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明明
- 作品数:7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死对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死对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2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单药组(n=55)与联合组(n=57),单药组采取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联合组采取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缺血区域脑血流量及侧支循环分级。结果联合组[96.5%(55/57)]有效率高于单药组[80.0%(4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及1个月,两组患者缺血区域脑血流量均上升,且联合组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联合组侧支循环分级中4级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死能修复神经功能损伤,恢复脑血液循环,改善血流速速,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
- 平娉翟明明
- 关键词:脑梗死丁苯酞阿托伐他汀钙片侧支循环
- 脑血管反应性与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随机单盲对照研究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脑血管反应性与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2月—2014年5月收治的194例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结合屏气试验检测梗死同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屏气指数(HBI),治疗组(89例)给予常规治疗+尤瑞克林治疗15 d,对照组(105例)给予常规治疗15 d。治疗前和治疗第16天,评估记录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残疾程度量表(mRS)评分,分析HBI与NIHSS评分及mRS评分降幅的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16天对照组和治疗组NIHSS评分与mRS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6天时,对照组和治疗组NIHSS评分、mR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第16天时,治疗组HBI与NIHSS评分降幅、mRS评分降幅均呈正相关(r=0.427、0.620,P<0.001)。治疗第16天时,对照组HBI与NIHSS评分降幅呈正相关(r=0.618,P<0.001);对照组HBI与mRS评分降幅无直线相关性(r=0.191,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TCD评价下的脑血管反应性与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短期预后呈正相关。
- 翟明明黄丽娜闫俊强邵艳敏
- 关键词:脑梗死脑血管循环尤瑞克林预后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分析被引量:17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nstructive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阿替普酶)静脉治疗合并房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选择2017-01-2019-11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70例合并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实验组,选择同时期未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38例合并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将实验组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0.6 mg/kg,A组)与标准剂量组(0.9 mg/kg,B组)。记录实验组溶栓前和溶栓后7 d NIHSS评分,记录对照组入院时和入院7 d NIHSS评分,记录3组患者7 d内的颅内出血发生情况和90 d病死率,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各组患者90 d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低剂量组和标准剂量组患者溶栓后7 d较溶栓前NIHSS评分改善率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A静脉治疗后,低剂量组颅内出血发生率和90 d病死率均低于标准剂量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90 d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低剂量rt-PA与标准剂量rt-PA在功能恢复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具有潜在较低的脑出血率及病死率。
- 杨辉丽翟明明彭静华闫俊强沈瑞乐张育德
- 关键词:阿替普酶心房颤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
- 七步教学法在医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 2022年
- 临床实习是高校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七步教学法”是近年来新兴的教育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教师注重示范和指导实习操作,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更好地为我国的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输出高素质人才。文章就“七步教学法”在医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 黄家瑞乔靓冯红芳翟明明张育德闫俊强
- 关键词:七步教学法医学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剂量阿替普酶溶栓疗效观察
- 闫俊强翟明明程丽妞张育德
- 系统评价甘露醇在后循环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评价甘露醇在后循环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194例研究对象采用按顺序编码、不透光、密封的信封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89)和对照组(n=105),两组治疗方案除了治疗组给予20%甘露醇静脉滴注5天(1g/kg,每8小时1次)之外,其他治疗方案完全相同。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国际合作共济失调评估量表(ICARS)、欧洲眩晕评价量表(EEV)和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量表(PANAS)对每位患者的疾病、心理状态和预后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第6天和第3个月,治疗组有共济失调和头晕患者积极情绪评分、消极情绪评分、ICARS评分、EEV评分、NIHSS评分、mR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有共济失调和头晕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短期应用甘露醇有助于缓解共济失调和头晕症状,并可能因此提高患者积极配合康复的能动性而使患者获益。
- 闫俊强翟明明白树风刘素琴贾小飞
- 关键词:甘露醇后循环脑梗死
- MRA- DWI不匹配指导丹参川芎嗪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磁共振血管成像-弥散加权成像(MRA-DWI)不匹配特征指导丹参川芎嗪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病72 h内的271例责任病变为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根据是否联合应用丹参川芎嗪分为治疗组(联合)及对照组(不联合);根据是否存在MRA-DWI不匹配,前者分为A1、B1亚组,后者分为A2、B2亚组。收集各组入院时和病程第3个月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残疾程度量表(MRS)评分并对比分析;根据是否为3个月良好临床结局将治疗组分为良好临床预后组及非良好临床预后组,利用二元Logistic进行3个月良好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病程第3个月,A1亚组的良好临床结局率均高于B1、A2及B2亚组(P<0.05);B1亚组的良好临床结局率与B2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MRA-DWI不匹配和DWI容积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3个月良好临床密切相关(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可有效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脑梗死,尤其是对于MRA-DWI不匹配者。
- 翟明明翟明明杨辉丽徐锦锦
-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