据Ohkuma Y分级,阴性组肝纤维化程度低于阳性组(P=0.002);两组APRI比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5),术后阳性组活动性肝纤维化占40.6%(13例),高于阴性组(11例,占20.0%),P=0.048;术后6个月阳性组黄疸清除率62.5%,阴性组7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9);两组累计生存率经log-rank检验比较,阴性组高于阳性组(P=0.034)。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加重肝纤维化程度,影响胆道闭锁患儿的预后。 董昆 杨体泉 董淳强 刘强 陈超 苏成 张诚 王从军 刘如意关键词:胆道闭锁 巨细胞病毒感染 外科手术 预后 门静脉海绵样变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2014年 目的探讨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术治疗经验及对比断流术与分流术疗效。方法对200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7例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患儿行回顾性分析。将患儿年龄、诊断方法、手术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统计学采用字2检验,以<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准。结果手术治疗可明显降低门静脉高压。17例行手术治疗患儿,6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流术中4例术后再次出血,1例患儿出血后死亡。7例行脾肾静脉分流术中1例术后出血。2例行断流分流联合手术中1例术后出血。2例行脾腔静脉分流术术未发生出血。分流术与断流术出血率分别为11.1%、66.7%,两组患儿出血率差异有显著性(=0.029)。结论断流手术术后再出血远高于分流手术;大年龄患儿手术效果较小年龄患儿好;手术治疗CTPV应使门静脉压力降低,脾静脉>1.0cm患儿可行分流手术。脾静脉<1.0cm患儿最好不要行单纯断流术,应加行分流手术。 张诚 杨体泉关键词:儿童 门静脉海绵样变 断流术 分流术 消化道出血 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手术治疗(附17例报告) 目的 探讨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及比较断流术、分流术及断流加分流联合手术的疗效,为治疗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手术方法 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小儿外科2003 年1 月至2013 ... 杨体泉 张诚多学科知识融合教学模式推进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2023年 推动生物信息学、循证医学、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等前沿学科与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的深度融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学科知识融合教学是医学教育教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但目前仍欠缺相关研究,将上述前沿学科知识体系融入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对推进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改革、提高医学生培养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陈军泽 董昆 张诚 罗义欢 肖南 董淳强关键词:教学改革 医学教育 补体激活参与脑死亡诱导的供肝损伤及移植后级联损伤 2023年 目的验证补体激活是否参与脑死亡诱导的供肝损伤及移植后级联损伤。方法收集2017年1月到2020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肝移植治疗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和肝组织样本,包括脑死亡供体肝移植患者26例和活体供肝肝移植患者95例。通过生化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析不同供体来源肝组织损伤及补体活化水平,并比较分析不同供体肝移植术后的并发症及生存率。结果与活体供肝比较,脑死亡供体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更高(ALT:21.0 U/L比33.5 U/L;AST:23.0 U/L比36.0 U/L;P<0.01),肝组织损伤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分更高(0.42比1.12,P<0.05)。移植后,脑死亡供肝和活体供肝都受到损伤,但脑死亡供体的肝损伤明显更严重,术后血清转氨酶水平更高,证实在人体肝移植中脑死亡同样存在诱导供肝移植术后级联损伤效应。相对于活体供者,脑死亡供者血清ALT和AST水平波动更大。与活体供肝的受者比较,脑死亡供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急性肝衰竭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显著升高(P<0.05)。对移植术后受者进行生存分析发现,脑死亡供肝移植后受者生存率显著低于活体供肝受者,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84.6%和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对肝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析显示,与活体供肝比较,脑死亡供肝组织中存在补体C3d的沉积增多(1.11%比8.51%,P<0.01)和白细胞标志物CD45表达水平升高(1.41%比9.05%,P<0.001),提示脑死亡诱导供肝补体系统激活及免疫细胞浸润;移植术后脑死亡供肝受者肝组织中补体C3d水平(9.66%比19.55%,P<0.001)和CD45阳性细胞(11.45%比22.29%,P<0.001)进一步显著升高,提示存在级联放大效应。肝移植术后肝组织损伤评分和补体活化水平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正相关(R2=0.816,P<0.001),证实补体激活可能参与脑死亡诱导的肝移植受体级联损伤。结论在� 袁观斗 陈军泽 张诚 刘玉章 姚美 姚美 廖丽娟 董淳强 何松青关键词:补体激活 脑死亡 肝移植 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