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芝 作品数:6 被引量:62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哲学宗教 更多>>
平衡身份认同理论:基于中国女大学生的检验 为了对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Greenwald等人在2002年以Heider(1958)的平衡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关于内隐态度、刻板印象、内隐自尊和内隐自我概念的整合理论,将社会知识结构(Social know... 朱慧珺 刘云芝 蔡华俭 卢秀玲 梁宵文献传递 区分适应性自恋和非适应性自恋:多视角的证据 被引量:9 2019年 近40年来,正常人的自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日益增加的证据显示正常人的自恋可以按照适应功能进一步区分为适应性自恋和非适应性自恋两类。本文对揭示两类自恋差异的证据进行了全面梳理,包括二者的成分构成、适应功能、人格基础、发展规律和遗传基础。这些结果促进了对自恋复杂性的认识,加深了对现有研究的理解,同时也突出了未来区分二者的重要性。将来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澄清二者的差异,编制相应的量表,探讨二者在其它方面的不同,特别是二者是否具有不同的神经基础。 余震坤 刘云芝 刘云芝 蔡华俭关键词:自恋 心理学视野中的谦虚及其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谦虚既是一种人格,也是一种社会行为。目前对谦虚的测量主要采用外显量表和内隐测试。谦虚在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组织管理等方面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谦虚受到社会文化、情境等外部因素以及性别、信念等个体因素的影响。儿童谦虚观念的形成受到行为本身真实性和儿童对环境的认知这两方面的影响。该文从含义、测量、功能、影响因素、发展等方面对心理学界的谦虚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结果发现,相比国际心理学界日益增多的实证研究,本土对谦虚的探讨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而且缺乏理论建构。期望该文能唤起国内研究者对谦虚研究的重视,让传统价值在当代中国发挥新的作用。 施媛媛 刘云芝 罗宇 蔡华俭关键词:谦虚 社会规范 文化 本土心理学 自尊的认知神经机制 被引量:14 2017年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总体的情感性评价。自尊有助于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帮助个体应对威胁,具有重要的适应价值。近年来随着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关于自尊的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日益增多,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自尊与大脑的结构(如海马体积、前扣带回等区域的灰质体积)和功能(静息态下的默认网络活动以及脑区之间的功能联结性)存在一定的关联;2)自尊调节大脑对威胁的反应,与高自尊个体相比,低自尊个体面对威胁时产生更强的防御性反应,自尊通过影响个体面对威胁时的大脑活动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威胁;3)自我评价过程涉及大脑前额叶、眶额叶、扣带回等多个脑区,自尊调节个体在自我评价过程中的大脑活动。总之,自尊作为个体重要的人格特质,与大脑的结构、功能以及活动状态等都具有一定的关系;这些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自尊的神经机制,加深了对自尊及其功能的理解。 杨紫嫣 罗宇 古若雷 刘云芝 蔡华俭关键词:自尊 自我评价 前扣带回 未来自我连续性及其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8 2018年 一个人将现在自我和未来自我联系在一起的紧密程度反映了他/她在时间维度上自我连续性的强度,即未来自我连续性。个体如何看待其现在自我与未来自我之间的连续和一致程度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跨期决策、储蓄和消费、学业成就领域、社会行为和健康领域等方面。未来研究可深入探讨未来自我连续性的神经基础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拓展未来自我连续性相关的应用研究。 刘云芝 杨紫嫣 王娱琦 陈鋆 蔡华俭关键词:跨期决策 内隐联系测验的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被引量:17 2015年 内隐联系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自1998年提出至今已经得到了大量研究。早期涉及IAT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和机制探索;自2007年以来,有关IAT的应用研究迅速增加,涉及心理与行为健康、发展与教育、职业、政治、法律犯罪、消费与决策和亲密关系七个主要领域。大量研究表明,IAT在上述领域均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具有一些外显问卷测量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国内,虽然涉及IAT的研究数量不少,但应用研究非常有限。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发的云端心理实验室(www.cpsylab.com)开发了大量IAT,并提供各种免费的内隐社会认知测量,期望能促进IAT在中国的应用。 杨紫嫣 刘云芝 余震坤 蔡华俭关键词:内隐社会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