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静
-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2
- 供职机构:都江堰市医疗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被引量:24
- 2015年
-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都江堰市医疗中心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95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1050例给予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LVESV、LVEDV、LVEF和心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LVESV、LVEDV、LVEF和心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同型半胱氨酸(Hcy)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T-pro BNP、IGF-1、Hcy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NT-pro BNP、IGF-1、Hcy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好,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彭静陈俐马敏
- 关键词:环磷腺苷葡胺培哚普利慢性心力衰竭
- 胺碘酮治疗急性房颤的临床分析
- 2016年
- 目的:研究对急性房颤行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房颤患者92例,取150mg胺碘酮,6小时维持静脉滴注,速度为每分钟1mg,根据患者病情适当调整,转复即终止.结果:本次研究患者转复成功率为64%,未出现明显不适,无治疗事故发生.结论:对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可达到理想疗效,转复之后需加强对并发症的防治,可提升治疗安全性.
- 彭静马敏陈俐
- 关键词:急性房颤胺碘酮
-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心绞痛患者PCI术后血粘度及炎性因子、NT-proBNP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心绞痛患者PCI术后血粘度及炎性因子、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的130例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回顾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并根据PCI术后药物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接受常规治疗联合丹参多酚酸盐、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者患者围手术期血粘度以及炎性因子、NT-proBNP含量的变化。结果:PCI术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血粘度指标以及炎性因子、NT-proBNP含量均显著低于PCI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各项血粘度指标与PCI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炎性因子、NT-proBNP含量均显著低于PCI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PCI术后7天时,实验组患者的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聚集指数以及TNF-α、sICAM-1、sVCAM-1、LP-PLA2、NT-proBNP、D-二聚体、PTEN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环磷腺苷葡胺能够降低心绞痛患者PCI术后的血粘度,同时能够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心脏泵血功能。
- 彭静陈俐
-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环磷腺苷葡胺血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