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平
-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苏州市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髓增生减低伴红系减少的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一例报告
- 朱红楠张志平
- 骨髓活检误诊骨髓转移癌为急性白血病1例
- 2012年
- 骨髓是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转移的常见部位。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癌症之一,骨髓转移常见。现报道1例我院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为骨髓转移癌而外院骨髓活检误诊为急性白血病的病例。
- 朱红楠张志平
- 关键词:骨髓涂片活检转移癌误诊
- 骨髓活检误诊骨髓转移癌为急性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 2012年
- 骨髓是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转移的常见部位。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最常见骨髓转移,约50%~80%患者在诊断成立时已存在远处转移。骨髓转移癌涂片诊断正确而骨髓病理切片误诊未见报道。现将我院骨髓涂片诊断的1例骨髓转移癌、外院骨髓活检误诊为急性白血病的病例报道如下。
- 朱红楠张志平
- 关键词:骨髓涂片活检转移癌误诊
- 血小板聚集率对急性脑梗死诊断价值及发病关系的探讨
- 2012年
-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水平,分析其诊断价值和发病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组120例,入院次日晨空腹采血,透射比浊法测定花生四烯酸诱导MAR(MARAA)和二磷酸腺苷诱导MAR(MARAADP)。结果脑梗死组MARAA62.9%±17.6%、MARADP66.8%±14.2%,健康对照组为56.6%±14.1%、60.1%±13.5%,组间t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RAA与MARADP以及不同性别间MA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发病年龄与MAR以及MARAA与MARADP均无直线性关联(r≤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Cut off,MARAA为57%,AUC为0.61,诊断正确率为88%;MARADP分别为60%、0.62、58%。65.4%患者MAR〉Cut off,10%超出正常参考值上限,12.5%低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MARAA OR值为3.026,有统计学意义(P=0.017)。MARADP为1.058,无统计学意义(P=0.906)。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MAR水平上调,无性别差异,与年龄无关。MAR诊断价值低,高水平MARAA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预防和治疗脑卒中,ASA与氯吡格雷应同时给药,但应监测MAR,个体化用药。
- 石冬敏沈明强张志平
-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率急性脑梗死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
-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1例被引量:1
- 2013年
-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以胃肠道组织嗜酸性粒细胞(E)浸润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为消化科少见疾病。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延误诊治。现将我们诊断的1例EG报道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男,63岁。因"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20余天"入院。患者于7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伴腹胀、下腹部隐痛,为水样泻,量中等,每天5~6次,最多时达每天10余次。于某医院就诊,给予"黄连素、易蒙停"等治疗,症状无缓解。于7月19日至另一医院住院,诊断为"腹泻,原因待查",给予头孢西丁抗感染,"奥克"抑酸、"得舒特"解痉、
- 朱红楠张志平
-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嗜酸性粒细胞骨髓涂片
- 骨髓增生减低伴红系减少的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1例报告被引量:1
- 2012年
- 患者男,66岁,主因反复咳痰喘4年余加重半月入院。1病程情况1.1现病史患者男性,66岁,苏州市人。2010年10月初,渐觉头晕乏力,活动后稍有气急,伴食欲减退,发热,体温最高38℃,咳嗽,咳痰,痰白黏。反复咳痰喘4年余加重半月,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1.2既往史既往有WBC升高3年余及贫血病史多年。2010年4月曾因WBC增高于外院就诊,行骨髓穿刺,
- 朱红楠张志平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红系骨髓穿刺既往史
- AECOPD患者胸部高分辨率CT检查图像肺血管参数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短期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图像肺血管参数变化,分析其与肺功能、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AECOPD患者113例(AECOPD组)、COPD稳定期(SCOPD)患者40例(SCOPD组)和体检健康者40例(对照组),均接受胸部HRCT扫描,测算肺血管参数[肺小血管总横截面积/肺野总面积(%CSA<5)、肺动脉/主动脉最大直径(PA/A)]。采用肺功能仪器测定各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根据AECOPD住院患者入院28 d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92例)和死亡组(21例),观察两组肺血管参数变化。结果AECOPD组%CSA<5、PA/A分别为0.51%±0.16%、1.05±0.09,SCOPD组%CSA<5、PA/A分别为0.62%±0.12%、0.89±0.03,对照组%CSA<5、PA/A分别为0.70%±0.15%、0.77±0.10,组间相比,P均<0.05。AECOPD组FEV1、FVC、FEV1/FVC均低于SCOPD组和对照组(P均<0.05)。AECOPD患者肺血管参数%CSA<5与FEV1、FVC、FEV1/FVC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736、0.721、0.755,P均<0.05),AECOPD患者肺血管参数PA/A与FEV1、FVC、FEV1/FVC呈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622、-0.693、-0.643,P均<0.05)。存活组%CSA<5高于死亡组、PA/A低于死亡组(P均<0.05)。%CSA<5联合PA/A预测AECOPD患者短期预后的AUC为0.941(95%CI为0.905~0.976),%CSA<5联合PA/A预测AECOPD患者短期预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82%。结论AECOPD患者胸部HRCT肺血管参数%CSA<5降低、PA/A升高,二者的变化与AECOPD患者肺功能有关,%CSA<5联合PA/A可预测AECOPD患者短期预后。
- 张志平王耀东叶珣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