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多个文献数据库,并搜索近5年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和相关文献。纳入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2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8篇中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随机对照试验,共560例患者。因各研究采用不同的干预措施,故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6个研究报道了治疗的总有效率,提示联合应用中药疗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股骨头坏死的优良率。6个研究采用了Harris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3个研究报道了影像学总有效率,提示联合应用中医药疗法亦能提高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总有效率。结论:中药联合其他方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较不联合使用中药治疗有益,但受纳入文献质量限制,以上结论尚需要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目的对中药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Ficat I、Ⅱ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性做出客观评估。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 Med、EMBase,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7篇文献464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未发现双盲试验。根据意向治疗分析显示与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相比,结合中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对总有效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优势比为3.76(2.20,6.44)。结论以本项Meta分析为基础,中药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较单纯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有益,但受纳入文献质量限制,以上结论尚需要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血浆D-二聚体(D-dimer)、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益气活血法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初步机理。【方法】前瞻性选取27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例和治疗组14例,应用益气活血中药通脉饮后,检测血浆D-dimer、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术后2 d 2组D-dimer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全血粘度(高、中、低切)均较术前降低(P<0.01)。术后15 d应用通脉饮治疗后,治疗组D-dimer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而全血粘度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凝血功能方面,术后2 d 2组血小板计数均较术前减少(P<0.01);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术前明显延长(P<0.01),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术后15 d应用通脉饮预防后,治疗组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而PT、APTT、FIB较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通脉饮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益气活血中药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血循环中血小板的数量,释放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等因素有关;同时,中药对血液流变学及PT、APTT无影响,故不增加术后出血的危险。
目的:对中药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估。方法:计算机检索(2005年1月至2015年10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Pub Me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中药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文献,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7篇文献,共820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未发现双盲试验。根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与西药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99,95%CI:1.67,5.36,P<0.01);漏斗图基本对称。结论:中药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较好,但受纳入文献质量限制,以上结论尚需要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与单纯术后常规化疗治疗骨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Cochrance图书馆、维普、知网等数据库中近5年来骨肉瘤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的文献,将Jadad评分大于或等于3分的高质量文章纳入本研究。数据分析采用Rev Man 5.2软件,检验异质性,并根据其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结果:共5项RCTs、398例骨肉瘤患者入选。与单纯术后常规化疗组相比,新辅助化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术后常规化疗组,肢体功能优良率的合并优势比(OR)为1.99,95%可信区间(95%CI)为1.32~3.00(P=0.001),3年总体生存率的合并优势比为2.54,95%可信区间为1.66~3.90(P<0.0001)。结论:新辅助化疗能明显提高骨肉瘤患者的肢体功能,且提高了骨肉瘤患者的总体生存率。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分析临床研究的现状。方法:检索美国医学文摘数据库(Pub Med)、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文献,纳入文献均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与单纯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比较研究,且为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按照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方法,逐一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根据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评分,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计742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与单纯西药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Schober试验、胸廓活动度、晨僵时间、ESR、CRP的分析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时以上各项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效果。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鉴于缺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支持,尚需要更多设计良好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