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树森

作品数:62 被引量:47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4篇生物学
  • 7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9篇线粒体
  • 16篇细胞
  • 10篇骨骼肌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8篇肌线粒体
  • 7篇骨骼肌线粒体
  • 6篇心肌
  • 5篇运动性
  • 5篇活性
  • 5篇肝细胞
  • 4篇叠氮
  • 4篇叠氮钠
  • 4篇毒素血症
  • 4篇血症
  • 4篇氧化磷
  • 4篇氧化磷酸化
  • 4篇氧化应激
  • 4篇运动性疲劳
  • 4篇生物合成

机构

  • 44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天津体育学院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生物膜与膜生...
  • 3篇山西大学
  • 3篇威斯康星大学
  • 2篇锦州医学院
  • 2篇辽宁医学院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集美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首都体育学院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56篇刘树森
  • 16篇张勇
  • 10篇文立
  • 9篇焦选茂
  • 5篇张兰
  • 5篇宋伟
  • 5篇王孝铭
  • 4篇时庆德
  • 4篇丁虎
  • 4篇刘晓然
  • 4篇吉力立
  • 4篇陈家琦
  • 4篇李清焕
  • 4篇王宝恩
  • 4篇毕铭华
  • 4篇苏晓华
  • 4篇张淑文
  • 3篇姜宁
  • 3篇韩雨梅
  • 3篇马国栋

传媒

  • 9篇中国运动医学...
  • 7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Curren...
  • 4篇生物物理学报
  • 3篇天津体育学院...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体育科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实验生物学报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8篇2001
  • 7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5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泵恒速灌注叠氮钠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被引量:14
2001年
目的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抑制剂叠氮钠 ,观察其对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SD大鼠皮下埋植Alzet微泵 ,连续恒速给予叠氮钠共 30天 ,给药 1mg·kg-1·h-1和 2mg·kg-1·h-1两个剂量组。Morris水迷宫、避暗实验检测动物学习记忆能力 ,旷场分析检测空间探索能力及兴奋性 ,攀网实验检测肌力。结果 微泵恒速灌注叠氮钠导致模型大鼠水迷宫游出时间及距离延长、错误次数增加 ,避暗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增加 ,旷场分析中对外界的空间探索能力、适应性及兴奋性均降低 ,但肌力无明显异常。结论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下降可以导致动物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微泵恒速灌注叠氮钠大鼠可作为一种拟痴呆模型 。
张兰叶翠飞张如意李斌刘树森李林
关键词:叠氮钠学习记忆线粒体动物模型
线粒体学与生物医学新前沿被引量:6
2001年
近来大量研究证明 ,线粒体除了合成ATP能量之外还有多种极为重要新的细胞功能 ,包括生成活性氧 ,调节氧化还原电势和信号转导 ,调控基因表达和细胞凋亡等 ,并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衰老、疾病、死亡以及生物进化等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
刘树森
关键词:活性氧线粒体疾病衰老细胞死亡
膜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1989年
本文在简述当前膜生物学进展的主要成就的基础上,指出膜脂双分子层及其动态性质构成膜结构的主要特征,强调生物膜三大基本功能——物质转移、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之间相互联系及统一性,提出生物膜中多种离子泵、离子通道、膜受体及膜融合现象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对于了解细胞基本生命过程的重要性。在膜生物工程的发展中,膜脂质体生物技术、膜传感和膜生物芯片的研究是当前国际发展上的三个基本趋向。作者在简述国际和我国生物膜研究动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近期及中长期膜生物技术的规划和建议。
刘树森
关键词:离子泵离子通道膜脂膜融合动态性质生命过程
糖尿病机体的氧化应激的反应机理:肝线粒体氧自由基参与糖尿病大鼠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
<正>糖尿病是继心血管系统疾病、肿瘤后的第三位疾病,有关糖尿病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如动脉硬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及白内障等都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反应,但造成氧化应激的确切原因及其...
宋伟苗振川李晓明李林江刘树森
文献传递
内毒素血症时大鼠肝细胞线粒体损伤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观察急性感染性内毒素血症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呼吸链的损伤及其机制。方法 :将体重在 2 50- 2 80g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内毒素组。提取内毒素血症大鼠肝细胞线粒体 ,测定其超氧阴离子O 2生成量 ,同时测定线粒体呼吸链功能 :复合体Ⅱ +Ⅲ的电子传递与质子转移定量关系 (H+ / 2e- )、ADP/O、呼吸控制率(RCR)。结果 :内毒素血症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电子漏显著增加 ;大鼠肝细胞线粒体以琥珀酸为底物的态 4和态 3呼吸速率增加 ,ADP/O、RCR及复合体Ⅱ +Ⅲ的H+ / 2e- 显著降低。结论
毕铭华张淑文王宝恩刘树森宋伟
关键词:线粒体内毒素类
线粒体是细胞代谢网络和信号网络中的一个调控中心
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代谢的中心,同时又可通过呼吸链单电子漏产生超氧自由基等活性氧(ROS),构成有机体内源ROS来源的95%,对调节细胞氧化还原电势和信号转导,调控基因表达和氧化应激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证明细胞色素C的释放是控...
刘树森
文献传递
运动性疲劳的线粒体膜分子机制运动氧化应激及其调控研究
张勇刘树森文立聂金雷
主要内容:以实验动物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疲劳模型,运用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力能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从运动氧应激、线粒体膜生物学改变、氧化磷酸化偶联、呼吸链电子传递与质子泵出偶联、“Q循环”以及外源性补充辅酶Q...
关键词: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
急性运动诱导大鼠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H2O2参与介导PGC-1α转录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线粒体产生的活性氧(ROS)是多种重要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中心,本文拟探讨运动源性的过氧化氢(H2O2)是否作为信号分子参与了运动诱导的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过程。方法:以大鼠急性递增负荷跑台运动为模型,连续观察和分别测定对照组(C),运动中45min、90min1、20min 150min(分别以E45、E90、E120和E150组表示)及运动后恢复3h、6h、12h、18h和24h(分别以R3h、R6h、R12h、R18h和R24h组表示)各时间点骨骼肌组织中H2O2浓度,PGC-1α、NRF-1、Tfam、COX IV mRNA表达,PGC-1α、Tfam、COX IV和p38MAPK蛋白含量以及p38MAPK活性的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E45组骨骼肌H2O2浓度即开始呈现显著性增加,并持续到R6h组(均P<0.001);在R12h组出现短暂降低后,又持续显著性增加至R24h组(均P<0.001);2)E150和R3h组PGC-1α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1和P<0.001);随后,R6h^R18h组PGC-1αmRNA表达降低(P>0.05),R24h组PGC-1α基因表达又呈现显著性增加(P<0.05)。PGC-1α蛋白含量滞后于其基因表达,在R6h和R12h组中显著增加(均P<0.001);3)R3h^R12h组骨骼肌NRF-1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和P<0.001)。随后,NRF-1基因转录开始下降(P>0.05);4)除E150组外,从E90~R24h组的骨骼肌Tfam mRNA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和P<0.001)。E45和E90组的Tfam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呈现短暂的显著增加(P<0.001),在E120组降低后又呈现显著性增加,直至R24h组(均P<0.001);5)E120组骨骼肌COX IV基因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恢复期R3h^R18h组呈显著性增加(均P<0.001)。运动中各组COX IV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未呈现显著增加,但恢复期各时间段COX IV蛋白水平均呈显著性增加(均P<0.001);6)骨骼肌p38 MAPK活性(磷酸化p38 MAPK)在E90~R6h组,R18h^R24h组呈显著性增加(分别P<0.05、P<0.01和P<0.001)。仅R3h组p38 MAPK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呈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一次急性运动即可影响COX IV基因和蛋白表达,诱导骨骼肌
丁虎刘晓然刘丹霞文立刘树森吉立力张勇
关键词:H2O2PGC-1Α骨骼肌急性运动
线粒体缺陷对原代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观察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V(即细胞色素C氧化酶 )抑制剂叠氮钠 (NaN3)对神经元细胞骨架系统的影响 ,探讨线粒体缺陷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将叠氮钠与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共同孵育 ,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系统观察细胞微管结构及微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叠氮钠 8- 12 8mmol/L与培养的神经元共孵育 6- 2 4h ,细胞存活率下降 ,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 ;NaN316、64mmol/L作用 6h ,使细胞微管结构损伤 ,微管相关蛋白表达下降 ,尤以突起内最为显著。结论 :叠氮钠与培养的神经元共孵育导致神经元损伤 ,其机制与线粒体缺陷致细胞骨架系统异常有关。
张兰安文林李林薛冰班立勤李晓明徐艳玲刘树森
关键词:微管相关蛋白线粒体神经元损伤
糖尿病小鼠肝线粒体氧化损伤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证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从线粒体呼吸链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用四氧嘧啶(Alloxan)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小鼠模型,利用比色法分别从整体、组织和线粒体水平测定抗氧化酶活性,用铁氰化钾脉冲法测定线粒体呼吸活链II+III电子传递与质子泵出偶联(H+/2e)。结果:糖尿病小鼠GSH、GSH-Px分别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血清和肝组织、线粒体GSH-Px/MDA比值分别降低59.89%、40.69%和59.65%;线粒体呼吸链II+III总H+/2e显著降低24.76%(P<0.05),净H+/2e显著降低32.31%(P<0.05)。结论: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肝功能损伤是氧化性损伤,氧化应激又是该损伤的结果,其原因与质子漏增加,电子传递与质子泵出脱偶联有关,导致自由基增加,无效耗氧增加,线粒体受损。
张蕾庄晓燕陈顺志白秀珍刘树森
关键词:线粒体糖尿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