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薇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胰岛素自身免...
  • 3篇中医
  • 3篇中医诊治
  • 3篇自身免疫
  • 3篇自身免疫综合...
  • 3篇综合征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调脂
  • 2篇调脂方
  • 2篇动脉斑块
  • 2篇端粒
  • 2篇端粒酶
  • 2篇心病
  • 2篇虚证
  • 2篇证型

机构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9篇刘永源
  • 9篇黄曼萍
  • 9篇梁东辉
  • 9篇张薇
  • 7篇江伟强
  • 2篇陈允钦
  • 2篇潘沅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HDL抗炎抗氧化作用在冠心病不同证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HDL抗炎抗氧化功能与中医脾虚证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60例确诊为稳定型冠心病的病人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脾(气)虚组和非脾虚组,所有病例均进行血清脂蛋白谱(SLPG)、对氧磷酶-1(PON1)、髓过...
黄曼萍梁东辉刘永源陈允钦江伟强潘沅张薇
关键词:冠心病脾虚证
1例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的中医诊治及思考被引量:1
2020年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nsulin autoimmune syndrome,IAS),又称自身免疫性低血糖(autoimmune hypoglycemia,AIH),是引起低血糖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病在1970年由日本学者平田(Hirata)首次报道,其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自发性低血糖,血胰岛素、胰岛素自身抗体(insulin autoantibody,IAA)水平明显升高,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1]。至今,全球关于IAS的病例报道仍较少,且以亚洲人发病较多[2]。
黄曼萍刘永源江伟强周志华张薇梁东辉
关键词: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中医诊治胰岛素自身抗体自发性低血糖血胰岛素AIH
高密度脂蛋白在不同证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抗炎抗氧化功能与冠心病脾虚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确诊为稳定型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脾(气)虚组和非脾虚组,所有病例均进行血清脂蛋白谱(SLPG)、对氧磷酶-1(PON1)、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检测。结果与冠心病非脾虚患者比较冠心病脾虚患者HDL在SLPG中异常率表达增高(P<0.01),HDL_3含量明显下降,HDL_5含量明显升高,MPO、hs-CRP及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冠心病脾虚患者PON1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血清HDL亚组分表达异常与中医脾虚证有一定的相关性,冠心病脾虚患者HDL亚组分发生失功能改变可能主要表现为HDL抗氧化能力减弱,促炎作用增强,HDL抗炎抗氧化功能与其亚组分HDL_3、HDL_5关系密切,深入研究脾虚与HDL抗炎抗氧化功能的关系,可望为研发改善HDL功能的中药新药和防治冠心病提供线索。
黄曼萍梁东辉刘永源陈允钦江伟强潘沅张薇
关键词:冠心病高密度脂蛋白脾虚证
一例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的中医诊治及思考
黄曼萍刘永源江伟强周志华张薇梁东辉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的中医诊治及思考(附一例病案报道)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为临床少见疾病,临床上与其它导致低血糖症的疾病鉴别较为困难,治疗方法亦仍在探索之中,且关于中药治疗IAS的病例至今未见报道。珠江医院中医科梁东辉教授运用中医中药辨证治愈一名IAS患者。本文对...
黄曼萍刘永源江伟强周志华张薇梁东辉
关键词: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中医诊治
调脂方对ApoE-/-小鼠动脉斑块及端粒酶-端粒系统的影响
刘永源梁东辉林敏张薇黄曼萍彭春丽
正脂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兔MMP-9及TIMP-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正脂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1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4组:空白组(5只)、模型组(8只)、正脂方组(10只)、氟伐他汀组(8只),除空白组外采用喂饲高脂饲料法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分别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正脂方3 g/(kg·d)及氯伐他汀灌胃。分别在实验开始当天及实验第12、16周后采集耳缘静脉血检测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第16周动物处死后取主动脉根部行常规石蜡切片及油红O染色,观察AS病变程度及分析动脉脂质沉积情况,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S斑块中MMP-9和TIMP-1的光密度值。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C、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空白组未见AS病变,而模型组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脂质沉积严重;与模型组比较,正脂方组及氟伐他汀组皆可降低主动脉硬化程度、减轻血管壁的脂质沉积,并可降低血清TC、LDL-C水平(P<0.05);模型组可见HDL-C水平升高(P<0.05),MMP-9的表达水平下调(P<0.05),TIMP-1的表达升高。结论正脂方有明显降低TC及LDL-C、升高HDL-C的作用,同时有逆转动脉壁脂质沉积的作用,其抗AS的功效可能与其抑制AS模型兔血管壁中MMP-9及提高TIMP-1的表达有关。
黄曾艳黄曼萍梁东辉刘永源江伟强张薇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基质金属蛋白酶
调脂方对ApoE-/-小鼠动脉斑块及端粒酶—端粒系统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调脂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端粒、端粒酶以及主动脉病变、血脂、炎症指标的影响,探讨其抗AS作用机制。方法: 30只8周龄雄性ApoE -/-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中药干预组,每组10只。另取同周龄雄性C57BL/6小鼠10只做空白对照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方法建立AS模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小鼠用蒸馏水灌胃,中药干预组灌服中药“调脂方”,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钙灌胃给药,持续12周。运用生化仪检测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动脉斑块形成及脂质堆积程度;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及血管细胞的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结果:与正常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脂代谢指标和炎症指标均明显升高( P <0.01);与模型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和中药干预组均显著降低TC、LDL、HDL、hs-CRP( P <0.01),TG、IL-6( P <0.05);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中药干预组降低TC的作用较弱( P <0.05),而中药干预组在降低TG程度上优于阿托伐他汀组( P <0.05),在降低LDL、hs-CRP、IL-6及升高HDL上无明显差异。主动脉病理油红“O”染色显示模型组AS程度明显,中药干预组和阿托伐他汀组AS程度较模型组明显改善,阿托伐他汀组作用优于中药干预组。模型组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明显短于空白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酶活性低于空白对照组( P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药干预组端粒酶活性、阿托伐他汀组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明显提高( P <0.01),中药干预组与阿托伐他汀组之间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调脂方具有抗小鼠AS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脂代谢、炎症指标及调控端粒长度及�
刘永源梁东辉林敏张薇黄曼萍彭春丽
关键词:调脂方动脉粥样硬化端粒端粒酶APOE-/-小鼠
正脂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兔MMP-9及TIMP-1水平的影响
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动脉粥样硬化(AS)性疾病的发病率快速上升.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动态平衡在AS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曾艳黄曼萍梁东辉刘永源江伟强张薇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