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蒲飞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2篇胆管
  • 2篇胆囊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血栓
  • 2篇血栓溶解
  • 2篇血栓溶解疗法
  • 2篇溶栓
  • 2篇手术前
  • 2篇手术前后
  • 2篇术前
  • 2篇术前后
  • 2篇尿激酶
  • 2篇尿激酶静脉
  • 2篇尿激酶静脉溶...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机构

  • 5篇邛崃市人民医...
  • 2篇邛崃市医疗中...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7篇蒲飞
  • 4篇黄艳
  • 1篇周红雨
  • 1篇吴本华

传媒

  • 1篇腹部外科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无张力疝修补术40例疗效观察
2011年
目的探讨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疗效,并与传统疝修补术的手术效果作比较。方法入选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手术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对照组40例;传统疝修补手术,比较2组的手术观察指标。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比传统疝修补术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少,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早,术后无复发且无切口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符合人体正常解剖结构的要求,解剖分离少,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腹股沟疝修补的首选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蒲飞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
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大剂量尿激酶超早期(发病6h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3例,于溶栓前及溶栓后2h、24h、1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观察脑内及其他系统有无出血并发症。结果溶栓后2h瘫痪肢体肌力提高3级4例,2级8例,1级7例,无变化4例,其中4例24h内临床症状反复;1个月时,发病4h内溶栓组与4h^6h内溶栓组相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ESS)升高更明显,前者(P<0.01),后者(P<0.05),本组有1例大面积脑梗死溶栓后出现非症状性出血性脑便死,3例于溶栓结束后出现轻微齿龈出血,无1例死亡。结论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其疗效较肯定,溶栓开始时间越早,疗效越好,在严格掌握适应症情况下,应用比较安全。
黄艳蒲飞
关键词:脑梗死卒中血栓溶解疗法尿激酶
小肠结石并肠梗阻一例报道
2002年
蒲飞吴本华黄艳
关键词:小肠结石肠梗阻并发症病例报告手术
23例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 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大剂量尿激酶超早期(发病6 h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3例,于溶栓前及溶栓后2 h、24 h、1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观察脑内及其他系统有无出血并发症.结果 溶栓后2 h瘫痪肢体肌力提高3级4例,2级8例,1级7例,无变化4例,其中4例24 h内临床症状反复出现;1个月时,发病4 h内溶栓组与4~6 h内溶栓组相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ESS)升高更明显(前者P<0.01,后者P<0.05).本组有1例大面积脑梗死溶栓后出现非症状性出血性脑便死,3例于溶栓结束后出现轻微齿龈出血,无1例死亡.结论 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其疗效较肯定,溶栓开始时间越早,疗效越好,在严格掌握适应证情况下,应用比较安全.
黄艳蒲飞
关键词:脑梗死血栓溶解疗法尿激酶
氯化钾加入甘露醇治疗低钾型周期性麻痹42例疗效观察
2009年
目的:探讨更为安全、有效的静脉补钾治疗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方法。方法:收集本院住院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应用半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治疗组将氯化钾加入5%甘露醇静脉补钾,对照组常规补钾,监测血钾及肌力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氯化钾加入5%甘露醇治疗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疗效好,安全可行。
黄艳蒲飞周红雨
关键词:甘露醇氯化钾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前后肝外胆管直径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对胆囊切除手术前、后肝外胆管直径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0年5月期间住院治疗的胆囊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胆囊结石患者35例、胆囊息肉患者29例,均行胆囊切除术,并分别于术前3个月、术后3、6个月应用B超测量患者的肝外胆管直径,准确记录各时间段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4例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测量的肝外胆管直径分别为(5.4±2.2)mm、(8.5±2.3)mm及(5.3±2.0)mm。其中35例胆结石患者术前3个月及术后3~6个月时其肝外胆管直径分别为(5.1±2.0)mm、(8.6±2.2)mm及(5.4±2.1)mm;29例胆囊息肉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时肝外胆管直径分别为(5.6±2.3)mm、(8.3±2.7)mm及(5.1±2.0)mm。术后3个月肝外胆管直径增宽,术后6个月逐渐回至术前水平。结论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肝外胆管直径数值,术后3个月均比术前有所增大,术后6个月时逐步回缩至正常水平。
蒲飞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
胆囊切除手术前后肝外胆管直径变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手术前、后肝外胆管直径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接受胆囊切除术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测量患者肝外胆管直径,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60例患者术后3个月肝外胆管直径均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肝外胆管直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患者胆囊压力均超出了正常范围,且较术前升高(P<0.05)。结论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管直径的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术后3个月患者的肝外胆管扩张,术后6个月又有所缩小,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
蒲飞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肝外胆管直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