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畅

作品数:84 被引量:26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理学
  • 21篇农业科学
  • 15篇文化科学
  • 10篇机械工程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医药卫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7篇教学
  • 13篇大学物理
  • 8篇光谱
  • 7篇荧光
  • 7篇玉米
  • 5篇调节剂
  • 5篇物理实验
  • 5篇大豆
  • 4篇大学物理实验
  • 4篇单壁
  • 4篇单壁碳纳米管
  • 4篇荧光光谱
  • 4篇院校
  • 4篇水淹
  • 4篇水淹层
  • 4篇碳纳米管
  • 4篇牛血
  • 4篇农业院校
  • 4篇纳米
  • 4篇纳米管

机构

  • 79篇黑龙江八一农...
  • 8篇江南大学
  • 7篇南京航空航天...
  • 6篇东北石油大学
  • 5篇南洋理工大学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黑龙江工程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贺州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中国石油吉林...

作者

  • 84篇王畅
  • 34篇王乐新
  • 18篇张欣艳
  • 12篇冯乃杰
  • 11篇郑殿峰
  • 9篇张平
  • 8篇王利光
  • 7篇朱文霞
  • 7篇关晓燕
  • 7篇赵志敏
  • 7篇陈佰树
  • 7篇赵达
  • 7篇徐延辉
  • 6篇赵晶晶
  • 5篇张洪鹏
  • 5篇齐德强
  • 5篇梁晓艳
  • 5篇李东
  • 4篇何天明
  • 4篇刘文彬

传媒

  • 7篇黑龙江八一农...
  • 5篇应用激光
  • 4篇高师理科学刊
  • 3篇黑龙江大学自...
  • 3篇科技风
  • 2篇黑龙江教育(...
  • 2篇大豆科学
  • 2篇物理学报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创新创业理论...
  • 2篇哈尔滨职业技...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2篇佳木斯职业学...
  • 2篇现代农业研究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7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2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0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激发光诱导奶牛血液的荧光光谱特性研究
2013年
为研究300~500nm激发光诱导奶牛血液的荧光光谱特性,以正常奶牛和异常奶牛(患乳腺炎)的血液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了荧光光谱试验。结果显示,当激发光波长为340~380nm时,血液样品产生了较强的荧光且具有较强的规律性。荧光强度较强的位置为469、605、642nm,并且样品的荧光光谱呈现出宽谱带特征,在468~491nm范围内,正常奶牛样品的荧光强度明显大于异常奶牛的荧光强度。分析表明,患乳腺病的奶牛其血液中的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浓度发生变化,导致468~520nm范围内荧光发生变化;血液中的卟啉分子发生变化,导致676~800nm范围内荧光发生变化。
王畅王乐新赵志敏
关键词:奶牛血液荧光光谱特性乳腺炎
对铜——氮共掺杂氧化锌的导电及光催化性质的研究
2020年
采用第一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的方法研究了纯Zn O和Cu,N,Cu+N掺杂Zn O的几何结构、杂质形成能、电子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与N掺杂相比,Cu+N共掺杂的形成能更小,光生电子空穴对更容易分离,带隙更窄。光学性质计算表明,所有掺杂体系的吸收边都向低能区移动,Cu+N掺杂的Zn O在可见光范围内有明显的红移且出现了较强的吸收峰,可有效提高Zn O的光催化活性。
左春英王畅张欣艳钟成
关键词:氧化锌导电光催化活性
单壁碳纳米管径向形变对介电常数和吸收光谱的影响
2009年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方法中的PBE(J.Perdew、K.Burke和M.Ernzerhof)技术,对结构为(10,0)的锯齿型单壁碳纳米管在径向发生0.0-0.5扁率时的介电常数ε和光谱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显示:(10,0)型单壁碳纳米管的径向形变对其介电常数峰值及光谱峰值的大小、位置和频率范围都有较大的影响。当入射光偏振方向垂直管轴时,介电常数峰值向低频区偏移,光谱峰值则依赖于初始位置。当入射光的偏振方向平行于管轴时,主要特征是介电常数幅值的变化和光谱范围的拓宽,同时,介电常数峰值向低频区偏移。
王利光郭良王畅颜浩然Terence K.S.W.
关键词:单壁碳纳米管广义梯度近似吸收光谱介电常数
聚和物驱水淹层复电阻率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大庆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并且随着聚合物驱油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广泛应用,储层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的解释方法已不能完全适用。复电阻率法(CR)是新型技术,它用于聚合物驱水淹层解释的基础是岩样的复电阻率频散特性实验。介绍了聚合物驱岩样复电阻率频散特性实验的原理、装置、方法以及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聚合物驱后水淹层岩样的复电阻率的虚部对含水饱和度更敏感,进一步研究得到虚部比值与含水饱和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用于聚合物驱后的水淹层解释。实际井资料解释结果与岩芯分析结果对比表明,用复电阻率虚部比值对聚合物驱水淹层进行定量解释是有效的,并分析了误差存在的原因。
王畅成永王乐新
关键词:水淹层复电阻率虚部频散特性
现代教育技术在畜牧兽医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畜牧兽医教学工作发展,提升教学工作的实效,需要全面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此实现畜牧兽医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本文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对现代教育技术在畜牧兽医教学中实践应用时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进行阐述,分别对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在畜牧兽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展开剖析,以此实现畜牧兽医教学工作的全面创新。
崔一喆王秋菊王畅张冰冰李美鑫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Controlling Thermal Radiation by Defect Mode of One-Dimensional Photonic Crystals Containing Negative-Index Materials
A new kind thermal radiation source consisting of photonic crystals (PCs) containing negative-index materials ...
王畅杨娜杜军王乐新张平
关键词:NEGATIVE-INDEXPHOTONICCRYSTALSCOHERENCERADIATION
锯齿形石墨烯带(7-ZGNR)输运性质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方法的非平衡格林函数,对无限长锯齿形石墨烯带(7-ZGNR)的态密度和输运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模拟。结果表明,此石墨烯带的电子输运系数和其态密度有关,波峰与波谷分别相对应。此外,输运曲线近似在费密能级两边对称。由于宽度只有10nm左右,石墨烯带受量子效应的影响,对不同本征能量的电子的输运系数呈整数变化,相应的电导呈现阶跃式变化,其值均为量子电导G0的整数倍。另外,给石墨烯带加以0~1.5V的偏压,计算I-V曲线。结果发现,此石墨烯带在0~1.5V内的I-V曲线接近于线性,考虑到其带隙值较小,因此可认为7-ZGNR是金属型的锯齿形石墨烯带。采用类似的方法,可以判定其他石墨烯带的输运性质。
颜浩然霍新霞王畅TERENCE K.S.W王利光
关键词:非平衡格林函数输运性质态密度
光修复技术对材料性能影响的实验被引量:1
2012年
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以其特有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桥梁等领域,复合材料的损伤修复已成为热点研究的项目。文中用现代光测技术,以飞行器上常用的复合材料作试件,用实时法测定了试件在不同激振力作用下的共振频率,再用时间平均全息干涉计量术拍摄了在特定共振频率下试件的原始状态、受损状态以及经光固化修复后的全息图。通过对拍摄全息图的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受损后试件的抗弯刚度减小;相对于试件的标准状态,光修复后试件振型基本恢复了原始状态,达到了较好的修复效果。实验验证了光修复技术应用的可行性,为光修复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王乐新赵志敏王畅朱文霞
关键词:复合材料材料性能
不确定度在农科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2008年
就农科大学物理实验中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强调不确定度评定时应注意的问题,并结合具体的实验给出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
王畅王乐新赵达张欣艳胡秀珍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不确定度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籽粒形态及鲜重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籽粒形态及鲜重产量的影响,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及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玉米9叶期分别喷施矮丰(AF,50 mg/L)、烯效唑(S3307,50 mg/L)、乙烯利(ETH,400 mg/L)、激动素(KT,10 mg/L)及激动素和烯效唑的混剂(H,30 mg/L),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喷药后第17 d开始取样,以后每隔9 d取1次样,分别测定玉米穗鲜重及籽粒鲜重、体积和干重,计算籽粒水含率、鲜比重和单粒重,成熟期进行产量及穗部形态测定。【结果】喷药后第17和26 d,各调节剂处理穗鲜重较CK增加11.68%~26.47%和10.13%~22.94%,籽粒百粒鲜重比CK增加16.21%~24.31%和11.60%~17.40%,籽粒百粒体积比CK增加20.00%~50.00%和12.00%~30.00%,籽粒百粒干重比CK增加32.44%~53.87%和6.28%~10.43%,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喷药后第35和44 d,各调节剂处理穗鲜重及籽粒形态指标基本高于CK,且第44 d时籽粒水含率比CK显著降低5.49%~24.15%。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后,穗行数、单粒重和鲜重产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各调节剂处理籽粒鲜重产量较CK增加0.47%~9.72%。【结论】玉米9叶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增加其穗鲜重及籽粒鲜重、干重和体积,降低籽粒水含率,进而提高玉米鲜重产量,其中以喷施ETH和S3307的调控效果较佳。
李东郑殿峰冯乃杰赵晶晶张盼盼刘文彬张洪鹏徐延辉王畅
关键词:玉米植物生长调节剂籽粒形态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