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航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省血液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献血
  • 3篇单采
  • 3篇单采血小板
  • 3篇采血
  • 2篇细菌
  • 2篇细菌培养
  • 2篇细菌培养结果
  • 2篇献血者
  • 1篇多次献血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计数
  • 1篇血小板体积
  • 1篇血型
  • 1篇血站
  • 1篇预算管控
  • 1篇实施绩效
  • 1篇实施绩效工资
  • 1篇输血
  • 1篇输血安全
  • 1篇平均血小板体...

机构

  • 7篇江西省血液中...

作者

  • 7篇余航
  • 4篇欧阳江
  • 3篇何华庆
  • 3篇韩玲
  • 2篇尤榕
  • 2篇涂娟
  • 2篇孙瑜
  • 2篇王健
  • 2篇李莹
  • 1篇刘金平
  • 1篇李国良
  • 1篇苗燕平
  • 1篇马宏伟
  • 1篇熊丽红
  • 1篇欧阳金桥
  • 1篇王彦
  • 1篇沈冰

传媒

  • 3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南昌地区Rh(D)阴性血型现状分析与对策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无偿献血人群Rh(D)阴性献血者分布情况,为制订Rh(D)阴性采供血计划提供科学依据,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调查统计南昌地区2012-2016年无偿献血人群Rh(D)阴性血型献血者,分别按临床用血情况、血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再次献血率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昌地区Rh(D)阴性血型分布特征为O>A>B>AB;Rh(D)阴性献血者以男性居多,占61.41%;以18~25岁年龄段为主,占46.74%;大专、本科文化程度献血者占59.16%;职业以学生、其他类、公司职员为主;首次献血占73.96%。结论不断提高Rh(D)阴性献血者重复献血率,逐步培育一支稳定的Rh(D)阴性献血者队伍并进行科学有效管理,对确保临床Rh(D)阴性血液制品的安全有效、及时供给、保障人民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韩玲何华庆余航刘金平王彦欧阳金桥李国良
关键词:RH(D)阴性献血者输血安全
1086例单采血小板细菌培养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调查目前单采血小板在血液采集制备过程中细菌污染的危险程度,为提高输血安全性并制订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BacT/ALERT 3D 120细菌培养仪和硫乙醇酸盐/改良马丁法对保存24h后的单采血小板进行细菌筛检,阳性标本做细菌鉴定。结果 1086份单采血小板中,硫乙醇酸盐/改良马丁法未检测到阳性标本,BacT/ALERT 3D 120细菌培养仪初筛为阳性的6袋(0.55%),复筛确认均为阴性;结论血小板细菌筛检对于预防和控制血小板细菌污染是有效而且适宜的。BacT/ALERT 3D 120细菌培养仪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优于传统鉴定方法,为临床输注单采血小板提供了安全保障。
何华庆韩玲涂娟王健尤榕余航欧阳江涂芬
关键词:单采血小板
多次献血小板者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多次献血小板者的血小板计数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变化。方法选取时间2015年1月~2015年12月,将符合《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供血者3次献血小板以上的50例作为观察组,以血小板计数≥150×109/L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常规测定两组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监测多次献血小板者与正常者的血小板计数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变化。结果观察组采血前和采血后1 d血小板计数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采血后的血小板计数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次献血小板者短时间内血小板计数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变化明显,间隔2周以上血小板计数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无影响。
马宏伟欧阳江余航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
1086例单采血小板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血小板在保存箱(22&#177;2)℃震荡保存,易于出现细菌大量繁殖,同时产生大量的内毒素,在输注后会产生严重的败血症,甚至导致病人死亡。为保证临床输注血小板制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中心引进BacTAET3D 120全自...
何华庆涂娟韩玲王健尤榕余航欧阳江涂芬
关键词:单采血小板
血站实施绩效工资的探讨
通过大量调研和数据测算,我中心决定采用预算管控办法、确定分类项目及占比、核定分配标准、采取逐级分配方式、制订考核方法并完善监督改进机制来实施绩效工资,以期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采供血...
苗燕平李莹唐宇昕熊丽红沈冰余航
关键词:绩效工资预算管控
2018~2022年南昌地区单采血小板捐献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2018~2022年南昌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年龄、性别、职业、献血量变化等特征,为发展本地区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队伍提供依据,保障临床供血安全。方法:收集2018~2022年江西省血液中心血站信息管理系统中单采血小板捐献信息,分年度统计献血人次、年龄、性别、职业、献血量、户籍、献血次数、二次献血占比,并进行比较。结果:2018~2022年间,南昌地区单采血小板捐献人次呈前增后降变化态势,2021年最多,达9662人次;年龄分布上,35岁及以上年龄段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人次占比达到61.78%后逐步下降,最低至48.70%;18~24岁年龄段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人次占比由18.35%开始逐步增高,最高至32.71%;男性是主要的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占年度总献血人次77.61%~78.82%;登记职业为其他的人群是主要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占年度总献血人次43.71%~51.56%;单次捐献2 U血小板人次比例持续增长,最高达82.03%;年度内献血一次人数占比较高,最高至66.42%;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年度内二次献血比例较低,最高仅为21.48%。结论:2018~2022年间,南昌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事业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基础不够牢固,应对风险能力不足。在后疫情时代,应针对本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以年轻人、男性、其他类职业为主的特点,制定定向招募政策;应开发不定期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二次招募动员专项策略,提升二次献血率;应积极贯彻落实全流程优质服务理念,增强献血者黏性;应组建好应急单采献血队伍并定期更新,确保应急单采献血队伍能联系、能响应以加强应急保障潜力。通过一系列举措,有效组建并扩大本地区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队伍,夯实单采血小板献血事业发展基础,保障地区单采血小板临床供血安全。
余航欧阳江刘洪华孙瑜
关键词:单采血小板
2021年南昌地区献血不良反应调查与分析
2023年
目的调查分析2021年南昌地区献血不良反应发生与分布特征,为制定不良反应预防措施,降低反应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江西省血液中心血站管理系统中献血不良反应信息,分别从献血类型、性别、献血重复性、献血组织方式、学历、年龄、季度分布、发生环节、严重程度等因素比较发生献血不良反应情况。结果91168次无偿献血中,发生献血不良反应552次,发生率0.61%;献血不良反应均为非重度献血不良反应,类型以血管迷走神经反应为主;献全血与献单采血小板人群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556,P<0.05);男性与女性人群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472,P<0.05);初次献血与重复献血人群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0308,P<0.05);团体组织献血与个人自发献血人群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8289,P<0.05);不同学历人群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143,P<0.05);18~24岁青年人群献血不良反应率最高(0.8%);各季度献血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127,P<0.05),三季度献血不良反应率最低,为0.26%;血液采集中阶段是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阶段(63.41%,350/552)。结论2021年南昌地区易发献血不良反应的群体具备青年、女性、初次、团体组织、捐献全血、高学历特征。不良反应主要为在血液采集阶段出现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在献血时应密切关注此类人群,积极实施预防措施,保障无偿献血者健康。
余航李莹孙瑜
关键词:献血不良反应无偿献血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