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敏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胸腔
  • 5篇胸腔镜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2篇气胸
  • 2篇自发性气胸
  • 2篇淋巴
  • 2篇肺癌
  • 1篇单侧
  • 1篇电视
  • 1篇电视胸腔镜
  • 1篇胸壁
  • 1篇胸腔镜检
  • 1篇胸腔镜检查
  • 1篇引流
  • 1篇早期非小细胞...
  • 1篇质量评分
  • 1篇治疗肺癌
  • 1篇治疗肺腺癌
  • 1篇治疗临床分析

机构

  • 6篇常熟市第二人...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6篇杨敏
  • 4篇张寅
  • 1篇顾剑峰
  • 1篇蒋治平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校医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单侧自发性气胸合并双侧肺大疱胸腔镜下同期双侧手术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分析中青年患者单侧自发性气胸胸腔镜下患侧手术与同期双侧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单侧组和双侧组患者各50例,分别采用单侧手术和双侧手术,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复张性肺水肿、呼吸衰竭、胸腔出血、切口感染愈合不良),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术后随访2年比较对侧气胸复发率。结果双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单侧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有显著性(χ2=0.87,P=0.386)。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和FACT-L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随访2年,两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χ2=9.64,P<0.05)。结论中青年患者单侧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下同期双侧手术可明显降低术后对侧气胸发生率,中青年自发性气胸患者若无心肺功能不全者可行同期双侧手术治疗。
杨敏蒋治平顾剑峰张寅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胸腔镜复发率
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肺腺癌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肺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2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三孔胸腔镜肺腺癌切除术治疗的肺腺癌患者50例作为胸腔镜组,另选取接受常规开放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的肺腺癌患者50例作为开胸组。胸腔镜组采用三孔胸腔镜肺腺癌切除术,开胸组采用常规开放肺叶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免疫功能、血清因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胸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TNF-α、降钙素原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胸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开放肺叶切除手术比较,采用三孔胸腔镜肺腺癌切除术能够有效减少肺腺癌患者手术创伤,有利于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促进其术后恢复,手术安全性较高。
杨敏王家琪张寅
关键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肺腺癌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淋巴清扫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究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VATS)联合系统淋巴清扫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64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分层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VATS联合系统淋巴清扫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淋巴清扫治疗,随访3年,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及生存率,并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7个月,1、2、3年生存率为87.50%、68.75%、40.63%;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5个月,1、2、3年生存率为84.38%、62.50%、34.38%;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两组总体生存时间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病灶长度、组织分化、清扫淋巴结个数及术后化疗与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相关(P <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及清扫淋巴结个数是影响观察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结论:VATS联合系统淋巴清扫治疗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淋巴清扫治疗的临床效果相当;临床分期及清扫淋巴结个数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张寅杨敏王家琪
关键词:肺癌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37例报告
2010年
张寅杨敏
关键词:胸腔镜检查电视气胸
胸壁负压引流对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胸壁负压引流对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2014年12月收住入院的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266例。根据处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n=65)采用常规手术康复治疗与护理;试验组(n=201)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胸壁负压引流。比较两组术后皮下积液患者比例、切口拆线时间、切口感染患者比例、住院天数、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试验组术后皮下积液和切口感染患者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49%,3/201)vs(30.77%,20/65),(0,0/201)vs(4.62%,3/65),P<0.05];试验组切口拆线时间及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9.1±1.2)d vs(14.2±1.3)d,(10.2±0.9)d vs(16.3±1.1)d,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壁负压引流可促进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皮下积液的排出、降低切口感染率,从而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建议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尤其是在肋骨骨折多、胸部损伤重、并发症多的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予以胸壁负压引流。
杨敏
关键词:康复生活质量评分
分析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究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肺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早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治疗时手术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肺叶切除组和肺段切除组,各35例,术后随访周期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6个月肺功能指标、心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肺叶切除组比,肺段切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更少,住院时间和引流天数均更短,但手术时间更长;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_(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每搏输出量(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降低,但肺段切除组均较肺叶切除组高(均P<0.05);肺段切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较肺叶切除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应用于早期NSCLC患者中,能够减少术中创伤和术后引流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对肺功能和心功能的影响,且安全性良好。
杨敏
关键词: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肺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