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冬利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肠癌
  • 2篇疗效
  • 1篇低位肛瘘
  • 1篇愈合
  • 1篇直肠癌肝转移
  • 1篇直肠癌根治
  • 1篇直肠癌根治术
  • 1篇湿热
  • 1篇湿热下注
  • 1篇湿热下注型
  • 1篇手辅助
  • 1篇手辅助腹腔镜
  • 1篇术后
  • 1篇疼痛
  • 1篇疼痛评分
  • 1篇同轴
  • 1篇内套管
  • 1篇内脏肥胖

机构

  • 4篇河南省肿瘤医...
  • 2篇河南中医药大...
  • 2篇郑州大学

作者

  • 6篇徐冬利
  • 2篇王金榜
  • 2篇韩海涛
  • 2篇李保东
  • 2篇张相安
  • 2篇刘永刚
  • 2篇刘晓博
  • 2篇屈海涛
  • 2篇张东岳
  • 2篇庄競
  • 2篇冯伟宇
  • 2篇程科
  • 1篇李亮
  • 1篇张辉亮

传媒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内脏肥胖对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疗效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内脏肥胖对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和郑州大学肿瘤医院收治169例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以内脏脂肪面积≥100 cm^(2)作为定义内脏肥胖的标准,将患者分为内脏肥胖组和非内脏肥胖组,评价两组的近期疗效,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169例患者中,内脏肥胖组93例,非内脏肥胖组76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内脏肥胖组无中转开腹病例,内脏肥胖组中转开腹率为1.1%(1/93);内脏肥胖组二次手术率为2.2%(2/93),非内脏肥胖组二次手术率为1.3%(1/76),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3分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90,95%CI:1.240~8.210;P=0.016)。结论:NRS2002评分≥3分是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机器人手术平台可以克服肥胖相关限制,对于内脏肥胖型直肠癌患者同样安全、有效。
张雪涛李亮杨仁意孟永康孙佳豪杜书祥赵英志徐冬利张伟吴刚
关键词:直肠癌内脏肥胖
肝肿瘤微创切除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效果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下微创肿瘤切除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1年2月~2014年8月我科收治的8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开腹手术切除治疗38例,经腹腔镜下肝肿瘤微创切除术治疗44例。术后常规行影像学检查随访。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围术期死亡,两组出现白细胞下降、消化道反应、乏力、手脚麻木、肝区疼痛、发热、黄疸、腹腔积液等不良反应,部分不良反应有显著差异;术后第7 d和14 d,两组血清AST、ALT均先升高后降低,血清白蛋白和胆碱酯酶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1 a、2 a和3 a生存率分别为86.4%、47.7%和38.6%,开腹组分别为71.0%、42.1%和34.21%,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肝肿瘤微创切除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效果较好,但对患者全身情况要求较高,手术技巧需娴熟,其在这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还需要继续观察。
王金榜庄競刘永刚李保东冯伟宇徐冬利张辉亮程科
关键词:肝转移癌结直肠癌
张东岳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经验介绍被引量:2
2021年
介绍张东岳教授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经验。张东岳教授认为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病机为气机阻滞,热结肠腑,以"肠络瘀阻"为病机核心,采用行气开郁、泻热软坚、活血化瘀之法,以调胃承气汤为基础,创拟"肠结通方"的经验方,并以此方为基础审证求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
刘晓博徐冬利屈海涛韩海涛李阳张凯亚张相安张东岳
关键词:不完全性肠梗阻
一种肠胃外科用肠胃腹胀减压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肠胃外科用肠胃腹胀减压装置,解决了现有在对患者进行肠胃减压的过程中,抽液管会对患者肠胃内壁造成不适,浓稠积液会导致抽液管堵塞,一级同一患者不能对抽液管重复消毒处理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箱体,...
王金榜冯伟宇程科徐冬利刘永刚李保东庄競
分阶段中药坐浴及内服联合西医疗法对湿热下注型低位肛瘘术后疼痛评分及创面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分阶段中药坐浴及内服联合西医疗法治疗湿热下注型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湿热下注型低位肛瘘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两组均行肛瘘切除术。对照组34例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及常规换药,并于术后1 d开始口服疮愈安方(当归、党参、黄芪、苍术、白术、金银花、土茯苓、萆薢、白芍、皂角刺、桔梗、炒麦芽、陈皮、甘草片),由医院统一代煎,1剂分装2袋,1袋约200 mL,1 d 1剂,分早晚2次温服,每次1袋。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分阶段给予患者消炎止痛洗剂(黄柏、秦艽、桃仁、芒硝、酒大黄、炒当归、白头翁、甘草)及收敛生肌洗剂(红花、没药、五倍子、白及、赤石脂、石膏、黄柏、甘草)熏洗坐浴。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用药2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0例,显效4例,有效30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00%(34/34);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0例,有效3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06%(33/34)。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情况方面对比,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分阶段中药坐浴及内服联合西医疗法治疗湿热下注型低位肛瘘术疗效确切。
刘晓博徐冬利屈海涛韩海涛李阳张凯亚张相安张东岳
关键词:低位肛瘘湿热下注型疼痛评分创面愈合
腹腔镜辅助与手辅助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研究
目的:从手术安全性、肿瘤根治性、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近期康复情况等方面比较手辅助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两种直肠癌根治手术方式的差异,评估手辅助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肿瘤根治性及推广意义。  方法:对2011年11月至...
徐冬利
关键词:直肠癌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