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阳

作品数:5 被引量:79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中尺度
  • 2篇中尺度对流
  • 2篇中尺度对流系...
  • 2篇切变
  • 2篇风切变
  • 2篇暴雨
  • 2篇垂直风切变
  • 2篇大暴雨
  • 1篇低云
  • 1篇低云量
  • 1篇云量
  • 1篇中尺度扰动
  • 1篇生命史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台风
  • 1篇台风登陆
  • 1篇天气过程成因...
  • 1篇逆温
  • 1篇逆温层
  • 1篇浓雾

机构

  • 5篇江苏省气象局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江苏省气象科...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辽宁省气象台
  • 1篇江苏省气象服...

作者

  • 5篇沈阳
  • 3篇吴海英
  • 1篇陈海山
  • 1篇严文莲
  • 1篇曾明剑
  • 1篇王卫芳
  • 1篇景元书
  • 1篇王磊
  • 1篇刘梅
  • 1篇苏航

传媒

  • 1篇气象科学
  • 1篇气象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1211号“海葵”台风登陆后引发两段大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利用地面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1211号"海葵"台风登陆后在江苏引发的两段降水对流特征差异明显的大暴雨天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段区域性大暴雨天气发生在台风环流中心及北侧偏东风急流附近,此时台风环流完整,中心维持正压结构,环流中心及其北侧偏东急流附近伴有较大范围的水汽辐合和强上升运动,有利于区域性大暴雨天气发生,但降水发生在近乎中性的层结下,降水分布较均匀,发展平缓,降水期间对流活动较弱;第二段大暴雨则发生在远离环流中心的台风倒槽顶部,降水期间暴雨区中高层伴有较明显的冷平流,有利于对流不稳定层结发展,降水发展过程中,地面风场出现中尺度扰动,增强了局地辐合和气旋性涡度,加之地面锋区发展,促进了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此段降水中尺度特征显著,发展迅速,雨强大,伴有明显的对流特征,导致出现局地特大暴雨天气。
吴海英曾明剑王卫芳王磊沈阳
关键词:台风中尺度扰动中尺度对流系统
2016年冬季江苏省一次大范围强浓雾天气过程成因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基于2016年2月11日夜间至12日白天江苏省一次全省范围的强浓雾天气过程,利用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NCEP通量资料对此次强浓雾天气过程发生前后的能见度、风场、温度、湿度、探空数据及感热通量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2月11日白天江苏地区的降水为强雾天气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水汽条件,逆温层的建立和合适的近地面风速及垂直风切变均有利于雾天气的形成;空气相对湿度增大先于雾天气的发生,对雾的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可将相对湿度≥95.0%作为冬季雾形成的阈值。此次雾天气持续过程中江苏地区部分气象站的温度在夜间小幅上升,可能与水汽凝结时释放潜热有关;地气温差负值和地面感热通量负值均表明夜间地面对空气的冷却作用。从雾的成因来说,夜间晴空辐射降温是江苏地区此次大范围强浓雾天气过程形成的直接原因,而由于平流作用形成的逆温层和逆湿层是雾提前加强与维持的有利因素。对江苏省大部地区而言,此次强浓雾天气过程应为辐射雾;从雾预报的角度考虑,需密切关注逆温层是否建立并维持,当白天有降水时,还需注意夜间低云量的变化。
沈阳沈安云苏航熊世为严文莲
关键词:逆温层垂直风切变低云量感热通量
长生命史超级单体结构特征与形成维持机制被引量:31
2017年
利用地面加密自动站、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4月28日冷涡背景下发生在苏皖地区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此次过程中导致苏南区域性冰雹的长生命史超级单体风暴结构特征及形成维持机制。结果表明:冷涡后部偏北急流的建立及其携至南下的冷平流,促进了条件性不稳定层结和深层垂直风切变的发展,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地面中尺度低压及与之伴随的辐合线是对流风暴的触发机制之一。长生命史超级单体风暴起源于对流层中层,成熟阶段具有高度组织化的动力结构,风暴内伴有显著旋转特征,中层旋转最为明显,风暴内中层及以下对应较深厚的辐合区,风暴顶则表现出明显的辐散特征,有利于风暴内上升气流和风暴低层暖湿入流的增强,促进了低层较丰富的水汽向风暴内输送,导致对流风暴的垂直增长和强烈发展。冰雹出现前后,风暴顶高、质心高度呈现波动特征,冰雹出现在对流风暴顶高及质心高度迅速下降阶段,质心高度下降趋势更显著。超级单体风暴较长时间维持与对流层中层持续南下的冷平流、强垂直风切变的维持及风暴内旋转特征持续有关。
吴海英陈海山刘梅沈阳
关键词:超级单体风暴垂直风切变
基于ECMWF细网格产品的一种优化BP-MOS气温预报方法被引量:24
2017年
基于ECMWF细网格模式输出产品,以一种优化的BP-MOS模型预测1~7 d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并对比该方法和ECMWF细网格的2 m温度输出产品以及线性MOS方法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在预报因子处理时,考虑云量、风、湿度等对气温变化的"过程"影响能有效提高预报准确率;ECMWF细网格2 m温度产品在短期3 d内均方根误差均在2℃以内,但中期时段预报效果明显低于MOS方法;由于线性MOS模型预报存在不稳定现象,而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使其在容错性方面优势明显,因此优化的BP-MOS模型预测效果良好。
熊世为郁凌华胡姗姗沈安云沈阳景元书
关键词:MOS方法气温预报
南京一次局地大暴雨的β中尺度对流系统结构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WRF中尺度模式,对2007年7月发生在南京地区的一场局地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大尺度环流、流场以及有关物理量等特征结构分析表明:在南京地区产生局地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是一个β中尺度对流单体。在成熟期具有暖性对流涡柱的特征,涡度的发展较散度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其暖心结构和假相当位温分布与热带气旋极为一致。并且该对流系统的垂直环流在成熟期表现出了一些类似超级单体的环流特征,证明了普通单体风暴具有向局地强风暴发展的潜力。从分析液相及冰相粒子混合率的垂直分布表明:对流单体发展的成熟期,冻结高度之上有过冷水与冰相粒子共存,过冷水分布最广的时期与系统最强降水时段对应良好。这意味着淞化过程可能是导致对流系统降水增幅的一种机制。由水汽通量散度分析,对于预报对流系统的发生位置和时间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本次过程中流场散度项是决定水汽通量散度分布的关键因素,水汽平流项的贡献甚微。
沈阳沈安云吴海英尹东屏
关键词:暴雨Β中尺度对流系统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