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涛
- 作品数:37 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脱水催化剂的改性对浆态床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的影响被引量:25
- 2005年
- 以Cu(NO3 ) 2 为前驱体 ,以水、丙酮或乙二醇为溶剂 ,以γ Al2 O3 为载体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用于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的脱水 变换双功能催化剂 ,并对其还原性能、晶态分布、还原态的酸性及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H2 TPR结果表明 ,以乙二醇为溶剂制备的催化剂上可还原氧化铜的量最多 .XRD结果表明 ,以水为溶剂制备的催化剂上 ,氧化铜并未完全均匀地分散在氧化铝表面 ,而是有一部分以单质铜或铜铝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而以丙酮或乙二醇为溶剂制备催化剂时 ,氧化铜分布均匀 .还原态催化剂NH3 TPD结果表明 ,以乙二醇为溶剂制备的催化剂上 ,酸性中心主要集中在弱酸位上 .浆态床搅拌釜中合成反应的结果表明 ,用氧化铜对脱水催化剂进行改性 ,能改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提高CO转化率和产物中二甲醚的选择性 ,抑制副反应的发生 .非水溶剂的使用对CO转化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但可改变催化剂上酸中心的分布 ,提高二甲醚的选择性 ,并抑制副反应的发生 .
- 谭猗生解红娟崔海涛韩怡卓钟炳
- 关键词:氧化铜脱水催化剂合成气二甲醚丙酮
- 浆态床煤基合成气合成二甲醚的催化剂及制法和应用
- 一种浆态床煤基合成气合成二甲醚的催化剂由合成甲醇催化剂C301与脱水催化剂组成,其重量比为1~5∶1。所述的脱水催化剂的组成为:Al<Sub>2</Sub>O<Sub>3</Sub> 60~80%,ZnO 10~30%,...
- 谭猗生解红娟韩怡卓崔海涛杨彩虹
- 文献传递
- 一种煤焦油加氢脱硫脱氮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煤焦油加氢脱硫脱氮催化剂是以Ni、W为活性组分,F为助剂,γ‑Al<Sub>2</Sub>O<Sub>3</Sub>为载体,其中NiO为5‑10wt%,WO<Sub>3</Sub>为15‑30wt%,F助剂为0.1‑...
- 李振荣崔海涛赵亮富赵敏武行洁
- 文献传递
- 一种多产轻质清洁燃料油的煤焦油催化加氢处理方法
- 一种多产轻质清洁燃料油的煤焦油加氢处理方法是将煤焦油经过预分馏,除去沥青等重组分以及重金属盐与固体杂质等,分别切取小于300℃和300~380℃馏分作为加氢原料油,将300~380℃馏分加氢原料油和氢气混合后进入加氢反应...
- 赵亮富崔海涛张晔邱泽刚朱红英
- 文献传递
- 一种甲醇脱水制二甲醚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甲醇脱水制二甲醚催化剂各组份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CuO20~40%、ZnO5~30%、La<Sub>2</Sub>O<Sub>3</Sub>1~10%、Sm<Sub>2</Sub>O<Sub>3</Sub>1~10%、...
- 谭猗生解红娟韩怡卓崔海涛杨彩虹
- 文献传递
- 不同P改性方式对Mo-Co/-γAl_2O_3煤焦油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在MoO_3,CoO,P_2O_5质量分数分别为13.50%,2.11%,4.16%的条件下,采用不同P改性方式制备了3种P改性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不同P改性方式对气化焦油馏分油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H_2-TPR)、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P改性方式对催化剂的孔结构、酸分布、活性组分还原性和硫化性等理化性质有不同影响,从而改变了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预浸渍磷酸制备的催化剂对焦油馏分油表现出较佳的加氢脱硫活性,脱硫率达到96.98%。
- 胡乃方崔海涛邱泽刚赵亮富
- 关键词:煤焦油加氢脱硫
- 改性甲醇催化剂用于浆态床二甲醚合成反应的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用共沉淀法、浸渍法制备Mn改性催化剂CuZnAlMn和Mn/CuZnAl。通过H2 -TPR、XRD和目标反应浆态床CO +H2 合成二甲醚 ,对Mn改性催化剂的还原性能、体相结构和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H2 -TPR结果表明 ,在CuZnAlMn催化剂上CuO易还原 ,且颗粒分散均匀。XRD结果表明 ,在Mn/CuZnAl和CuZnAlMn上 ,都没有MnO相出现 ,且在CuZnAlMn上能较好的形成CuZn共熔体。合成反应结果表明 ,共沉淀法制备的CuZnAlMn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最佳 ;在催化剂中适当提高Al和Zn的含量 ,有利于二甲醚收率的提高 ;2 6 0℃的温度下 ,二甲醚收率高。
- 解红娟崔海涛谭猗生韩怡卓
- 关键词:DME浆态床天然气化工
- 一种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处理催化剂是以Ni<Sub>2</Sub>P为活性组分,以介孔MCM‑48为载体,其中Ni<Sub>2</Sub>P的负载量为15‑30 wt%,其余为介孔MCM‑48载体。本发明具有催化剂活性相Ni...
- 崔海涛邵明强赵亮富
- 文献传递
- 煤焦油加氢处理馏分油选择性加氢裂化制轻芳烃的催化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 一种煤焦油加氢处理馏分油选择性加氢裂化制轻芳烃的催化剂是由HZSM‑5‑MgAPO‑5复合分子筛载体和活性组分Ni<Sub>2</Sub>P组成,其中活性组分Ni<Sub>2</Sub>P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2%~30%,...
- 崔海涛武行洁赵敏李振荣赵亮富
- 文献传递
- 煤焦油制中温沥青的族组分及结构表征被引量:6
- 2016年
- 采用溶剂抽提法、元素分析法、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对中温煤焦油制备的煤沥青(MCP)和高温煤焦油制备的煤沥青(HCP)组成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CP和HCP的平均分子式分别为C_(36.01)H_(34.56)N_(0.35)S_(0.13)O_(2.28),C_(46.90)H_(24.12)N_(0.41)S_(0.23)O_(0.54);软化点分别为77.6℃,86.2℃。MCP的族组成:庚烷可溶物17.34%,庚烷不溶甲苯可溶物66.94%,喹啉不溶物含量为0.95%。HCP的族组成:庚烷可溶物16.86%,庚烷不溶甲苯可溶物39.97%,喹啉不溶物含量为11.89%。与HCP相比,MCP中脂肪侧链、环烷结构较多,芳构化程度较低。采用改进的Brown-Lander模型计算分子平均结构参数,推测出两种煤沥青的平均分子结构。根据研究结果对MCP的利用提出相应的建议。
- 崔保银张伟崔海涛李振荣赵亮富
- 关键词:煤焦油沥青族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