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哲
- 作品数:7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IIizaro技术一次性舌形瓣截骨结合术后分次延长治疗复杂儿童四肢畸形
-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在儿童长骨成角合并短缩畸形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使用Ilizarov技术,对12例儿童长骨成角合并短缩畸形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对全部病例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24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所...
- 何宇李进杜靖远吴永超迮仁浩董哲
- 关键词:ILIZAROV技术骨延长术儿童成角畸形短缩畸形
- 林徽因《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及其住宅设计理论内涵初探
- 2024年
- 林徽因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7卷第2期内发表的《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是《汇刊》中少见的关注现代住宅设计的论文,至今仍不失其学术价值。由于当时艰辛的写作条件,《参考》仅是一篇未完成稿,其内容在发表后近80年中尚未获得专门分析。本文将《参考》作为林徽因长期研究住宅建筑的阶段性成果,梳理其写作内容并尝试补足原文未及介绍的两个案例。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参考》记录了林徽因对住宅设计中社会调查、经济运营、功能策划、结构建造、能源利用等各个程序的关注,反映了她在住宅研究中科学化的方法论,蕴含着她对于住宅设计的体系性思考。
- 董哲
- 关键词:林徽因预制装配式住宅
- 中国现代建筑中的意义世界:新中国初期纪念馆的仪式空间回眸
- 2024年
- 1中国现代建筑史研究的一项前沿课题:建成环境的意义生产理论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度过75周年华诞,中国现代建筑史已成为一门显学。随着建筑档案以及相关口述访谈、文艺作品、大众传媒等文化生活资料的整理,中国现代建筑史研究逐渐从“是什么”深入至“为什么”[1],开始构建现代本土的建筑理论。这一潮流中,纪念性建筑是关键突破点之一。纪念性建筑以表征意义为核心,揭示了建成环境的意义生产机制。但主流学界对建筑意义的解读仍延续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基调1),其背后是西方现代社会默认的线性历史观[3],难以聚焦并阐明特定纪念者群体在建筑场所中的整体性的时空体验。
- 董哲
- 关键词:纪念性建筑后现代主义理论新中国初期中国现代建筑建筑档案
- MiR-138与SIRT1之间的相互拮抗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 本研究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建立内皮细胞的衰老模型,并探讨 microRNA-138在这一模型中所起的作用 目的:通过建立细胞衰老模型来研究内皮细胞在长期培养过程中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方式以及microRNA-138...
- 董哲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衰老模型增殖能力
- 高通量基因芯片鉴定儿童Perthes病易感基因位点
- 目标运用基因芯片技术,通过研究Perthes病病人细胞内相关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以期寻找出该病的基因易感位点,探索儿童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
方法通过收集17该病患者的静脉血液行基因芯片检测,得出基因变异区域...
- 董哲
- 关键词:PERTHES病血液标本基因芯片拷贝数变异基因功能分析
- 文献传递
- 大龄儿童先天性肌斜颈合并寰枢椎关节旋转半脱位的治疗策略
- 目的:探讨大龄儿童先天性肌斜颈合并寰枢椎关节旋转半脱位的治疗策略。方法:23例大龄儿童先天性肌斜颈患者,术前常规行颈椎CT检查,其中12例合并有不同程度寰枢椎关节旋转性半脱位,表现为枢椎齿状突轴线与寰椎轴线分离,枢椎齿状...
- 何宇李进杜靖远吴永超迮仁浩董哲
- 关键词:肌性斜颈HALO-VEST支架手术治疗
- 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治疗策略
- 目的:探讨儿童寰枢椎关节半脱位的治疗策略.方法:8 例儿童寰枢椎关节半脱位患者,有外伤和非外伤引起的,常规行颈椎CT 检查,其中6 例合并有不同程度寰枢椎关节旋转半脱位,表现为枢椎齿状突轴线与寰椎轴线分离,枢椎齿状突侧向...
- 何宇李进杜靖远吴永超迮仁浩董哲洪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