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平

作品数:27 被引量:147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1篇骨折
  • 9篇腰椎
  • 9篇手术
  • 7篇内固定
  • 6篇手术治疗
  • 5篇植骨
  • 5篇椎管
  • 4篇胸腰椎
  • 4篇椎体
  • 4篇钢板
  • 3篇胸腰椎爆裂
  • 3篇植骨融合
  • 3篇前路
  • 3篇前路手术
  • 3篇前路手术治疗
  • 3篇椎管减压
  • 3篇颈椎
  • 3篇减压术
  • 3篇骨融合
  • 2篇钉棒内固定

机构

  • 22篇南昌大学第三...
  • 9篇南昌大学
  • 7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江西省儿童医...

作者

  • 27篇张志平
  • 14篇吴培斌
  • 10篇熊含颖
  • 9篇沈锋
  • 5篇陈伟高
  • 5篇廖琦
  • 4篇兰小勇
  • 4篇章翀
  • 3篇简蔚泓
  • 2篇廖学勤
  • 2篇叶栋
  • 1篇李勇
  • 1篇瘳学勤
  • 1篇沈锋
  • 1篇罗小平

传媒

  • 6篇2009年全...
  • 3篇江西医药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江西医学院学...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钉棒系统在腰椎管狭窄症减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的要点及钉棒内固定在减压术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03年2月~2007年2月行腰椎后路减压钉棒内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183例腰椎狭窄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对183例患者随访12~56个月,平均为26.5个月,术后间歇性跛行改善率183例(100%),下肢肌肉障碍恢复131例(70.1%),肌萎缩46例均有恢复,患者108例感觉障碍者,完全恢复67例(72%),部分恢复72例(66.7%),恢复差有8例(7.4%)。依据Nakai[1]评分标准优良率达90.7%。结论:在腰椎管狭窄症减压术中钉棒内固定对结构性动力性失稳病人可起到复位相邻椎体间稳定及椎间融合的作用;使椎间高度得到维持,减少残余间盘组织进一步变性向椎管内脱出。
沈锋吴培斌张志平熊含颖章翀简蔚泓
关键词:钉棒内固定腰椎管狭窄症
记忆T细胞CD45^+通过RANKL对破骨细胞的影响及调控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记忆T细胞CD45^+(CD45RO)通过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对大鼠破骨细胞的影响及调控,观察其与骨质疏松发病机制相关性,旨在为未来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购入40只24 h内新生Wistar大鼠,使用机械分离法,取大鼠四肢长骨,经消化酶法提取破骨细胞,进行培养,后将大鼠处死经酒精浸泡后分离其股骨、肱骨及胫骨,剔除软组织与软骨骺,处理后,将大鼠随机分为A、B、C、D 4组,分别向内加入RANKL试剂,各组大鼠RANKL浓度分别为0μg/L、50μg/L、100μg/L、150μg/L,对比不同浓度RANKL大鼠模型破骨细胞数量、骨陷窝面积,同时计算破骨细胞所含细胞核数量,即核数目;测定不同RANKL浓度大鼠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表达及CD45RO表达;并分析CD45RO表达与破骨细胞数量、骨陷窝面积及核数目的相关性。结果随着RANKL浓度增加,大鼠破骨细胞数量增加、骨陷窝面积增加、核数量增加,TRACP-5b、CD45RO表达均升高,但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证实,大鼠CD45RO与破骨细胞数量、骨陷窝面积、核数目均呈正相关(r=0.958、0.834、0.972,P<0.05)。结论记忆T细胞CD45^+能够产生大量炎性因子,通过对RANKL/RANK/OPG信号传导系统的直接作用,对破骨细胞及成骨细胞产生影响,来促进骨吸收,抑制骨形成,可能参加了骨质疏松的调控,可将其作为未来骨质疏松治疗研究的新靶点。
尹晓强吴锦燕张志平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模型RANKL破骨细胞
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完全性瘫痪后路手术后的前路手术治疗被引量:13
2008年
胸腰椎爆裂骨折为临床常见脊柱创伤.均伴脊柱中柱结构损害.脊柱稳定性破坏较多,骨折块常侵占椎管从而继发椎管狭窄。单纯后路骨折复位、间接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可恢复脊柱稳定性,但部分病例因骨折间接复位不理想,不能完全解除椎管前方致压物.椎管减压不充分,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满意。2003年9月~2006年9月.我院对1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骨折复位、椎管间接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不满意的患者行椎管侧前方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报告如下。
张志平沈锋熊含颖吴培斌廖琦陈伟高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治疗后路椎管侧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术
不稳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前路手术治疗
2008年
目的观察单纯前路与单纯后路固定治疗不稳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对矢状对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2月-2006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4例,对单纯前路与单纯后路治疗进行对比:评价伤椎椎体后凸成角(Cobb’s角)情况,Frankel评分法评价患者术前与术后1年时的神经功能。结果单纯前路与单纯后路组可获得相似的节段后凸矫正[前路组平均为(16.4±5.2)°,后路组平均为(14.1±4.6)°,P=0.618]。然而,长期的随访中,单纯前路组后凸增加仅为平均(2.0±0.6)°,而单纯后路组平均(8.1±3.2)°,统计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3)。结论单纯前路手术治疗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可较好地矫正成角畸形和维持矢状对线,直接前路神经减压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张志平沈锋熊含颖吴培斌廖琦陈伟高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
职务犯罪自首情节认定问题研究
自首情节认定一直是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重点,也是难点。法律和司法解释对如何认定自首有较为详细的规定,而由于执法者对法律法和司法解释的不同解读,在自首的认定方面存在较多的分歧及争议,再加上司法实践本身的多样性、复杂性,在自首...
张志平
关键词:职务犯罪自首情节司法解释
文献传递
双枚Cage置入加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双枚Cage置入加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 方法:对46例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双枚Cagc置入2年以上腰椎滑脱进行回顾性调查,结合体征影像学等表现及内固定的稳定性,并发症进行分析。 ...
吴培斌张志平熊含颖沈锋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及护理满意度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干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4例腰椎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总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减少住院天数,降低总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胡美丽张志平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骨科综合护理满意度
胸、腰椎手术术前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脊柱分为颈椎、胸椎、腰椎和骶尾椎5个部分,手术时必须准确定位所需手术节段。尽管外科医生术前、术中详细判断脊柱节段,但节段定位错误仍然时有发生,我国暂未对手术节段定位错误发生率作出统计。国外有文献[1]报道,在医生职业生涯中,几乎有一半的脊柱外科医生曾有错误定位的经历。
鲍立杰吴培斌张志平
关键词:胸椎腰椎外科手术
鹿茸多肽对体外兔关节软骨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鹿茸多肽对正常状态下体外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的合成代谢功能的影响;探讨正常体外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及鹿茸多肽对其影响;探讨一氧化氮诱导的体外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及鹿茸多肽对其影响。 方法:1、建立兔关节软骨细...
张志平
关键词:鹿茸多肽关节软骨细胞合成代谢凋亡细胞培养
文献传递
3D打印技术在骨盆骨折修复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骨盆骨折修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42例骨盆骨折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1例。观察组患者在修复术前进行CT扫描断层图像,并应用3D技术按与实体1∶1大小打印患者骨盆模型,实行术前评估、规划及修复设计,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骨盆骨折修复方式。分析骨盆骨折修复手术情况,定期复查骨折愈合和复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输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82,P=0.002)。两组患者的复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3,P=0.259)。结论对于骨盆骨折修复患者进行术前评估、规划及修复,采取3D打印技术可明确骨折移位情况,便于手术的精准操作,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出血量、并发症等,3D打印技术可有效地对骨盆骨折修复术前评估、规划。
兰小勇张志平叶栋廖学勤
关键词:骨盆骨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