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松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龙岩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龙岩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脑出血
  • 7篇出血
  • 5篇高血压
  • 3篇血肿
  • 3篇手术
  • 3篇微创
  • 3篇颅内
  • 3篇高血压性
  • 2篇血肿清除
  • 2篇血肿清除术
  • 2篇入路
  • 2篇手术指征
  • 2篇内压
  • 2篇清除术
  • 2篇颅内压
  • 2篇基底
  • 2篇基底节
  • 2篇基底节区
  • 2篇基底节区脑出...
  • 2篇高血压性脑出...

机构

  • 11篇龙岩市第二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嘉兴市第一医...
  • 1篇厦门中山医院

作者

  • 11篇吴松
  • 9篇陈小鑫
  • 7篇钱水清
  • 6篇邓志鸿
  • 5篇范志泉
  • 4篇陈源锋
  • 1篇林元相
  • 1篇林堃

传媒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手术指征的高血压性脑出血86例临床分析
邓志鸿陈小鑫陈源锋范志泉钱水清吴松陈养川吴仰宗温铖彩
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微创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2021年
目的探究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神经内镜微创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行小骨窗开颅显微术,观察组65例行神经内镜微创术,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7 d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的GOS、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效果突出,既可改善手术指标、降低颅内压,又可帮助患者获得良好预后,值得推广。
吴松陈小鑫范志泉李强
关键词: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术颅内压
有手术指征的高血压性脑出血86例临床分析
邓志鸿陈小鑫陈源锋范志泉钱水清吴松陈养川吴仰宗温铖彩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行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颅内压监测的效果分析
陈小鑫邓志鸿钱水清吴松陈养川温鋮彩
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陈养川钱水清温铖彩邓志鸿吴仰宗吴松
经皮微通道椎旁入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经皮微通道椎旁入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43例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另43例设为观察组,采用经皮微通道椎旁入路微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VAS、JOA评分差异,以及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下腰部疼痛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的VAS、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比,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的情况下,经皮微通道椎旁入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的特点,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小鑫邓志鸿钱水清吴松陈养川温铖彩
关键词:微通道微创腰椎间盘突出症
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比较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48 h血肿清除率]水平、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48 h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GCS评分及术后2周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颞叶皮质入路相比,采用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术后GCS评分和ADL评分,安全性与之相当。
吴松陈小鑫吴仰宗李强
关键词:显微镜血肿清除术基底节区
甘油果糖与奥拉西坦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并发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甘油果糖与奥拉西坦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并发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并发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在给予降血糖水平等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甘油果糖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联合奥拉西坦静脉滴注。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脑血肿、脑水肿体水积、神经功能恢复[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FBG、2 h 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 h 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脑水肿、脑血肿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水肿、脑血肿体积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善血糖水平的基础上,甘油果糖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糖尿病并发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预后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吴松陈小鑫钱水清李强
关键词:甘油果糖脑出血脑水肿神经功能
小骨窗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及预后观察
2022年
目的:观察分析小骨窗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6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小骨窗手术治疗。观察二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及致残发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致残比例、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平均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小骨窗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及致残发生较传统手术低,值得临床进一步试验。
范志泉吴松
关键词:小骨窗手术高血压脑出血
高龄破裂脑动脉瘤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已破裂脑动脉瘤病人不同治疗方法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高龄(≥70岁)已破裂脑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Hunt-Hess分级:Ⅰ级8例,Ⅱ级4例,Ⅲ级3例,Ⅳ级2例,Ⅴ级1例。结果随访3-26个月,积极外科治疗者按Hunt-Hess分级:Ⅰ级者治愈4例(夹闭2例,介入治疗2例)、中残1例(夹闭);Ⅱ级者治愈1例(介入)、死亡1例(夹闭);Ⅲ级者死亡2例(夹闭),Ⅳ级者重残1例(夹闭)。保守治疗8例均死亡。结论对于70岁以上已破裂脑动脉瘤病人,合适病例可首选介入治疗;夹闭术也可选择,尤在伴颅内血肿时。
邓志鸿陈小鑫陈锷田新华陈源锋吴松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