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珏
-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胶州湾水体和表层沉积物营养环境现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22年
- 为了解胶州湾水体和表层沉积物营养环境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于2019年8月在胶州湾30个站位点采集了海水和表层沉积物样品,并于2021年5月在胶州湾沿岸采集了18个站位点的水样,对水体溶解无机态营养盐浓度和组成以及表层沉积物中总有机碳、总氮、总磷及生物硅含量和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胶州湾内水体和沿岸水体中溶解无机氮、溶解无机磷和溶解硅酸盐浓度空间分布相近,高值均位于湾东北部,主要受到河流输入和沿岸污水排放的影响,低值主要出现在湾中部和湾口处。结合近30年来的历史数据分析发现,胶州湾夏季营养盐浓度在1990−2008年期间呈持续上升的趋势,政府实施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措施以及河流径流量下降使得2006年以来营养盐浓度呈现下降的趋势,该变化在空间上主要体现为大沽河氮、磷输入量的减少及其对应的湾西部营养盐高值的消失。胶州湾氮、磷营养盐输入的不平衡使得“磷限制”在2000年后逐渐加剧。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总有机碳、总氮、总磷含量高值均集中于东北部和东部沿岸,结合生物硅和水体营养盐含量分析显示,这主要是河流与排污输入及其带来的高初级生产力造成的,沉积物生源要素与水体营养盐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好的耦合关系。沉积物粒度较粗对有机质保存的不利影响以及湾口较强的水动力作用共同导致了湾西部、中部以及湾口的生源要素含量较低。δ^(13)C以及二端元混合模型显示,胶州湾表层沉积物有机质来源总体以海源为主,平均占比为64%,东部沿岸受陆源输入影响较明显。δ^(15)N的空间分布显示,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氮元素受到了海水养殖与污水排放的共同影响。水体和沉积物营养环境现状共同表明,对东北部河流和沿岸污水排放的控制是后期胶州湾污染治理的关键�
- 王猛王玉珏刘栋刘东艳刘珂张海龙肖晓彤
- 关键词:营养盐
- 文化智力对跨文化适应的影响 ——应对策略的中介作用
- 跨文化适应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直接接触,相互影响,并最终导致其中至少一方产生变化的过程。根据跨文化适应的应激观,跨文化适应过程是充满压力的,是否能达到良好的适应状态取决于个体对于压力源的评估和所采用的应对策略,而前者...
- 王玉珏
- 关键词:文化智力心理适应
- 文献传递
- 2021年夏季渤海浮游植物色素特征与影响因子分析
- 2023年
- 本文利用色素分类法分析研究了2021年7月渤海中部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环境因子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夏季渤海浮游植物类群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表层水体浮游植物的优势类群以聚球藻属(Synechococcus)和绿藻纲(Chlorophyceae)为主,分别占总叶绿素a(Chlorophyll a,Chl a)浓度的(30.36±18.17)%与(23.60±6.60)%;中层水体浮游植物优势类群以硅藻纲(Bacillariophyceae)和绿藻纲为主,分别占总Chla浓度的(24.43±9.76)%与(21.04±5.56)%;底层水体浮游植物优势类群以硅藻纲和青绿藻纲(Prasinophyceae)为主,分别占总Chl a浓度的(35.28±8.49)%与(19.16±6.04)%。聚球藻属的高值主要出现在莱州湾湾口和辽东湾湾口的表层水体,绿藻纲的高值出现在渤海湾湾口和辽东湾湾口的表、中层水体,硅藻纲的高值主要出现在渤海湾湾口和莱州湾湾口的中、底层水体,青绿藻纲则主要分布在渤海湾湾口和辽东湾湾口的底层水体。调查期间,渤海中部存在明显的层化现象,大部分海域的营养盐结构表现出磷(P)限制现象,但不存在氮(N)限制和硅(Si)限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较低的温度(T)与硝酸盐(NO_(3)^(-))是影响硅藻纲生物量的重要因素,而表层水体较高的温度与P限制可能是导致聚球藻属和绿藻纲类群占优的原因。
- 周昕雨何梦樊吕婷方引贾永颢董晓伟王玉珏刘东艳
-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色素营养盐
- 小清河专项治理对莱州湾环境和浮游植物的影响被引量:6
- 2022年
- 为了明确小清河流域专项治理对莱州湾环境因子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8年8月(治理后丰水期)对莱州湾近海环境因子、叶绿素a(Chla)、浮游植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空间分布进行了综合调查.结果表明,小清河进行专项治理后调查海域可溶性无机氮(DIN)、可溶性无机硅(DSi)、NO_(3)^(-)和NO_(2)^(-)浓度明显降低,仅为临近2017年同期(专项治理前)的40.1%~60.4%;可溶性无机磷(DIP)和NH_(4)浓度则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分别是2017年同期的2.5倍和1.4倍.环境因子空间分布发生明显变化,小清河河口附近海域营养盐明显降低.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为21.5×10^(6) cell·m^(-3),与历史同期接近,但ρ(Chla)(2.43μg·L^(-1))明显降低;镜检法和浮游植物色素分类法均显示,莱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明显,由硅藻占优势转变为硅、蓝藻共同占优势.小清河污染专项治理前莱州湾历史同期常见的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大洋角管藻(Cerataulina pelagica)等优势种占比明显降低,平裂藻(Merismopedia sp.)和针杆藻(Synedra spp.)等淡水优势种丰度明显升高.冗余分析(RDA)分析显示,小清河流域专项治理后主要浮游植物类群和优势种与氮营养盐、磷酸盐(负相关)和盐度(负相关)呈现明显的相关关系,说明河流径流输入营养盐浓度和结构的变化可能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主要原因.
- 张晶晶王玉珏李凡刘珂王英于洋高彦洁肖晓彤吕振波
- 关键词:环境因子浮游植物污染治理
- 自闭症儿童韵律产生特征研究
- 韵律产生失常对句法结构、语义以及情感的表达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阻碍了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沟通发展。国外已有许多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在韵律产生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伤,国内却鲜有研究。汉语作为一种声调语言,声调对韵律产生的影响使得...
- 王玉珏
- 关键词:自闭症语调节奏重音
- 文献传递
- 崇明东滩光滩带夏季有机质空间分布特征、来源组成及食物网作用被引量:1
- 2022年
- 本文选取长江口崇明东滩光滩带为研究对象,通过2019年夏季表层沉积物总有机碳(TOC)、总氮(TN)、生物硅(BSi)及碳稳定同位素(δ^(13)C)等参数,分析了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主要来源组成,探讨了有机质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与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崇明东滩光滩带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特点,包括海源有机质、陆源有机质和盐沼C_(3)植物,占比分别为(35.22±9.20)%、(34.45±4.87)%和(30.33±4.34)%。底栖硅藻对有机质的贡献在光滩带较植被带更高。沉积物粒径是影响光滩有机质含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盐沼C_(3)植物和陆源有机质的δ^(13)C值接近,可能模糊了有机质来源的空间差异。大型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的空间分布与有机质含量显著相关,表层沉积物有机质为光滩消费者提供了食物基础。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了解光滩潮间带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食物网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 孙赛赛王玉珏刘东艳张婷田波
- 关键词:底栖硅藻大型底栖动物
- 光和温度对两种绿潮藻光合途径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绿潮是潮间带绿藻大量增殖形成的高生物量生态灾害,其暴发不仅受到温度、营养盐等环境因素的驱动,而且与自身光合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本研究以绿潮物种—肠浒苔(Ulva intestinalis)和Ulva expansa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外培养实验,检测了它们在夏季高温、高光强条件下的光合途径与抗氧化生理特征,并分析了与光合产物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肠浒苔与U. expansa的光合途径与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前者的C_4光合途径关键酶活性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出现高表达特征,与光、温度存在显著相关性,C_3光合途径关键酶活性在中午受到强光抑制;组织δ^(13)C的变化范围为-17.1‰^-15.7‰,表明其光合作用可能由C_3和C_4途径共同参与。后者的C_4光合途径关键酶活性表达较弱,且与光、温度不存在显著相关性,C_3光合途径关键酶活性没有出现明显的光抑制现象;组织δ^(13)C的范围为-23.5‰^-21.9‰,表明其光合作用主要依靠C_3途径进行。此外,肠浒苔在培养过程中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能与其在高温、高光强条件下启动C_4光合途径密切相关。肠浒苔与U. expansa的比较研究说明,藻类C_4光合途径存在显著种间差异性。
- 马茜王玉珏孙西艳刘东艳
- 关键词:卡尔文循环光合固碳
- 渤海3个河口区底栖硅藻群落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3
- 2020年
- 底栖硅藻是河口泥滩系统中的重要初级生产者,其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可显著影响到河口底栖动物生产力。本研究选取渤海区域的大辽河口、汉沽河口和黄河口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泥滩中底栖硅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2014-2016年)与空间差异,并探讨了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3个河口区底栖硅藻多样性和生物量高峰均出现在秋季,优势种存在显著季节演替特征;在空间上,大辽河口和汉沽河口的底栖硅藻生物量显著高于黄河口。底栖硅藻群落结构与多种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温度和营养盐浓度变化对底栖硅藻群落的季节性特征影响显著;河口沉积物的粒径、潮差与径流量可能是造成底栖硅藻群落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黄河口较低的底栖硅藻生物量显著受限于较粗的沉积物粒径和显著的磷限制。
- 王珊珊刘东艳王玉珏袁子能
- 关键词:底栖硅藻沉积物氮污染
- 生物标志物梯烷脂指示胶州湾厌氧氨氧化活动被引量:1
- 2021年
- 厌氧氨氧化是重要的氮脱除途径,对海洋中的氮循环,尤其是人类活动影响下海湾的氮循环起重要作用。梯烷脂作为厌氧氨氧化的生物标志物,能指示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厌氧氨氧化活动,但其在海湾环境中的来源以及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响应尚未明确。本文对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典型海湾——山东半岛的胶州湾海域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梯烷脂及其他有机质指标,来研究海湾中有机质及厌氧氨氧化菌的来源及梯烷脂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显示厌氧氨氧化活动在胶州湾海域普遍存在。对总有机质参数(TOC,δ13C和TOC/TN)与有机质来源贡献指标(TMBR和BIT)的分析显示胶州湾海域表层沉积物有机质以海源为主(BIT指示为83%、TMBR指示为54%),但各有机质来源指标与海湾中梯烷脂含量无明显相关。对梯烷脂总量及不同种类梯烷脂占比的分析显示,梯烷脂主要来自夏季水体中的颗粒物,且在梯烷脂总量较高的区域,梯烷脂可能主要受河流输入及污水排放的影响。主成分分析显示海湾沉积物中梯烷脂与营养盐及溶解氧含量受相同因子所调控,表明梯烷脂可以在胶州湾指示人类活动对海水环境质量的影响。这也为沉积物中梯烷脂在海湾环境,乃至其他边缘海环境中对人类活动的指示作用提供了新思路。
- 史明炜肖晓彤刘珂刘珂王玉珏李莉
-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厌氧氨氧化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