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琴

作品数:70 被引量:303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委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癫痫
  • 16篇缺血
  • 12篇脑缺血
  • 8篇蛋白
  • 8篇再灌注
  • 8篇戊四氮
  • 8篇灌注
  • 7篇卒中
  • 7篇脑梗
  • 7篇氨酸
  • 6篇再灌注损伤
  • 6篇受体
  • 6篇脑梗死
  • 6篇激素
  • 6篇梗死
  • 6篇海马
  • 5篇递质
  • 5篇细胞
  • 5篇灌注损伤
  • 4篇血性

机构

  • 70篇武汉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湖北省新华医...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郧阳医学院附...
  • 1篇武汉钢铁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江汉大学附属...

作者

  • 70篇张晓琴
  • 22篇章军建
  • 8篇陈静
  • 7篇么冬爱
  • 5篇成祥林
  • 5篇杨敏
  • 4篇梅俊华
  • 4篇黄朝云
  • 4篇徐艳
  • 4篇刘煜敏
  • 4篇赵发国
  • 4篇周艳
  • 3篇蔡红娇
  • 3篇舒敏
  • 3篇高永哲
  • 3篇张锦华
  • 3篇王娟
  • 2篇明淑萍
  • 2篇许康
  • 2篇黄怀钧

传媒

  • 8篇卒中与神经疾...
  • 6篇脑与神经疾病...
  • 5篇国外医学(神...
  • 3篇中国神经免疫...
  • 3篇医学新知
  • 3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数理医药学杂...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2篇国外医学(脑...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现代康复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神经电生...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11篇2004
  • 9篇2003
  • 6篇2002
  • 9篇2001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胞磷胆碱治疗脑出血临床评价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评价胞磷胆碱在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治脑出血患者 10 1例 ,分成对照组及胞磷胆碱治疗组。记录发病 2 4h内CT测定的血肿出血量、NIHSS评分、SAPSⅡ评分 ,及入院 30d的NIHSS评分及生存状态。进行 χ2 和t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 2 4h内的CT血肿量、NIHSS评分、SAPSⅡ评分差异不明显 ,表明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差异不明显。但治疗 30d后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较入院时有明显改善 ,胞磷胆碱治疗组改善更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不明显。结论 :胞磷胆碱在脑出血急性期应用不仅不增加死亡率 ,而且能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
喻芳芳欧阳存沈利亚张晓琴
关键词:胞磷胆碱脑出血
CT定位血肿抽吸术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比较研究
2002年
为了观察 CT定位血肿抽吸术及侧脑室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将 90例脑出血患者分 A、B、C三组 ,分别行CT定位血肿抽吸术、侧脑室引流术及内科保守治疗。结果显示 ,A组和 B组既降低了死亡率 ,又改善了病人的功能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提示血肿抽吸术及侧脑室引流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较好方法。
张胜名刘谦陈贞文李华钢舒敏卢传萍张晓琴章军建黄怀钧
关键词:脑出血抽吸术
阿魏酸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氧化性DNA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1
2001年
为研究脑缺血 再灌流后氧化性DNA损伤及阿魏酸钠的保护作用 ,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及再通模型。大脑中动脉再通时静脉注射阿魏酸钠 (15mg/kg)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缺血 2h ,再灌流 4 8h后缺血再灌流组、阿魏酸钠组及对照组脑组织再灌流后氧化性DNA损伤产物 8 羟基脱氧鸟苷(8 OHdG)的表达。结果发现对照组脑区仅见少数散在微弱的 8 OHdG阳性表达 ;缺血再灌流组大脑中动脉阻塞侧额顶叶上部皮质和内侧尾壳核脑区有大量的 8 OHdG阳性表达 ,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P <0 .0 1) ;阿魏酸钠组 8 OHdG阳性表达在脑区分布与缺血再灌流组相似 ,但较缺血再灌流组显著减少 (P <0 .0 1)。上述结果表明脑缺血—再灌流所致的氧化性DNA损伤主要存在于缺血半暗带 ,阿魏酸钠对氧化性DNA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章军建刘煜敏刘汉新张晓琴
关键词:8-羟基脱氧鸟苷氧化性DNA损伤阿魏酸钠
高同型半胱氨酸和相关危险因素对青年脑梗死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青年脑卒中的影响,以及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脂蛋白(α)、血压、血糖和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方法:于2002-10/2004-10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收集45岁以下的脑梗死患者47例,对照组为与脑血管病无关的同期住院患者23例。对所有研究对象都检测血压、血脂、脂蛋白(α)、血糖和血液流变学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青年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犤(13.64±6.65)μmol/L犦明显高于对照组犤(10.27±3.77)μmol/L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2,P<0.05);并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舒张压(r=0.570,P<0.05)、全血低切黏度(r=0.551,P<0.05)、全血高切黏度(r=0.463,P<0.05)、血浆黏度(r=0.465,P<0.05)具有正相关性;与血脂、脂蛋白和血糖无相关性。结论:青年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同龄健康人,是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王娟张晓琴陈静成祥林
关键词:脑梗塞半胱氨酸
影像学检查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中的重要价值被引量:5
2004年
明淑萍张晓琴
关键词:海绵窦血栓形成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血小板补体C4d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小板补体C4d与阿司匹林抵抗(AR)的关系。方法:120例AIS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mg/d)2周后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G)。根据PAG将AIS患者分为AR组和阿司匹林敏感组(AS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C4d阳性表达率。结果:120例AIS患者中16例(13%)存在AR(AR组),其余104例归入AS组,AR组C4d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AS组(75.0%,3.85%,P<0.001)。结论:血小板补体C4d可作为AIS患者阿司匹林治疗中早期识别AR的指标之一。
但毕堂许康张晓琴强文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阿司匹林抵抗
组胺H3受体与癫痫关系的研究进展
2007年
梅俊华张晓琴
关键词:癫痫发作组胺H3受体神经元异常放电R-氨基丁酸神经递质大脑神经元
托吡酯对戊四氮致癫痫间大鼠海马AQP4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托吡酯对戊四氮致癫痫间大鼠海马AQP4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戊四氮致癫痫间组、托吡酯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0只;癫痫间模型点燃后在不同时相点灌注取材,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变化,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AQP4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显示托吡酯干预组神经元变性和坏死较戊四氮致癫痫间组明显减轻;免疫组化显示戊四氮致癫痫间组在致癫痫间后12hAQP4的表达显著增强,致癫痫间后24h达高峰,托吡酯干预组在致癫痫间后12h^36h各时相点AQP4表达水平均分别低于戊四氮致癫痫间组相应时间点(P<0.05)。结论托吡酯通过下调大鼠海马AQP4的表达可能参与了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过程。
但毕堂许康张晓琴
关键词:托吡酯海马戊四氮AQP4
颞叶癫痫与磁共振质子波谱及利物浦痫性发作严重程度量表的研究
目的:评价磁共振质子波谱(1H-MRS)扫描技术与利物浦痫性发作严重程度量表(LSSS2.0)在颞叶癫痫中的诊断价值,为颞叶癫痫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具有明显颞叶癫痫表现,并经脑电图检查定位诊断明...
高永哲张晓琴陈静杨敏
关键词:颞叶癫痫磁共振质子波谱
文献传递
以偏侧舞蹈样动作为发病形式的Limb-shaking综合征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对两例偏侧舞蹈样发作形式的Limb-shaking综合征(LSS)的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2009年1-7月诊断的2例LS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讨。结果:2例患者均以偏侧肢体的发作性舞蹈样动作为首发症状,通过颈动脉彩超、脑MRI及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通过抗凝、抗血小板、血管介入治疗有效。结论:对于表现为偏侧舞蹈样动作的患者一定要尽早进行颅内血管学的筛查,以降低误诊、漏诊率。
梅斌章军建刘煜敏张晓琴
关键词:偏侧舞蹈症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